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10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数字时,着实吓得不轻。

  而按照沈溪的说法,这只是西北贪腐案冰山之一角罢了。

  查完这些人,沈溪没打算将案子扩大,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就差不多了,他让王守仁早些回京复命,至于西北乱局,他会逐步梳理,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来彻底解决贪污腐败,将涉案官员陆续撤换。

  王守仁通过查账,为朝廷挽回一百多万两银子的损失。

  这些银子他不会带走,而是留在西北充作库银,等候朝廷处置,最终会将这些银子用在基础建设和发放士兵饷银上。

  王守仁定下返京的日子是二月二十六,他准备离开前拜访沈溪,感谢沈溪配合他办案,联络一下感情,争取日后在朝中互相扶持。

  二月二十四这天,王守仁来到总督府,沈溪设宴款待。

  当日没有旁人,就沈溪和王守仁把酒言欢,王守仁喝了几杯,随着酒意朦胧,话不由多了起来,言辞中透露出对父亲卸职的不满。

  “……之厚,现如今宦官当政,对文官打压非常严重。家父致仕后,我几次想离开朝堂,但都被家父劝阻。家父叮嘱我说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坚持,留有用之身为陛下效命,阻止奸宦当权。此番若非谢阁老提携,委以重任派我出京,怕我已为刘瑾所害……”

  别人对刘瑾的恨,或许只流于表面,出于文官集团共同进退的立场。但王守仁对刘瑾的恨则是发自肺腑,因为他父亲王华受到刘瑾的打压被迫致仕,而之前王华一直都是入阁呼声最高的翰林官。

  沈溪想来,王守仁心目中王华的位置无可比拟,儿子眼里父亲都是英雄,王守仁一直按照王华规划的路在走,但可惜他没有王华的才华,未考取一甲进入翰林院,不过他仍旧以王华的教导作为人生座右铭。

  沈溪道:“陛下受到蒙蔽,阉党作乱,我等能作何?尤其目前我远离朝堂,即便要跟阉党斗争,也得等我还朝后再说,但似乎朝廷暂时未有让我回去的意向。”

  王守仁希望沈溪出来挑头跟刘瑾斗,但沈溪不傻,知道刘瑾得宠是朱厚照故意放任的结果,他到西北,其实是躲避刘瑾的风头,等到将来刘瑾野心膨胀,妄自尊大引发皇帝反感,他才站出来摘桃子,否则短时间内谁都不是刘瑾的对手,因为只有刘瑾这样没有道德底线的宦官才能满足朱厚照几乎无穷无尽的欲望。

  沈溪这种明哲保身的态度,本身没什么错误,但以王守仁这样耿直之人看来,未免有逃避责任之嫌。

  王守仁道:“之厚,你还是应该跟朝廷申请,早些回朝才是,如今朝中部堂缺失太多,若你回朝,莫说兵部侍郎,便是兵部尚书也绰绰有余。”

第一七〇九章 不借

  沈溪无意回朝当官。

  刘健和李东阳等人都没斗倒刘瑾,他回去跟刘瑾正面扛上,很可能功败垂成,现在正是刘瑾风头最盛的时候,他回朝也不会有太大作为。

  即便王守仁借醉意把事情说出,沈溪也当没听到,夜深后,让人送王守仁回官驿,而他则带着几分遗憾来到书房。

  跟刘瑾正面抗衡,沈溪想过不止一次,但反复权衡后还是不行。

  现在他是有皇帝的信任,但可惜他没法让朱厚照享受现在这种腐朽糜烂的优裕生活,就算能,他也不会这么做。

  作为一个文官,如果做出让皇帝沉迷逸乐之事,那他的名声必然臭到不能再臭,但刘瑾就不同了,一个阉人根本就不在乎自己在历史上的清名,沈溪就不行了。

  沈溪想起谢迁写给他的信,信中谢迁提及皇帝有意让他回朝担任兵部尚书,可现在刘瑾当政,一个兵部尚书并不足以限制刘瑾的权力。

  更何况他得不到文官集团的信任,在那些年长的文臣心目中,就算屈从于刘瑾这样的阉人,也不会信奉沈溪这样的后起之秀。

  “……大人,王郎中已回驿站,您是否要歇息了?”就在沈溪想事情发愣的时候,云柳出现在沈溪面前。

  沈溪抬头看了云柳一眼,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道:“过两日就要送王伯安离开榆林卫,朝廷审查的事情暂且就此揭过,朱晖那边动向如何?”

  云柳道:“跟大人预料的一样,保国公怕地方落罪官员家人及党羽报复,已派人跟王郎中商议,准备后天一同起行。”

  沈溪笑了笑:“想走也不跟我说一声,难道不怕这次又走不成?”

  云柳心中一动,请示道:“大人,是否对保国公离开延绥进行阻拦?”

  沈溪摇头:“需要他做的事情,已经帮忙做完了,留下作甚?任由他去罢!从明日开始,城内兵马恢复开春后的训练,明早让林将军和王将军来见我,我会对他们详细交待!”

  将财政问题顺利解决掉,清除刘瑾借势打压的隐患,接下来沈溪准备着眼于练兵,而在练兵尤其是精锐骑兵上能帮到他的,就是林恒和王陵之。

  二人跟他关系密切,又有统领骑兵的经验,有他们相助,沈溪觉得自己无论在安保,还是练兵,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

  ……

  二月二十五。

  一大清早,林恒和王陵之便精神抖擞出现在沈溪面前。

  林恒上来便道:“大人,保国公派人前来传话,说是准备跟大人您借调,让卑职率领麾下将士护送他回京,不知可有此事?”

  沈溪这边还没安排训练之事,林恒上来便告诉个让他觉得恼火的消息,勃然变色:“保国公已卸任三边总制,我麾下的将官可是他能随意调动的?这事儿子虚乌有,你不用担心,就算他来跟我要人,我也不会借。鞑靼人始终是个威胁,他觉得自己的命重要,但在我看来,还是西北安定最着紧。”

  林恒行礼领命,心里揣测,沈溪跟朱晖关系一定不和谐,否则不会一来就否决保国公的命令。

  沈溪道:“今日叫你二人前来,是跟你们商议开春后骑兵展开训练之事,尤其是火器训练。年底这段时间,天寒地冻,士兵维持基本训练都很困难,更不要说训练使用火器了。现在气温逐渐回升,是时候让士兵们动起来了。”

  林恒问道:“大人的意思,是让骑兵展开大规模训练?而训练的主要项目便是使用火铳?”

  沈溪点头道:“骑兵嘛,骑射最为重要,以前士兵训练的是在骑马行进中射箭,保证准确度很困难,现在有了火铳,就得训练他们在骑马行进中装填弹药和瞄准射击,这比平地射击要困难和复杂得多,需要通过大量训练来完成。”

  “我已让人开辟几处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