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反驳,他可没有孝宗朱祐樘那么好的脾气,他自己认定对的事情,不会因为别人的意见而改变。
就算朱厚照对刘瑾非常宠信,他也不允许刘瑾在自己面前说三道四,尤其是在大臣在场的情况下。
刘瑾吓得赶紧跪下,连声道:“老奴不敢,老奴不敢!陛下,老奴只是提供一边愚见,陛下若觉得沈大人回朝合适,老奴绝不敢阻碍。”
谢迁看到刘瑾在朱厚照发火后立即服软,心道:“现在刘瑾不帮着说话,那只有我自己来了,定不能让沈溪小儿回朝。”
这时朱厚照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下了玉阶,背着手在大殿上走来走去,嘴里振振有词:“沈卿家回朝本就合情合理,朕认为,朝廷那么多文官中,以沈卿家统兵能力最高,否则也不会有对鞑子的一场场胜仗,再看看保国公……这些人太过昏聩无能,朕收到兵部王郎中上奏,原来保国公当政那几年,三边官场乱成一团,贪污腐败比比皆是……朕现在想让沈卿家回朝,谁有意见?”
连刘瑾都不出来说话,戴义自然不敢说什么,而刘宇跟沈溪没有过节,完全听从刘瑾之言行事。
至于张懋,则把自己当做看客,缄默不语。
这会儿能出来阻挠的只剩下谢迁,谢迁有些着急了,心想:“怎么闹了半天,倒真跟许季升所说一模一样,要让沈溪小儿回朝带头跟刘瑾斗?朝中这么多人,至于让一个黄口小儿来挑大梁?”
谢迁赶忙道:“陛下,老臣以为,三边总制沈溪资历尚浅,回朝怕是人心不服。”
朱厚照有些不耐烦了,来到谢迁面前站定,叹了口气后语重心长地道:“谢阁老,你别事事跟朕唱反调,沈卿家跟你什么关系,难道朕不知道?让沈卿家回朝担任六部尚书,那是你一直以来都在运作的事情,但之前因刘少傅当政,看不起沈卿家,所以这件事受阻,现在朕是在帮沈卿家,不是害他。”
谢迁正要辩解,张懋笑着说道:“谢尚书,我看陛下说的没错,让之厚这样的年轻才俊回朝担当重任,乃是好事。”
谢迁瞪着张懋,心想:“你什么时候也被许季升给收买了?”
朱厚照不等谢迁表态,直接道:“连英国公都支持,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刘公公,去写诏书吧,让沈卿家回朝任兵部尚书……哈哈,朕总算能跟沈卿家好好聚聚了。”
第一七一三章 入京
朱厚照对刘宇并不了解。
本身刘宇入朝担任兵部尚书也就几个月的事情,朱厚照跟刘宇面都没见过几回,谈不上欣赏。
朱厚照提拔刘宇出任吏部尚书的理由有两个:
一是因为刘瑾举荐,二是刘宇占了兵部尚书的位子,将刘宇迁任吏部尚书,如此就能空出位置来,方便沈溪回朝接班。
谢迁硬着头皮奏请:“陛下请三思。”
朱厚照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见谢迁依然不答应,他眉头紧锁,瓮声瓮气地道:“谢阁老,如果您再反对,那就是有意跟朕作对,朕劝你思量清楚……您年岁大了,很多事需要有人帮忙分担,沈卿家回朝对您对朝廷都是好事,朕做如此决定,并非全然出于私心!”
谢迁非常为难,却不知如何让朱厚照收回成命。
换作以前,沈溪这样年轻没多少资历的后起之秀,根本没资格入朝做部堂,更别说是做六部尚书了,在这之前就连当个兵部侍郎都被朝中官员百般阻挠,即便南京兵部侍郎的位子都没捞着。
但在许进倒台后,朝中文官集团已缺乏得力人物与刘瑾抗衡,这会儿朝臣们都觉得沈溪回京乃最好选择,就算让沈溪出任兵部尚书,也没有任何反对意见……文官们自己不想出面,就让沈溪来,把沈溪当枪使,并非是信任沈溪的能力。
焦芳和王鏊都是墙头草,一个支持刘瑾,一个倚靠谢迁,看似可以建言,但其实在这种场合根本就不敢发表意见,生怕自己的话不符合皇帝心意。
谢迁看了看张懋。
张懋神情淡定自若,很显然,他跟朝中文官集团利益一致,对沈溪回朝持支持意见,这让谢迁很恼火,他很想上前质问,你张廷勉就这么听之任之,以后你这英国公不是要听从沈溪这个新任兵部尚书的号令?
按大明制,张懋只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调兵权归属兵部,张懋推举沈溪出任兵部尚书,意味着张懋要服从沈溪的命令。
谢迁百感交集,边上戴义已将诏书拟好,双手捧着送到朱厚照面前,恭敬地问道:“陛下,这是委命三边总制沈大人为兵部尚书的诏谕,您看是否合适?”
谢迁不由皱眉,诏谕不应该由翰林学士代拟么?为什么现在司礼监秉笔太监便把此事代劳了?
谢迁唏嘘不已:“这会儿朝堂跟先帝在时大相径庭,什么规矩都乱了,就因阉党当权,朝官地位急剧降低,或许这便是满朝文武都想让沈溪小儿回朝的原因吧,朝廷缺乏新鲜血液,难以跟刘瑾相斗。而沈溪小儿深得陛下器重,在陛下心目中跟刘瑾地位相当,舍他没谁了。”
想到这里,谢迁有些心灰意冷,心里发愁,“难道真的是我太自私?我应该听从许季升的话,让沈溪小儿早些回朝,才能挽回当前文官集团节节败退的惨痛局面?”
朱厚照看过诏谕,满意点头:“好,大致就如此吧,让沈卿家五月前回京……不对,时间太过仓促,那就定在六月中旬前,兵部尚书之位不能总空缺着,两位兵部侍郎先把事情处置好,反正三边局势已平稳下来……”
张懋问道:“陛下,那由谁来出任三边总制?”
朱厚照一拍脑门儿:“哎呀,朕倒把这茬给忘了,让谁去合适呢?杨一清?王琼?这两位能力都不错,也不知谁去更好……哦对了,保国公不是还没回京城吗?就让他留在西北再干一任得了,反正三边钱粮亏空查得差不多了,我觉得他留下应该没什么问题……”
听到这话,谢迁被自己的口水呛得直咳嗽。
朱厚照关切地问道:“谢阁老,你这是怎么了?”
谢迁一抬手:“陛下,请恕老臣失态,咳咳咳……呛着了。”
朱厚照笑呵呵地道:“没事没事,这里不是朝会,咱们君臣间不用那么拘谨,你能同意沈卿家回朝,这足以说明你识大体顾大局,实乃人臣典范。”
说到这里,朱厚照又对戴义道:“戴公公,你拟旨让保国公继任三边总制,让他好好练兵,朕打算今年夏秋时节去西北看看,朕还从来没去过三边呢。”
这次谢迁和张懋还没说话,刘瑾已蹿出来劝阻: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