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说都是出自刘少傅指使,我算是看出来了,凡是我说的事情,无论有没有实际意义,对民生有没有帮助,刘少傅都觉得是在瞎胡闹,他这是诚心要在大臣面前打压我的威信,哼哼!”
熊孩子可不懂什么叫代沟,更不懂个体思想差异,只是片面认为刘健和大臣们这么做是无理取闹,心中羞恼交加,对文官的积怨迅速加深,以至于已经无法用理性的方式思考刘健等人这么做的初衷。
……
……
朝堂上讨论的两件事,其一是关于皇陵工期延误,其二是开放边境口岸进行贸易。
看起来朱厚照一胜一负,其实他二者皆败,因为派人去调查工期延误这件事,原则上来讲不用跟皇帝请示,工部和户部就有权派人,这也是刘健不让李东阳跟朱厚照争执的主要原因。
争论赢了皇帝派人,不争论就自己派人,其实二者没太大的差别,刘健不觉得派人去调查皇陵工期延误一事属于僭越,只是工部和户部例行公事罢了。
出了乾清宫,李东阳气恼地问道:“陛下这是怎么了?为何一再提出要开放边关跟鞑靼人贸易?难道陛下不怕蒙元余孽图谋不轨?”
刘健板起脸说道:“估摸陛下是不满事事由内阁和司礼监做决定,才会故意如此提议……好在有太后约束和管教他,想必日后等他年长就会明白事理。我等做好自己的事情便可,不要多事!”
世人都知道刘健和李东阳擅权,将少年天子的权力架空。
但刘健和李东阳自己却不这么想,他二人觉得现在一切都是按照规矩办事,内阁负责票拟,司礼监负责朱批,他们觉得自己的票拟屡屡被采纳,是因为张皇后对萧敬做出一些交待,以至于二人对于自己的擅权没有清醒的认知。
刘健甚至觉得,现在朝堂上很多事可能都是张皇后通过司礼监做主,已开始防备后宫干政的事情。
……
……
散朝后,朱厚照回到乾清宫后庑,依然气愤难当,觉得自己受了奇耻大辱。
“气死朕了,气死朕了!”
朱厚照到后庑就一直摔摔打打,暴跳如雷,但在周边服侍的太监看来,皇帝不过是在耍小孩子脾气罢了。
只有刘瑾上前热心询问:“陛下因何事生气?”
朱厚照厉声道:“都是刘健那老匹夫,没事就跟朕作对,朕觉得利国利民的事情他居然反对,弄到最后还让众大臣请命让朕收回成命,这天下到底是姓朱还是姓刘?”
刘瑾赶紧道:“陛下,这话您可不能乱说……就算刘少傅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您也应该担待些,到底……那是先皇委任的顾命大臣啊!”
第一五九九章 金井出水
朱厚照想要获得权力,短时间内看来不可能,他不知道谁能帮到他,而且此时他犹自沉溺于出宫找乐子的兴趣中不能自拔,就算心有不满,却不会发作出来,刘瑾就算想兴风作浪也是无能为力。
不过刘瑾已将朱厚照对文臣的怨怼看在眼里,开始筹划一些事情,试图得到朱厚照进一步宠信。
此时京城城北施家台泰陵修建之所,发生一件大事,那就是泰陵玄宫修建时,在筑金井过程中发现地下水喷涌,“水孔如巨杯,仰喷不止”,这正是之前泰陵工期延误的主要原因。
金井在陵墓中,尤其是大型皇家陵墓中,属于核心所在,这里是停放棺木的地方,也就是地下玄宫点穴的位置。
监工太监李兴、新宁伯谭佑、工部左侍郎李鐩在得知这件事后,并未立即上奏朝廷。
因为泰陵金井出水,这在历代帝王陵寝修建中属大忌,一旦出现玄宫金井出水,严重时甚至需要改换皇陵地址,之前的修造等于白费功夫。关键在于地下水渗透出来,长年累月会将皇陵地下玄宫结构浸染,基座泡软皇陵要不了多久就会坍塌,甚至彻底毁去。
因此时泰陵的主体玄宫基本已快要完工,突然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几名监工都有些不知所措。
工期拖延事小,如果泰陵选址重修,那意味着朝廷不但白费钱粮,甚至会让孝宗棺椁无法尽快入土为安,这不是几名监工能承担责任的。
虽然朝议上,朱厚照否决了派人查看泰陵修造延误工期一事,但刘健和李东阳还是决定派出特使前往查看,此人便是吏部主事杨子器。
杨子器并非奉皇命,按照刘健和李东阳指示,以私人身份悄悄前往泰陵查看。当他听说泰陵金井出水后,亲自潜入泰陵地宫查看情况,出来后却不是以私人身份回朝,而是马上写奏本送往内阁。
他知道这件事关系重大,如果皇陵选址不当,破坏风水事小,破坏皇陵的稳定事大,如果大明皇陵出了什么问题,会涉及很多人的身家性命。
……
……
朱厚照在睡梦中被人叫醒,迷迷糊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这几天他隔三岔五就会出宫游玩,身体都快拖垮了,晚上正是好好休息恢复精神的时候,一起床便对吵醒他的张苑发了一通脾气。
“……你个死东西,叫醒朕作何?难道天塌下来了?”朱厚照就差对张苑拳打脚踢了。
张苑一脸委屈:“陛下,几位阁老来了,说是有重要事情奏禀,人已经在乾清宫正殿外,您若不去接见,怕是不合适!”
朱厚照皱眉:“他们来做什么?不知道朕已经休息了吗?还是说真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为朕穿衣……”
朱厚照穿好衣服来到乾清宫正殿,在龙椅上坐下时兀自打哈欠,刘健和谢迁匆忙而来,因当日非李东阳值夜,因此没看到他露面。
“刘少傅,谢阁老,这么晚来找朕,可是边疆有紧急战报送达?”
朱厚照虽然被人打扰清梦,但想到可能有战争,自己有机会御驾亲征,眼神中带着些许期待。
对别人来说,不想听到关于战争的任何消息,而朱厚照则跟普通人的想法不同,他恨不得自己的国家天天打仗,那时候他就可以领军出征当个大将军,而不是在朝堂上当皇帝,这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浓郁的皇帝。
刘健道:“陛下,并非涉及边疆战事,老臣前来所说之事,跟先皇皇陵修造有关!”
“什么?”
朱厚照满心的期望化作泡影,脸色顿时变得无比难看,“刘少傅,这种事不涉及国家安危,您以后能否挑个时间再来?明天早晨说迟了吗?你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谢阁老,你也是,就算刘少傅想来,你可以劝说他一下嘛,扰人清梦算什么事!”
刘健和谢迁对视一眼,熊孩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