第 622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氏得意洋洋:“同样是孙媳妇,看看我家大郎的媳妇……”

  她这话没人反驳,不过在场的沈家人脸色多少有些不好看。

  要说沈家被拒婚,却是从吕家开始的。

  当初吕家也是嫌弃沈家大郎只过了县试,足足拖了一年才把女儿嫁过门来,不过吕氏的贤良淑德确实没的挑,嫁进门之后与沈永卓夫妻和睦,对家里人也很是照顾……虽然她这个晚辈根本就没什么话语权。

  一家人正要搀扶李氏到房间休息,却听正院那边有人喊:“喜报!喜报!喜报!”

  一连三声,嗓子高昂,就算隔了一条街都听得清清楚楚。

  这响亮的声音让李氏受了惊吓,没站稳又差点儿一头栽倒,王氏骂骂咧咧:“谁人没事来添乱?老四,还不去把人赶走?”

  沈明新皱了皱眉头,不过还是依言去了,人没回来,就听外头第二轮“喜报”声传来,这次李氏突然来了精神,拉过冯氏的手,问道:“莫不是六郎过府试了?”

  王氏不屑地嗤笑:“娘啊,府试刚开始,即便考过了,也没这么快出榜呢。”说着狠狠地瞪了冯氏一眼,似在挑衅,你儿子也想跟我家大郎一样过府试,再多学几年吧!

  李氏仔细一想,今年汀州府的府试是在四月十三举行,算算时间,距离最后放榜确实需要时日,心底不由有几分失望。

  不过既然正院那边喧哗起来,她这个一家之主不能躲起来不见客,当下吩咐:“扶我出去看看。”

  当李氏来到前院时,已来了三批报喜的人,披红挂绿,门口挑着鞭炮就等喜报之后燃放,后面源源不断还有衙门当差的人过来,远近有敲锣打鼓的声音。

  李氏一看这阵仗,有些懵了,就算小孙子中解元时,也没这么热闹啊!

  “哪位是老夫人?”

  县衙的报子见沈家人出来,一眼就望向李氏,明知故问。

  “老……老身便是。”

  李氏见到报子手上的红封,腿都站不直了,她指了指报子,却没一人能回答她到底是怎么回事。

  报子笑道:“这等天大的喜事,小人不敢擅报,还等知县老爷亲临,让知县老爷来为老夫人报喜。”

  “哇。”

  院子内外开宴后正准备放开肚子大吃一顿的众宾客一片哗然!

  知县老爷亲临,就因为沈家娶媳妇?

  可沈家今日这桩婚事分明已经告吹了呀!

  莫不是知县老爷去说和,把婚事给挽回来了?

  “喜报……喜报……”

  与举子报喜三轮喜报不同,这次来报喜的人,已经分不清楚是第几波了,不过都是以县衙的人居多,毕竟布政使司和府衙的报子,都到府城药铺沈溪老娘那边报喜去了,县衙这边只能滥竽充数,总之报子是一波接着一波,谁是谁沈家人根本就分不清楚了。

  临时充当报子的差役,只是一个劲儿说恭贺,具体是什么却不说,非要等县太爷来了亲自说明。不过有人跟县衙的人熟稔,通过打探大概得知一点情况,似乎是“沈家七老爷高中”。

  一直在后院读书没出面的沈明文出来了,有些不耐烦地问道:“娘,怎这般吵闹?出了何事?”

  李氏根本就没注意儿子出来,只是望着大门口那边。倒是王氏拉了丈夫一把,意思是让丈夫别上去讨不痛快。

  “咣!咣!咣……”

  锣声临近,却是县令大人的轿子到了。

  沈家人这边赶紧迎出门去,只见官轿停在巷口,县太爷已从轿子上下来,迈着沉稳的步子往沈家大门行来。

  “给知县大人请安。”

  今天来沈家的宾客不少,见到是货真价实的县令来了,都赶紧行礼,沿途跪倒一片。

  县令大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在人群中寻摸一番,没认清谁是谁,赶紧问道:“哪位是沈家老夫人?”

  “老身……是老身。”

  李氏想抬头回话,马上意识到自己一介平民百姓,不能直面县令,唯有旁边站着的沈明文有些诧异地打量县太爷一眼……他是秀才,还是廪生,见到知县不用下跪,不过还是要拱手行礼。

  “快请起,快请起,本官怎当得起老夫人这一拜?”县令紧忙将李氏搀扶起来。

  李氏先前经历孙媳妇逃婚正觉脸面无光,这会儿堂堂的一县县尊突然临门,她整个人昏头昏脑,县令又道,“还不快将沈状元的喜报拿来?”

  一句话,便让原本聒噪的沈家院子一片鸦雀无声!

  县令将喜报拿在手里,站直身躯,正式宣读:“福建布政使司汀州府宁化县沈七老爷,己未科礼部会试举南宫第一名会元,金殿殿试黄榜高中一甲第一名状元,三榜连捷,特此喜报。”

  “噼里啪啦……”

  随着县太爷报喜结束,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李氏刚才没听清那些话,赶紧拉着身边的身边人问:“说什么?说什么?”

  鞭炮声,锣鼓声,伴随着人声之鼎沸,院子内外再难听到一句囫囵话。

第四五三章 前后之别

  “老夫人,快醒醒啊……”

  李氏问明情况,得知自己小孙子高中状元,三元及第时,一阵热血上头,人忽然晕了过去。

  这次昏迷可不同于以往,任凭一堆人忙活半天,李氏仍旧没有醒转的迹象。

  请大夫前来诊断,情况似乎不妙,李氏的眼睛紧闭,气若游丝,似乎命不久矣。就在大夫准备吩咐沈家人准备后事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小幺子不可能有那么好的命……”

  老太太忽地睁开眼,双眸有神,厉目扫过在场之人,似是要将说出这番诽谤她小孙子的人给揪出来。

  大夫原本给李氏把脉时那微弱的心跳,也突然变得澎湃有力。

  刚才说话的那位赶紧缄口不言,躲到人后。

  好在老太太醒过来是实实在在的幸事,沈明新等人情不自禁看向躲到沈明文背后的王氏,却不知她先前那句话是在讽刺,还是故意以此刺激并唤醒李氏。

  李氏眼睛在人群中扫了一圈,突然拉着冯氏的手,眼泪“唰”地就下来了,几乎是哭喊着道:“老幺媳妇,我对不起你啊……”

  一句话,令全家人慌了手脚。

  老太太这是怎么了,连老四媳妇和老幺媳妇都分不清楚了?就算分不清,也该想起老幺媳妇不在身边,这会儿正在府城啊!

  可李氏这一哭,就好似要把满心的委屈发泄出来,一发不可收拾。

  冯氏有些慌张,赶紧解释:“娘,您弄错了,我是老四家的……”

  李氏充耳不闻,一直拉着冯氏的手哭诉,她心里好像也知道对沈明钧的媳妇周氏有太多刻薄之处,一时间脑子糊涂了,根本分不清楚谁是谁,哭了半晌后,倒是王氏的话传来:“娘,看清楚,这是老四,是六郎他娘。”

  “胡说,我孙儿是七郎……”

  李氏一时间仿佛只记得有沈溪这么一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