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铺开奠定政治人脉。
如今宋小城在湖广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而惠娘也已经抵达江赣,如果沈溪不能从政策上给予二人更多帮助,下一步两家要发展壮大很困难。
沈溪初步算了下,初期拿出两万两银子赈灾即可。
这笔银子大半可以从总督府账面上支取,剩下的则由宋小城、惠娘各承担一部分,如果再有不足,则由地方士绅填补。
惠娘抵达南昌,沈溪想去探视……这会儿家眷已从京城起行,如果等谢韵儿等女到了武昌府后,他再去南昌府可能更不方便。
在这种情况下,沈溪终于决定,趁着自家女眷到来之前,先到南昌走一趟。
……
……
沈溪要到南昌视察的消息很快传开,可把江赣官绅给吓坏了。
这位新任两省总督做事雷厉风行,“斑斑劣迹”早就传遍官场,人人都把沈溪当做瘟神,在沈溪提前通风,说自己要去南昌视察军务,顺带督导防洪事宜时,地方上很多士绅已经吓得要开溜。
湖广布政使司这边有马中锡充当沈溪的排头兵,而江赣那边暂时没有马文升、刘大夏派系的人,甚至连刘健、李东阳一派的人都没有。
连跟沈溪接洽说得上话的官员都没一个,地方各级衙门更是提心吊胆,生怕沈溪又来之前“大清洗”的那套。
沈溪东行,随行的人不多,他要沿江而下到九江府,再进鄱阳湖登岸陆行到南昌府,这一路虽然不算很长,但也要走个六七天。
沈溪不会急着赶路,重点是考察沿江大堤的情况,顺带找地方官府问一下防洪治灾的事情,主要还是了解各地的实际情况。
沈溪上任后一直待在武昌府,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武昌城扎了根,但江赣那边各级官府、士绅早就有了觉悟,沈溪出任两省总督,绝对不可能只在一地停留,这次来江赣,必然打着别的旗号来完成地方专营制度改革,顺带“与民争利”,要跟士绅过不去。
沈溪在武昌府还没出发,江赣那边的线报就接踵而至,许多消息都暗藏杀机,说是地方上有人准备刺杀,让他永远没命回武昌府。也有消息说,刺客有几十人,会在不同的地方对他行刺,连驿馆中人都有可能被收买,或许会下毒,又或许趁夜杀进房中,更有甚者干脆把驿馆一把火烧了。
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
负责给沈溪整理情报的云柳,看到各种各样透露出凶险杀机的消息,非常紧张,她很担心沈溪出事,好不容易她和熙儿才有了着落,不希望再回到以前那种孤苦无依的状态。
云柳来到书房,向沈溪提出建议:“大人,这个时候不宜往江赣……不妨先派人,将地方上对大人不利的奸邪小人一举铲除,大人再领军前去,以雷霆万钧之势整顿吏治!”
沈溪一边倾听云柳述说,一边整理公文,脸上挂着笑容:“你当本官是那种天生喜欢跟人相斗的狂人?本官做事很多时候都是为势所迫,现在既然有人觉得我妨碍他们升官发财,那就索性给他们一次机会……总停留武昌府,反倒会让他们觉得我胆怯了,唉,这总督难当啊!”
云柳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沈溪作何发出如此感慨。
但见沈溪的态度,便知道沈溪对这些恐吓并未放在心上。
沈溪虽然尚未建立一支归他直接指挥的新式军队,但他身边亲卫有几百人,这次沈溪可不打算微服而行,带的随从可不少,想在重兵保护下刺杀成功,几乎是天方夜谭。
至于下毒、放火等,沈溪觉得更不靠谱,他这一路必然小心谨慎,米粮自带,尽量少住驿站,他想看看,江赣地方的官绅能蛮横到什么程度。
沈溪道:“如果他们真有本事行刺,本官倒对他们高看一眼,否则……就只能贻笑大方!”
云柳原本还说沈溪对自己的生命太过儿戏,但仔细回想当初土木堡时的境况比现在危险一百倍,便觉得沈溪的反应很正常……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再见识这种威胁,便觉得小儿科。
……
……
沈溪于六月五日踏上旅途,身边带随从二百人,其中大部分为护送士兵,同时暗中派云柳、熙儿等人带八十名探子暗中保驾护航。
沈溪把沈永祺带在身边,出发时并未惊动地方官府,也未让人送行。一共从地方卫所租借了八艘船,船队离开武昌府半天,沈溪在樊口上了岸,转道陆路而行……这是采取的声东击西之法,说是水路进发,其实不走寻常路,沈溪准备打江赣地方官绅一个措手不及。
出发不到四天,一行进入九江府境内。
在这之前,九江知府张航听说沈溪借道九江前往南昌,早早就在浔阳码头等候,可惜苦候数日都没见人。沈溪压根儿就没走水路,而且沿途不在驿站歇宿,大多数时候走的都不是宽敞的官道,而是走沿江小道。
一来是为掩人耳目,二来是沈溪想见到最真实的百姓生活,了解民生困苦。
如果大张旗鼓到下面去视察,地方官府肯定会做手脚,做出一副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的假象,此次他到不告自到,能见到最真实最直观的东西。沈溪本身就是闽西寒门出身,这时代农民、佃户都是个什么生活状态,他心里清楚。
这是一个有地你也种不起,风调雨顺还要背负债务,甚至要卖儿卖女的时代,越是穷乡僻壤,这种情况越明显。
一路下来,沈溪心中多了很多感慨:“我家里有个秀才的大伯还算不错,不至于被乡绅盘剥,那些平头百姓,真如同草芥一般,由于土地兼并严重,许多百姓只能租地主家的田地来种,支付极高的地租,说湖广乃粮仓之地,其实不过如此!”
六月十日,赶了一天路下来,沈溪又累又渴,决定进城好好漱洗一番,附近最近的县城是九江府德安县。
当沈溪派人去德安县通报,说要进城时,德安知县关渚麟吓得屁滚尿流,带着县衙官吏出城迎接。
见到沈溪,关渚麟当即下跪,连连磕头,态度恭谨之极,但这一幕落在沈溪眼中,却怀疑是不是眼前的关县令平日亏心事做多了,现在怕秋后算账,所以才会装乖孙子。
沈溪上前,摆摆手道:“关知县不必行此大礼,本官往南昌途中,经过德安县,时候不早,想进城歇宿,不知可方便?”
“方便,自然是方便!”
关渚麟站起身来,做出恭请的手势:“大人能来鄙县,本地父老乡亲颜面有光,求之不得呢!请,请进城!”
“嗯!”
沈溪满意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