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35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责,以后您不需要司礼监的人帮您做事?咱家乃是真心实意求您……”

  沈溪态度很坚决:“若今日你没来,陛下没说那番话,要救你很容易,但现在……能否保住命都要看你的造化了!”

  “咱是一家人,有话好好说。”张苑整个人萎顿下来,愁眉不展道。

  沈溪摇头:“跟你是谁无关,若你想保住这条命,最好别拿出什么鱼死网破的姿态来,不然你真被大卸八块后,没人救得了你!”

  “当然,一切都听从沈大人安排……沈大人深得陛下信任,定能让咱家转危为安,以后咱家在司礼监一定为您好好效劳。”张苑道。

  沈溪继续摇头:“这次就算能保住你的命,你也很难再在宫中做事……若你执迷不悟,还是算了!”

  “啊!?”

  张苑目瞪口呆,没料到自己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这么快就到头了。

  不过先前听到朱厚照下了格杀令,他意识到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小命,只得可怜巴巴地道:“行!您便说,咱家听便是。这就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

  张苑同意把司礼监掌印的职位交出来。

  事实上他没有别的选择,但凡他不愿交,离死就不远了。

  沈溪很快就河南地方官员贪墨修河以及赈灾粮款之事写出奏疏,他是以钦命督办案子钦差的身份写出上奏,直接提到张苑在地方公干时包庇纵容地方赃官的劣迹。

  等上奏到了内阁,梁储和靳贵不知该如何处理,涉及一个省的窝案,原本他们应该跟沈溪商议一下,看看如何票拟。

  但上奏就是沈溪自己上的,沈溪没法批阅自己的奏疏,只能让梁储简单草拟意见送到司礼监。

  司礼监秉笔张永和李兴没胆量与沈溪相斗,至于小拧子不过是挂职,有关朱批和用印之事轮不到小拧子做主,因司礼监掌印张苑牵扯进案子中,使得这案子一时间好无人能做主。

  最终只能由朱厚照来决定案子的走向。

  朱厚照亲自拿起毛笔,进行朱批,涉案人等交由三司会审,沈溪作为钦差牵头主持。

  如此一来,案子算是再次交到沈溪手里。

  由于河南地方涉案人等正在押送京城途中,暂时没法开庭,张苑属于内官,虽然卸职但没有下狱。

  “这案子牵涉太大,不行的话,只能由陛下圣裁。”刑部尚书张子麟几天都在往沈溪的小院跑。

  刑部作为司法最高机关,其尚书张子麟却不得不仰仗沈溪。

  至于都察院那边基本只等最后审案的时候才会过问,卷宗不会送到都察院,大理寺派出的仍旧是大理寺少卿全云旭跟沈溪接洽。

  “沈尚书,您看张公公是否也要一并归案处置?”全云旭那边问出了张子麟不敢问的问题。

  张苑虽然涉案,却像是要被另案处理的节奏,毕竟张苑是皇室家奴,照理应该是皇家家法惩处。

  家奴跟臣子犯事,不一起审有先例,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甚至朱厚照自己都不想把这件事太过张扬。

  前一位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谋反伏诛之事,已闹得满城风雨,对皇家的颜面有极大的影响。

  若是继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再落罪,那别人就会说皇帝识人不明,所以即便朱厚照想处理张苑,也不想以公开的方式,只是暂且这位大理寺少卿没看明白这点,倒是张子麟揣着明白装糊涂,用好奇的目光看向沈溪。

  沈溪道:“既是牵扯进案情中,当然要并案处置。”

  张子麟显得很为难:“是否不该把事情张扬开呢?”

  沈溪摇头道:“不管谁涉案,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因张公公乃宫中执事而拥有法外特权,此案必须一查到底……先把罪名落实,最后罪责如何,要等勘谳后交由陛下核定。”

  “那不知谁人会继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全云旭又问了张子麟想问的问题。

  沈溪笑着摇摇头,表示不知,道:“只有等此案有结果后,事情才能定下吧。”

第二六二六章 大航海

  家人已快到京城。

  这些天独自一人,沈溪逐渐开始眷念起家人来,不过心中更牵挂的始终是惠娘。

  不过惠娘需要留在新城主持大局,为沈溪的事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暂且没踏上北上之途,使得沈溪只有想念的份儿。

  连续一个月都在忙碌朝事,沈溪有些疲乏,这并不是他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

  既要负责吏部事务,还要到内阁议事,拟定票拟,在三边总督王琼到京城赴任前他甚至要兼顾兵部中事,他手头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太杂,以至于每天都要忙到次日凌晨才能入睡。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给他找事做,朝中人意识到沈溪已成为谢迁真正的接班人,遇到大小事务都来询问他的意见。

  连英国公张懋,也找机会前来试探,想知道他是否有意在五军都督府挂职。

  这种时候,沈溪尽可能装糊涂,他暂时不想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知他人。张懋虽然来见,不过是例行公事,简单介绍一下五军都督府近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没有谈及更深层次的东西。

  ……

  ……

  “……几十名落罪官员已押送至京,后续这些犯官的家眷也将一并擒拿,押送到京师,河南地方灾情已得到有效缓解,现在朝中都在谈司礼监掌印张苑落罪之事,他们很关心谁来替代张苑,均认为最后可能上位的是张永张公公……”

  夜深人静,沈溪坐在书桌前,听云柳汇报。

  “司礼监中事,轮不到朝官论定吧?”沈溪道。

  云柳突然记起什么,道:“有风闻,陛下可能会再进行一次司礼监掌印太监职位的竞买……谁出的价格高,职位便是谁的。”

  沈溪嗤笑一声:“这怎么可能?之前陛下缺钱才这么做,现在国库充盈,陛下根本没必要无谓地折损自己的名声……买官卖官,虽然只是内官,依然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一旦这种风气蔓延至朝堂,对朝局稳定影响太大。”

  云柳疑惑地道:“那……不知大人属意何人?”

  沈溪笑着问道:“怎么,你想提前得悉一些风声?”

  “卑职不敢。”云柳恭敬行礼。

  沈溪想了想,放下手中的鹅毛笔,道:“若说最有希望的,自然是张永,其实上一次竞逐中,张永的呼声就很高,不过……陛下对于那些呼声高的人并不太感冒,或许此番也另有想法……”

  云柳有些惊讶,她没想到会是这么个出人意料的结果。要是如同沈溪所言,朝中除了张永,还有谁有资格接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之职?

  沈溪再道:“无论司礼监是谁掌控,我都不能牵扯进去,毕竟现在我已入阁,那个位置跟我有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