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95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看远处,自己的营地里这会儿显然被明军攻入,到处能见到火光。

  “撤!”

  乌力查虽是莽夫,但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该死战,负隅顽抗的结果只能是全军覆没……亦思马因撤离时告诫过他,发现情况不对立即逃跑,战败不可怕,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鞑靼骑兵攻击时整齐划一,可当撤退的号角响起,顿时乱成一团。

  鞑靼人要杀出重围,必须要冲破黑压压逼来的明军步兵阵线,而且这会儿鞑靼骑兵战意已经极为薄弱,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鞑靼人,早已被当前不利的局面吓得胆颤心惊,不再想如何杀敌,只顾着逃走……

  乌力查千辛万苦,好不容易从重围中杀出,此时他身上多处负伤,脸颊也被流矢划破一道口子,鲜血淋漓。

  明军官兵看出他是鞑靼大将,都争先恐后地簇拥过来。在乌力查眼中,那些明军就跟疯了一样,不畏生死,前面士兵倒下,后续士兵没有吓得转身逃走,反而更加兴奋地杀过来。

  明军已经彻底杀红眼!

  就在乌力查暗道一声侥幸,准备带着残存的几百骑离开时,惊讶地发现,远处地平线上,有一路人马杀奔而来。

  乌力查暗喜,这部兵马基本都是骑兵,速度不慢,激起半天的尘烟,应该是草原哪个部族的兵马。

  “乌啦啦!”

  鞑靼残军士气瞬间高涨。

  可过了片刻,当看到杀奔而来的兵马高高举起的大明日月旗后,乌力查目瞪口呆,心中一片冰凉……他一向信赖的族长亦思马因,居然没能阻挡住明军骑兵,让明军援军杀来土木堡了。

  之前士气才有所恢复的鞑靼骑兵,这会儿已经一门心思想如何逃跑。

  没有援军的明军战斗力就已强大到难以匹敌,现在援军到来,鞑靼士兵知道自己的末日来临了。

第一二〇六章 银甲大将

  这一个多月来,为了烧水做饭以及取暖,土木堡周边林木被砍伐一空,再加上构筑战壕,城塞周围全都是裸露在外的土石,正可谓“面朝黄土背朝天”。

  随着远处天际传来淡黄色尘沙风暴,奔腾的骑兵身影陆续出现,最后才看到大明日月旗。

  城头上沈溪最先发觉远处的异常,张永、胡嵩跃等人就算瞪大眼珠看,也不清楚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沈大人,是鞑子援军吗?”

  张永虽然年老,但眼睛贼好使,最先察觉到远处来的是骑兵队伍,他大声询问,生怕沈溪听不清楚。

  胡嵩跃神色紧张:“沈大人,肯定是鞑子的援军,下令撤兵吧!”

  沈溪一直在用望远镜观察来的这路骑兵的情况,并未马上做出判断。

  城内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的明军官兵紧张起来,原本必胜的局面,但眼下随着这路兵马出现,已经变得不可预测。

  但很快,沈溪已确定前来的兵马并非鞑靼骑兵,而是大明骑兵……除了大明的日月旗外,官兵身上的铠甲也全都是大明边军制式。

  不出所料的话,应该是沈溪之前预估的刘大夏派出的援救京城的勤王骑兵,这也是被阻挡在宣府以西的刘大夏唯一能派出的兵种。

  “是我们的援军!”

  沈溪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援……援军?”

  在场的人,听到这字眼,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自从驻兵土木堡,援军这字眼说了无数次,所有士兵期盼已久,但一直到如今即将获胜,援军才真正抵达。

  张永身体颤抖个不停,哆哆嗦嗦道:“沈……沈大人,您……确定没看错吧?”

  胡嵩跃虽然看不清楚,但他对沈溪的话深信不疑,眉飞色舞地说:“肯定没错,沈大人之前不说了吗,刘尚书会派骑兵来援,这回一定是咱的援军来了。沈大人说过的话,从来就没失误过!”

  张永老泪纵横:“终于,援军还是来了。不过,眼看这仗都快打赢了援军才来,真应了那句老话,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啊!”

  城上城下的大明官兵都无比激动,之前守在堑壕里随时准备出击的明军争先恐后地通过木梯爬上地表,看大明自己的骑兵,争相传报这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此时每个人心中都是身为大明人的自豪。

  前方战场上,明军四个步兵方阵与鞑靼人纠缠在一起。

  “杀啊!”

  “杀……”

  喊杀声惊天动地,大明骑兵好似洪流汹涌而来,将原本已经逃脱的鞑靼兵马一举卷入其中。

  乌力查作为鞑靼主将已无死战之心,一心想遁走,但此时他被一名膀大腰圆、英姿飒爽的明朝将领给拦住了。

  却说这位明军将领,一直顶在队伍的最前面,坐骑是难得的高头大马,通体雪白,扬蹄如飞,再加上一身盔甲明亮,手上大刀挥舞,如入无人之境。他一路冲杀,死在刀下的鞑靼人不计其数。

  “兀那老贼,哪里逃!”明军将领直面乌力查时,口中叫嚣的词句也是与众不同。

  乌力查听不懂直逼过来的明军将领在喊什么,只知道挥舞马刀冲过去,擒贼擒王,二人都持同一观点。

  乌力查不明白他面对的明军将领口中所喊,乃是大明南戏《杨家将》中的台词,带着浓重的闽西口音,不是王陵之是谁?

  此时的王陵之,不再是懵懂无知的少年郎,在边疆历经四年多的磨砺,已具备一个优秀将领的潜质,当他出现在乌力查面前时,乌力查能明显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那是面对强敌的心悸。

  王陵之手中的宽背长刀,有七十斤重,军中没人能使这么重的兵刃,只有王陵之能施展开,而且使得虎虎生风。

  对王陵之来说,这刀太轻快了,比之考武进士时挥舞的那百十来斤的大刀,就跟耍玩具一样。

  “呼……”

  当乌力查试图靠近王陵之时,恰好有一名鞑靼骑兵朝王陵之冲过去,但人刚到王陵之跟前,只见王陵之手中大刀挥出,速度快得惊人,几乎超出肉眼凡胎的反应,只见那鞑靼兵硬生生被王陵之砍去脑袋,长刀依然去势未停,马头应声而落,随着血箭喷出,连人带马一起栽倒。

  “啊!?”

  乌力查见过草原上不少英雄豪杰,但从未见过如此神力之人,他自问在武力上差王陵之一大截。

  王陵之手里的大刀看起来笨重,但下一刻,长刀就在空中强硬地被掰了回来,朝另外一个方向逼迫来的鞑靼骑兵挥砍而去,瞬间又是一刀两断,那名鞑靼骑兵居然从天灵盖往下被劈成两半,连带坐骑也被一并劈开,煞是吓人。

  乌力查马匹冲势不减,但此时他已想勒住马头往别处走,但见王陵之转眼又砍翻一人,虎目怒视乌力查,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