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61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出来的。

  陆完和王敞并不担心沈溪担任六部尚书,甚至做到吏部尚书的位置上。

  因为按照大明官制,六部属于执行层,决策权掌握在内阁和司礼监手上,对接皇帝的并非是六部,他们最怕的是沈溪控制内阁或者司礼监,这将意味着沈溪拥有昔日刘瑾的权柄。

  大明对文官的防备心非常重,就算是尊贵如阁臣,也只有顾问和参议权,没有处置实务的权力,以至于嘉靖朝前没有真正出现过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就算是刘健也没法抵挡登基不久的皇帝对内阁的压制。

  沈溪自然明白这一点,若他想权倾朝野,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身兼内阁跟六部的差事,在大明朝,阁臣挂六部尚书多为虚职,没有实权,若沈溪想开历史先河,必然遭遇很多阻力,所以他对入阁并不那么热心。

  现在谁都在防备沈溪擅权,唯独他自己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陆完走后,沈溪紧忙给谢迁写信,催促谢迁早一步回京主持内阁事务,而他则跟对陆完承诺的那般,准备次日离开居庸关,前往蔚州。

  第二天早晨,沈溪正在整理行装,高凤来见,带来张太后的旨意。

  “……沈大人,太后娘娘说了,陛下不在,谁都可以乱,唯独您这边不能乱,军中若没有您坐镇,怕是会出乱子,尤其西北官将,只有您才能弹压得住,最好不要离开居庸关!”

  高凤苦口婆心劝说沈溪。

  至于张太后留人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沈溪无从知晓,不过大致判断张太后是对他示好,而非打压。

  沈溪心道:“最关心陛下的人,不是我,也不是朝臣,而是张太后,母子血脉相连,这份亲情谁都不能动摇,张太后虽然没有太大的本事,但至少明白现在朝堂应以稳定为主,不能再增添混乱!”

  沈溪道:“高公公提醒的是,不过现在陛下出巡,朝廷根基不稳,本官希望尽快将陛下劝回来。刚得到消息,张公公和拧公公他们到蔚州后根本没机会面圣,所以……本官想亲自走一趟!”

  “不可!您千万不能去!”

  高凤瞪大眼睛,无比紧张地道,“太后娘娘吩咐,您一定要留下来主持大局,必要时沈大人甚至要先一步回京坐镇中枢。陛下不在,只有沈大人才能震慑那些有狼子野心的宗室,除了您……没人能胜任!咱家这就回去,您一定要牢记,居庸关少不了您!”

  说完,高凤急着将沈溪反馈的情况告诉京城使者,进而通知到张太后,急急忙忙去了。

  ……

  ……

  高凤的背影消失在门后,沈溪非常疑惑,不知道张太后为何突然器重起自己来。

  “张太后最看重的不是谢于乔吗?现在谢于乔不在,你也不至于乱了分寸,这大明的中流砥柱,一向不是懂兵之人,而是阁老大臣,若谁会打仗就得到器重,怕是大明的文官都要给那些武将勋贵让路!”

  沈溪沉思良久,突然感受到来自京城的压力,揣测是否有一些人或者势力,开始忍不住对他施压,甚至是痛下杀手。

  “艾洪参劾我,代表的是正统文官的想法,防止我擅权,将我的权力死死压制在兵部,促成谢于乔早一步回京主持大局……而太后对我示好,是否是让我放松警惕?身为皇帝母亲,张太后怎会不明白我对皇室存续的威胁?”

  “大人?”

  朱鸿见沈溪像个雕塑般一动不动,不由出声提醒。

  沈溪头脑恢复清明,对自己疑神疑鬼感到好笑,交待道:“信函早些给谢阁老送去,只要谢阁老顺着官道走,一定能收到,再派人回京城一趟,问问家里面的情况……出来久了,我也想知道家里人是否安好!”

  “是!”

  朱鸿领命而去,并不清楚这是沈溪以退为进的一种手段。

  只有让别人意识到他这个功臣没有野心,一心顾着家庭,对他的防备心才不会太过强烈,但让他放弃一切权力,就此做一个平凡的人,他还真不会甘心。

  另一边高凤回去后,连忙对就要赶回京城的永寿宫管事太监将沈溪要去劝皇帝回来的情况说明,让对方快马回京跟张太后汇报。

  如今的态势是所有人要防备沈溪造反,连高凤对沈溪的戒备也到了一定程度,在朱厚照迟迟不归的情况下,居庸关乃至京城已呈现一种人心惶惶的状态,许多人担心这一切都是沈溪精心设下的局,皇帝的安危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总归到现在为止,小拧子和张永等人依然没见到朱厚照,到底皇帝是被沈溪扣押,还是说真去了蔚州,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你何必如此担心,以沈之厚的为人,不会做出对大明不利之事!”戴义去见高凤时,见老朋友坐立不安,不由劝说一句。

  高凤无奈摇头:“你当咱家愿意如此?这不是太后娘娘催得紧么?咱家一边要安抚沈大人,一边要将这边的真实情况反馈回去,对咱家来说难以断定沈大人的态度,那么多人议论他,就算他没有反心,也可能会被人逼反!”

  戴义道:“听你这意思,沈之厚原本不想造反,最后还会被人逼得造反不成?”

  高凤摇头:“没人知道沈之厚的想法,若陛下失踪当日他就将事情公之于众,或许就没这么多是非,但他明显隐藏了事实,难怪有人觉得他居心叵测!”

  ……

  ……

  朱厚照在蔚州,基本都是吃喝玩乐,纵情声色犬马,对于院门外的情况不管不问。

  对于他来说,只是换了个地方消遣,至于是京城,或者是宣府、张家口,又或者在蔚州,效果都一样,只是换了个人给他安排节目罢了,而江彬恰恰比他以前所见过最会来事的刘瑾做事还要得体。

  江彬最大的能耐,就是他能掌握皇帝的喜好,百般迎合,之前帮小拧子、丽妃办事就深得正德皇帝喜爱,只是现在变成他直接跟朱厚照对接,没了中间人掣肘,讨好皇帝的所有功劳都归他自己所有。

  这几天朱厚照在蔚州几乎到了痴迷忘我的境地,江彬不懂得给朱厚照找什么灵丹妙药,却知道从民间寻找大力丸,这些东西跟司马真人敬献的丹药成分基本一致,而且少了重金属成分,让朱厚照没有感受到那种沉重的压迫感,高兴之余,每次都能尽兴。

  江彬除了给朱厚照送大批女人之外,南戏班子的女戏子更是送了不少,朱厚照几天下来除了跟江彬简单交待一些事,都沉溺于逸乐中,继续出游的事情基本不提了。

  不过这个时候,江彬遇到了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