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06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究土木堡周边地形,胡嵩跃又跑来诉苦,“士兵们每天都去修,这都接连修了好几天了,也不过挖了最里面和最外面两道战壕,其中外面那条战壕还只是初具雏形,距离最终的八条遥遥无期。”

  “大人,这么挖下去恐怕还没等咱修完,鞑子兵马就冲进来了!”

  沈溪抬起头来,瞪着眼问道:“谁冲?就凭外面这些鞑靼人?我告诉你,鞑靼中军抵达之前,这些人绝对不会越雷池一步,我们还有时间来完善我们的防线。”

  胡嵩跃紧张地问道:“那请问沈大人,咱修这些玩意儿,能坚守多久?三五天,还是十天半个月?”

  沈溪知道,这些人说来说去无非是试探他的口风,一个是想试探援军几时能够抵达,一个是试探此战持续时间会是多久。

  “三五天是必然能守住的,只要鞑靼人不是日以继夜发起进攻,我们可以坚持更长时间!”沈溪道。

  胡嵩跃咋舌:“大人莫开玩笑,这土木堡,不过就是个废弃的城塞,这些年都未曾有过修缮,光靠城外那些沟沟壑壑,别说三五天,我看三两个时辰都够呛。如果鞑子再来个三五万人马……沈大人,我看还是即刻突围更为妥当,此时鞑子对我们心存忌惮,咱们且战且退,说不一定可以平安返回居庸关。”

  沈溪很想破口大骂,退你娘的大头鬼。

  这两天土木堡外鞑靼营中又陆续来了兵马,估摸又恢复六七千之数,再加上其随时可以向宣府求援,到时候可能面对的就是数万兵马,还是清一色的骑兵。城内真正的军队不过六千,想在这种情况下突围,跟送死没多少区别。

  沈溪厉声喝道:“我现在就下达一条军令:轻言退兵者,斩!如今我不能给你更多的保证,你只需要明白,要想保命,就得继续老老实实给我修筑防御工事。”

  胡嵩跃满脸为难,但看到沈溪态度坚决,只能怏怏不乐地出了指挥使大堂。他也知道沈溪每每能化腐朽为神奇,既然沈溪不愿意说也没办法勉强,现在只能祈祷这些战壕和沈溪那些举措,关键时候能发挥作用了。

  ……

  ……

  张家口堡的失守,意味着大明北部边陲洞开,这比榆林卫城失守来得更为凶险。大明内关长城一线居庸关和紫荆关,已处于鞑靼铁蹄直接威胁下,北方鞑靼兵马可以源源不断进入大明疆土内,北方防线全面吃紧。

  在这种情况下,刘大夏却依然领兵在宁夏镇,“收复失地”,尚且不知宣府所遭遇的危难。

  宣府一战,于十月初七上午大雨停歇后开启。

  这一战鞑靼投入八万余人马,攻城器械齐备,城内城外火炮连天,不但城内有新式的佛郎机炮,鞑靼人也有,两边对轰中,鞑靼兵马利用攻城塔和冲撞车,对宣府城墙和城门展开攻击。

  当天下午,宣府北城门便有失守的迹象,但被城中守军艰难地守住了。

  趁着入夜后战事停顿空暇,城内再次派出兵马,往城外发求救战报,可惜此时城塞已被鞑靼兵马团团围住,就连宣府周边城塞也均被鞑靼袭扰,根本就没有援军往援。

  而求救的战报中途便被鞑靼人截获,宣府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三边以及宣大各处情报网络滞后,由于鞑靼游骑控制东西交通,军报无法及时传递,宣府不知大同、太原两镇情况,大同、太原也不知宣府境况。

  就是在这种消息封闭中,宣府经历鞑靼兵马彻夜攻击。

  亦思马因为了挽回之前因为分兵土木堡而浪费的时间,对宣府的进攻一浪高过一浪。

  在宣府遭遇猛攻时,大同镇和太原镇仍旧太平无事,报平安的战报一封封通过紫荆关传回京城,这一刻,大明情报网络似乎完全失效。

  就连宣府镇长达半个月未有消息传回京城,也未引起足够的警觉……关键在于所有人都不信鞑靼人会从宣府进攻大明,这是对宣府镇各大关口的一种信任,还有便是对三边总督刘大夏的信任。

  所有人都不相信,鞑靼人有能力切断大明的情报网,让大明在完全抓瞎的情况下任由宣府这样的坚城沦陷。

  但偏偏这种事正在发生,而且不可逆转,即便朝廷此时得到消息,有了动作,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唯独能驰援宣府的沈溪部,此时也被鞑靼人派出的兵马重重围困。

  沈溪此时已经没有别的任何想法,一心防守。

第一一三一章 姐妹花的归宿

  十月初八,云柳和熙儿骑快马抵达居庸关。

  此时西北尚未有更多消息传回,不过在居庸关之地,关于宣府的情况进一步明朗:

  源源不断的难民,已将宣府正在被大批鞑靼兵马围困的事说了出来,可偏偏朝廷派往居庸关收集情报的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官员不相信这个,他们始终在等候从宣府和张家口堡传回的确切军报。

  可宣府军报已有半个月以上未再有过传递,即便如此,自皇帝往下,整个朝廷都将鞑靼入侵宣府当作一个笑话看待。

  云柳和熙儿都是一袭男装,她们带的东厂腰牌,进入关城后,直接往卫指挥使衙门方向而去,却在官衙门口被卫兵拦下:“军事重地,闲人不得进入!”

  居庸关近来经常会出入一些朝廷使节,问询的基本都是西北战事,因为隆庆卫未得到更多确切的消息,使得这些信使基本都无功而返。

  这次云柳和熙儿来,卫兵并非是故意摆谱,而是隆庆卫指挥使李频想让人知道他是个忠于职守的将领,任何人来他都能保持“公私分明”。

  “看不到这是什么字吗?”

  熙儿火冒三丈,她二人奉玉娘的指示来见李频,没想到被几个看门的兵丁给拦了下来,一时间怒形于色。

  “管你写的什么字,你等自行将拜帖送上,若我家将军肯赐见,自然会去驿馆通传!”卫兵毫不客气。

  熙儿还想争辩几句,被云柳拉住,随后二人只能先回官驿等候。

  二人都是女流之辈,身上并无官品,也无通关文牒和官印,唯一的信物就是玉娘交给她们的令牌,她们对于歇宿官驿都有些不太自信,怕会有什么人上门诘难。

  进到房间内,云柳提醒道:“熙儿,一切以完成玉娘交待的差事为重,切不可意气用事,此乃边关重地,容不得我等放肆!”

  说话间,二人正在收拾床铺,便见后院有火光传来。

  二人顿时提高了警惕,来到窗前,只见一名身着戎装的将领,带着十几名侍卫进到后院,紧接着往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