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07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敬父亲,但毕竟朱祐樘生病已经有两三年时间,作为妻子和儿子,其实对朱祐樘病故已有了心理准备。随着刘健和谢迁到来,张皇后很快从痛失丈夫的阴霾中走出,以未亡人的姿态面对朝臣,为儿子争取应有的权利。

  刘健和李东阳正要上前见礼,张皇后一抬手:“两位卿家不必多礼,将来本宫和太子还要你们多多扶持!我们孤儿寡母的,没什么主见,有什么事情请畅所欲言!”

  张皇后一上来便把自己摆在很低的位置,在谢迁想来,自他们离开到皇帝驾崩前的一段时间,皇帝不可能不对太子谆谆嘱托一番,那对内阁三位大学士的礼重,应该是朱祐樘临终前交待过的。

  刘健行礼:“臣请太后节哀!”

  突然听到这称呼,张皇后愣了一下,显得有些不太适应。三宫六院之首的皇后,突然间变成太后了,那王太后就要成太皇太后,她自己显然不想这么早就挂太后的名衔,这意味着她将逐步失去统领后宫的权力。

  张皇后迟疑一下,没说什么,萧敬在旁提醒:“两位阁老,不知治丧事如何进行?”

  谢迁打量萧敬一眼,心中慨叹,这位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也未免太软弱无能了。

  按照大明规矩,司礼监掌印太监等于内相,很多事情都有决策权,有时甚至连内阁都要听从司礼监的意见,但现在明显调了个个儿,司礼监不管事,一切交由内阁决策。谢迁心想:“这样也好,能防止宦官当权,避免出现权阉!”

  没来由,他突然想到暂时在内阁中参议奏本票拟的王华:“估摸王德辉马上就要进内阁了……”

  内阁若无司礼监制约,可以说大权独揽,尤其是目前宫中这种张皇后口中“孤儿寡母”的状况。

  朱祐樘尚在时,内阁便已大权独揽,现在天子年少,内阁更没道理放出权力,之前刘健和李东阳一直想为王华争取内阁大臣的位置,可朱祐樘一直回绝,现在朱厚照登基,王华进内阁已是顺理成章之事。

  在谢迁看来,如果王华进了内阁,那自己在内阁中的地位将会进一步降低,用不了多久,便可以乞老归田了。

  刘健道:“回太后,治丧细节已整理成册,请您御览!”

  刘健随即将奏本呈递给张皇后,张皇后打开,看到上面以时文体式写就的奏本,不由皱起了眉头。因为奏本撰写不会用白话文,以至于以张皇后仅仅读过基本女学读物的水平,根本无从理解。

  好在旁边有萧敬,萧敬接过奏本后,详细看过,然后凑到张皇后耳边,将奏本中的内容用白话文的方式叙说一遍,张皇后这才释然,颔首道:“一切听从几位先生安排……”

  说到最后,张皇后又啜泣起来。

  本来刘健还有关于弘治皇帝庙号和谥号的事情要说,但见张皇后哭个不停,便不再言语,目光落到很快就要登上皇位的朱厚照身上。在他看来,关于朱祐樘的庙号和谥号,完全可以等新皇登基后,提请朱厚照拍板。

  ……

  ……

  天色已晚,奉天殿内开始点燃灯火。

  作为紫禁城中最大的宫殿,这里曾是皇帝举行大朝会之所,但今夜却要举行一次升銮仪式。

  朱祐樘刚刚病故,太子朱厚照便被扶上皇位,从此以皇帝的身份驾驭臣子和万民。

  内阁三位大学士有资格在乾清宫和奉天殿之间来回行走,礼部和鸿胪寺等职司衙门则负责大典细节,至于别的大臣或者勋贵,无论之前地位多显赫,现在只能在奉天殿内等候升銮仪式开始。

  刘健和谢迁从乾清宫出来时,里面灵堂已设好。

  朱祐樘的棺椁会停放在乾清宫,在乾清宫外设置桌案,宫门外摆上法驾卤薄,在新皇登基仪式结束后,朝中二品及以上官员和勋贵、皇亲国戚会到乾清门外哭丧守灵。至于其余大臣,则要到禁门外,也就是景运门外哭灵。

  出了乾清门,刘健道:“于乔,你且留在这里准备迎銮,我先去奉天殿安排升銮事宜!”

  谢迁点头,站在原地见刘健走远,他正想闭目休息一会儿,却见门内出来一人,正是换上孝服不久的新皇朱厚照。

  “嗯!?”

  谢迁见到朱厚照,一时间竟然没反应过来,迟疑一会儿才上前见礼。

  朱厚照道:“谢先生不用多礼,我想问一下,我……我……是不是就要当皇帝了?”

  谢迁皱了皱眉头,虽然他看到朱厚照眼睛红通通的,明显之前痛哭过,但不管怎么样,你父亲死了,就算你马上就能当皇帝,也不能问得如此直接!

  谢迁行礼:“是的,太子殿下……哦不对,应该称呼陛下!”

第一五五八章 新皇登基

  朱厚照听到“陛下”的称呼,脸上涌现一抹笑意……他已经等这一天很久了。虽然父亲突然去世心情哀恸,但可以登上皇位,独掌大权,以后不再受人管束,想到这里哀伤就不自觉减少几分。

  熊孩子有些发呆,开始憧憬起以后的“美好生活”。

  “咳——”

  谢迁清了一下嗓子,提醒朱厚照注意仪态,熊孩子这才反应过来,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恭敬问道:

  “谢先生,那我几时可以登基?莫非要等国丧结束?”

  谢迁躬身道:“回陛下,不用等那么久,如今正逢国丧,国无长君难安,经内阁协商,陛下今夜便在奉天殿行登基礼,届时便将以九五之尊临朝,处理国丧及朝中大小事项!”

  朱厚照听说自己马上要登基,迅速将失去父亲的悲痛抛到一边,瞪大眼睛,感兴趣地问道:

  “具体流程是什么,你先给我……给朕讲讲,朕不太清楚这些事情!提前了解一下,免得一会儿做错事情出糗!”

  对于朱厚照虚心好学的态度,谢迁无可指责,他不满意的是朱厚照这种急着当皇帝而将先皇抛到一边的心态。

  一个皇帝连起码的孝顺都做不到,就更不懂为人君治理天下了。

  谢迁觉得,大明一向以孝义治国,作为皇帝更是要以身作则。谢迁对朱厚照充满担心,毕竟这是个在糖罐中长大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危机意识,更不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谢迁心道:“先皇刚病故,太子就以朕自称,看来将来当了皇帝也不会因循守旧,很多事恐怕会做得很出格……难怪先皇对他有诸多不放心!”

  谢迁道:“陛下不必担心,稍后会有专人对您将要做的事情进行指点,流程较为繁琐,老臣便不在这里详加解释了!等刘少傅前来,一切就会按部就班完成!”

  这会儿谢迁不想惹麻烦,因为他对刘健和李东阳做出的安排不了解,不方便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