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5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被刷下去,但若一切都没问题,那他就会继续深入。这必须要经过专业速读训练才可以。

  沈溪看奏本,基本也是这流程。

  但奏本不是说看过就算完事,他必须要迅速抓住奏本主题,作出自己的判断,再将自己的意见题写下来,这过程其实比批阅乡试文章要复杂。

  毕竟乡试文章只是一个圈和一个叉的问题,而这奏本就必须要写下中肯的批复意见,有的还要将六部职司衙门的后续处理过程详细记录好,这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

  夜色越来越深,沈溪精神却越来越旺盛,直到外面敲响五更鼓,他抬起头来仍旧不觉得困倦。

  “年轻真好啊。”

  沈溪站起来,伸了个懒腰,精神依然很好。

  五更天,正是沈溪批阅奏本结束的时辰,再有半个时辰便是宫门开放的时间,毕竟如今尚未过中秋,五更中,天就要蒙蒙亮了。

  此时虽然外面黑暗一片,沈溪已经做好出宫的准备,但他还是先将奏本收拾好,将所有奏本都夹上相应的批复条子。

  为了让谢迁用起来更为“方便”,沈溪改变自己的笔迹,模仿谢迁的字,写下票拟,如此就算谢迁无法将这些奏本重新拟写,也能让人送去司礼监。

  沈溪打开院门,见到外面一名三十多岁的太监主动迎了上来,那太监笑眯眯地看着沈溪,问道:“沈大人,您还没歇着?”

  “嗯。什么时辰了?”沈溪随口问了一句。

  那太监笑道:“五更刚过,大人不会想出宫吧?这时辰还早,您可以再停留半个时辰左右再走也不迟!沈大人,是否给您送一些姜茶和早点进来?”

  沈溪心想,这太监倒挺会来事,大早晨就送吃送喝,他只是个赋闲的翰林官而已,留在内阁,对外的说法也是他来问询谢迁皇宫祈福的礼仪问题而耽搁出宫时辰。

  不多久,那太监将茶点放好,按照惯例,他应该跟沈溪打招呼通报自己的姓名,但他并没有这么做便退了出去,好像不需沈溪记得他的功劳。

  在这点上,这太监做得很聪明,让人不知不觉便印象深刻。沈溪没多说什么,喝过热茶吃完早点,脸上微微有些发烫,不过熬了一宿的后遗症开始显现,精神稍微有些恍惚,但文渊阁不是休息的地方,他还得赶回家才能躺下。

  等窗外蒙蒙亮,沈溪估摸差不多宫门开放了,这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往宫门口走去。

  ……

  ……

  这边厢,谢迁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这是他睡得最沉稳的一个晚上,当他醒来来到值房的院子,通过窗户看着屋子里自己办公桌上摆放得满满当当、插着便条的奏本,心中带有几分得意。

  “果真是我的好孙女婿,这一晚上下来,就帮我将所有奏本都批阅过了,现在该轮到我验收成果了!”

  谢迁走进值房,刚刚坐下,正要拿起桌上的奏本瞧,突然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却是对面的屏风后传来“沙沙”的声响。

  谢迁心想:“莫不是沈溪这小子没走?”

  就在谢迁准备过去一探究竟时,屏风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于乔啊,是你?”

  谢迁当即眼睛一闭,有种想拿脑袋撞墙的冲动,居然是李东阳!?

  最近这一两年,李东阳已很少这么早来文渊阁,偶尔有午朝时,也是要等午朝快开始了,李东阳才姗姗来迟,等到午朝结束后李东阳就会出宫,或者是到文渊阁来看看,但也坐不了多久。

  谢迁怎么也没想到,今天李东阳老早就过来了。

  “宾之兄,怎么有空?”

  谢迁走过去,一把掀开屏风,只见李东阳从桌案后面站了起来,手里拿着份奏本,正在端详奏本中夹着的条子内容。

  三张办公桌间,原本有屏风阻隔,但之前刘健和李东阳没来内阁轮值,便一直没动用。刚才在窗外,谢迁的注意力都放到自己办公桌上那厚厚一摞奏本上,并未留意到屏风已经摆上了。

  谢迁脑子里一片混乱:“怎么办?希望宾之现在看的是我昨晚批阅的奏本,否则的话,他发现字迹不是我的……但问题是那么多奏本,又不知他来了多久,岂能一无所知?”

  两天前,李东阳因为谢迁进言“止战”奏本的事,二人小有争吵,但内阁大学士间政见不同也可做朋友,再加上内阁中李东阳地位本就比谢迁高,谢迁自然不会置气。李东阳放下奏本,抬起头笑道:“看了于乔拟定的几份票拟,心中多有启发!”

  话是称赞的话,李东阳脸上的笑容也足够真诚,但在谢迁听来,似乎李东阳话有所指。

  谢迁暗忖:“宾之这是看出笔迹有问题,故意试探我?还是说他压根儿就没察觉……又或者他所看到的都是我昨日写下的票拟?”

  李东阳将奏本递到谢迁手里,道:“今天早上得陛下传召,午朝必须出席,这是陛下久病以来第一次午朝,稍后刘少傅也会过来。”

  谢迁这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弘治皇帝今天要举行午朝,那想来司礼监那边应该去各衙门、各大臣家中传递了消息,而谢迁本身就在文渊阁轮值,没收到通知不足为奇。

  “原来如此。”

  谢迁点头,“看来陛下的病情,应是大有好转。”

  李东阳叹道:“也不尽然,或许是陛下心有放不下之事……昨晚听闻,延绥巡抚有奏本直入禁中,未经内阁,你可知此事?”

  谢迁被问得一怔,昨晚他呼呼大睡,将沈溪一人留在值房写票拟,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他一无所知。

第一〇三二章 先见之明

  照理说所有的上奏都应该走通政使司——内阁——司礼监——天子这道流程,但因延绥巡抚衙门是三边要害衙门,奏本居然跳过通政使司、内阁和司礼监,直接面呈天子。

  那一定是有大事发生!

  谢迁问道:“宾之可知昨日发生何事?”

  李东阳微微摇头:“还要待午朝时,才能获悉。于乔,我观你票拟之奏疏,皆都合乎理据,似是下过苦功,料想昨日至今,并未歇息,便先趁着午朝前,回房休息,养足精神再说吧!”

  话语诚恳,以至于谢迁无所适从。

  谢迁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李东阳是不是在说反话讽刺他?嘴上应道:“并不困倦,国事着紧。”

  谢迁想的是,前日我刚上奏“止战”,今日若被宾之得知我找沈溪来代替票拟,那我可真无颜再留在阁部。不过,这位置谁爱坐就坐,王鏊、梁储、王华等人,随便陛下安排谁来担任即可。

  谢迁“自暴自弃”,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后坐下,顺手将桌上一份奏本拿起,打开来一看,顿时吓了他一大跳。

  这份奏本,是从三边过来的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