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93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过,沈溪又招呼朱山等女道:“小玉现在已是人妇,跟九哥需要一点家用,去取两样合适的首饰,稍后我会让九哥带一百贯钱回去……”

  见小玉连连摆手推脱,沈溪笑着说道:“这次我出征在外,家中用度紧张,全赖小玉拿出积蓄方渡过难关,我这个人有功必赏,小玉你就不用推辞了!至于其他丫头,各自选上两件,就当作我送给你们的嫁妆!”

  昨日沈溪归家,谢韵儿告诉他,家里几个丫鬟跟几个车马帮弟兄日久生情,基本都有了归属,就连秀儿也找了个憨厚老实的意中人,只有朱山眼界相对高一些,尚未找到合适的对象……当然,也有可能是平常男子对朱山这样的女汉子不感冒。

  因为沈溪没回来,家里的丫鬟不能随便嫁人,一切都要等沈溪这个家主做最后的决定。

  沈溪给她们发嫁妆,意思是同意她们嫁人,当然她们成婚后依然会留在沈家做事。

  沈家丫鬟个个都能领到丰厚的薪酬,还能得到老爷、夫人的器重,即便几个丫鬟的对象,也都是汀州府过来的旧人,愿意妻子留在沈家做工。

  小玉在沈溪要求下,到箱子里随便选了两样银饰,其余丫鬟见状,都不敢造次。

  等各人把东西拿到手,恰好马九领着几个弟兄进门来,沈溪让女眷先回内宅,这才差人把东西搬进二进院子西厢的库房。马九带来的这几人,正好是红儿、绿儿以及秀儿所选择的夫婿,沈溪认真看了看,人品相貌都不错,还算满意。

  所有东西归置好,沈溪跟谢韵儿到了书房,谢韵儿道:“相公,这么多钱放在家里,我心中七上八下的!”

  沈溪道:“放心吧,现在你家相公怎么也是正二品大员,没人敢欺负上门来。再者,家中既有朱山这样的好手,又有马九带领的车马帮弟兄,寻常蟊贼来多少都不怕……韵儿,家里的丫鬟,现在逐渐都有主了,这么多年过去,沈家和陆家各自有了不同的命数,之前我留在府上的丫头,如今怎样了?”

  谢韵儿抿嘴一笑:“相公还说呢,之前回到京城,云伯说相公买了丫头回来,我本以为只是三五个,结果却叽叽喳喳一大堆,实在难以管理,我便拨了几个过去伺候公婆,还有些留在药铺和药厂工作……呃,君儿身边留下了一个,如果老爷觉得人手不够,调遣几人过来便是!”

  沈溪脸上满是安慰,虽然沈家在京城名声不彰,但也算是薄有产业,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手,谢韵儿回到京城,把家管理得井井有条,让沈溪感觉轻松多了。

  沈溪道:“韵儿,多亏你了,不然这些繁琐的事情处理起来,让人头疼。眼看家里又要添丁,为避免到时候手忙脚乱,你从那些丫鬟中挑选两三个,专司烧水、做饭或者做家务,你怎么也是正二品大员的夫人,该好好享享福了,不要什么都自己动手!”

  沈溪吩咐的谢韵儿一一应了,沈溪进正院看过长子沈平,此时沈平尚未满三周岁,但已经是个半大的小子,会走路,也会叫爹娘了。

  沈溪抱着胖乎乎的儿子,笑着说道:“这就是我沈溪的孩儿,年少聪慧!”

  小玉在旁边掩口笑道:“老爷说的是,平常人家的孩子,四岁时什么都不懂,可咱家少爷,已经出口成章了!”

  出口成章什么的,最多只是玩笑话,沈溪没往心里去,但总归自己的儿子健康平安,沈溪也多了几分打拼的动力,他看了眼满脸幸福的谢韵儿,走过去,将孩子送到谢韵儿怀中,孩子抱着他娘,顿时感觉亲近许多,比在沈溪怀中老实安分多了。

  沈溪轻叹:“到底生分了些,以后我争取常伴家人,即便朝廷调遣我去地方,也决不再做领兵征战之事,想我一介少年,却要承担家国社稷重担,真让人受不了!”

  谢韵儿好奇地问道:“老爷怎么突然说这话?老爷去何处,妾身带着孩子和妹妹们相陪就是!”

  沈溪无奈地摇头:“话不能这么说,现在我也不知朝廷下一步安排我去何处,原本以为留在京城不错,但想到……有些事非人力能控制,反倒不如履任地方,平安过上几年,到时再回京城,或许更有作为!做官还是要到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干什么随心所欲,这才是真谛!”

  谢韵儿笑道:“旁人做官,都是尽量在天子脚下,唯独相公做官,却想着如何才能远离朝堂,相公跟旁人,果然不同!”

第一二八六章 献俘

  沈溪之所以想远离朝堂,在于距离朱厚照登基之日已然不远。

  值此朝堂新老交替的时候,看起来沈溪跟朱厚照关系紧密,会受到重用,但问题在于朱厚照即便登基一时间也掌握不到实权。

  历史上有刘瑾等人帮助,朱厚照才逐渐拿回权柄,威慑文官集团。

  刘瑾虽然在历史上名声都快臭大街了,但在沈溪眼中,并非一无是处,至少以一个权宦的态度来说,刘瑾做得很好,充分利用了皇帝给他的权力,实现了对文官集团的全面打压,若是没有刘瑾以及八虎帮助,朱厚照只是只羽翼未丰的雏鸟,怎么都斗不过刘健等人。

  刘健当政,跟刘瑾擅权不同。

  一个太监,当政后所做之事无非就是打压异己,在朝中确立一个稳固的地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做事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

  而文臣间的相斗,则阴损多了!

  如果刘健当政,沈溪留在朝中,刘健和李东阳对他的打压会到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很可能要在闲差上待个十几二十年,一直要等到刘健和李东阳逝去,消除在朝廷的影响,沈溪才有机会崛起。

  另外便是朱厚照年少,性格不稳定,喜怒无常,两人的交情未必稳固,如此沈溪宁可去地方,做个地方大员,远离朝局纷扰。

  沈溪想把自己对商业、科技、教育等等一些先进的理念带到大明,留在朝堂中,他无法执掌大权,随波逐流,也就没有办法推进自己的试验和改革,唯独到了地方,山高皇帝远,才能一展抱负。

  至于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种事,沈溪暂时不会去想,想了也没用,徒增烦恼。

  沈溪曾经跟谢迁表达过相似的看法,谢迁要留他在朝,重点在于想让他入阁,但沈溪知道,但凡刘健和李东阳在内阁一天,他就没机会染指入阁的名额。

  文官掌权跟太监擅权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沈溪不敢把筹码完全压在谢迁身上,他对谢迁不怎么放心,因为谢老儿不止一次坑过他了。

  ……

  ……

  沈溪拿到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