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7 章(1 / 1)

光影大玩家 疑似风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期断崖式下跌。

《匆匆那年》就是这样,首周过后,每日增涨不过500万,《环太平洋》好很多,刘一菲粉丝观影退潮后,还有大量的大片爱好者接盘。

加上《环太平洋》质量确实不赖,特效也确确实实是用钱砸出来的。

所以首周后的降幅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但《小时代2》和《当男人恋爱时》还有《一夜惊喜》就倒了血霉。

市场被《速激6》提前割一波不算,《环太平洋》吃完后把暑期档桌子都掀了,《匆匆那年》又在夹缝中收割了一波青春片粉丝。

市场没一个礼拜都缓不过来——下周15号,各中小企业发薪,或许可以带动一波观影。

《环太平洋》工作日票房降至1500万-2000万,仍是大片表现。

刘一菲在内地跑了一周之后,开始港台及东南亚的宣传之旅。

在港岛的这晚,由音皇引荐,金像奖主席陈嘉尚约小姐姐见面。

“奇怪,他为什么要见我?”刘一菲很奇怪。她跟港圈几无来往,往常参加港岛的活动只与合作方保持基本的礼貌而已。

“见见呗。”随行的助理说,“毕竟人家亲自登门,又是前辈,总得给人家一点面子。”

“金像奖的时候他们可没给我面子。”刘一菲说。

自己的影后得不得没大所谓,但最佳影片凭什么给各方面都不如《盗贼同盟》的《寒战》?

“话是这么说,但人家都来了,他打的什么算盘咱总得见见才知道。”

刘一菲在助理和嘉禾(港岛)负责人的陪同下在酒店餐厅和陈嘉尚一行人共进晚餐。

陈嘉尚一行人准备走太太路线,想从刘一菲这里打探程玉安及远程对港岛电影和金像奖的态度。

看能不能挽回大水喉。

实在是明年的金像奖赞助拉的太不顺利了。

陈嘉尚一见面就恭喜《环太平洋》大卖:“现在年轻一代女演员没人比一菲小姐更厉害了。”

刘一菲也不好摆嘴脸,于是笑道:“没什么,说是女主角,其实也只是男主角的助手。”

“别的女演员想当这种助手都当不到。”寒暄了几句,众人落座。

陈嘉尚也不说正事,反而给她介绍起港岛美食和风情:“港岛面积虽然不大,但好吃好玩的非常多,一菲小姐有时间可以多来玩玩。”

“以后有机会一定常来。”伸手不打笑脸人。

众人一边吃一边聊,餐桌上倒是其乐融融有说有笑,没半小时,陈嘉尚终于开始了正题:“程导最近在干什么?”

程玉安除了新片会格外保密以外,很多行程都是公开的,刘一菲也不刻意隐瞒:“公司很多戏开机,他忙着拉剧组招演员,月底还要去一趟威尼斯,他是今年地平线单元主席。”

“真厉害,”陈嘉尚奉承了一句,接着说,“《老父亲》我也看来,真好。金像奖组委会想邀请《老父亲》剧组参加明年的电影节。”

话都说成这样了,基本上就等于许诺了最佳影片给《老父亲》。

但刘一菲并不买账,她太了解程玉安的性格,金鸡奖有政治加持,内地人情复杂,程玉安还是学院出身,金鸡奖耍了他一回,他10年没搭理对方,恩师侯克名亲自跟他讲情都没能撮合他跟金鸡奖和解,更别说金像奖了:“这恐怕不太合金像奖的规矩。《老父亲》从投资到演员,没有港岛电影人的身影,不符合金像奖参选标准。最多入围最佳两岸华语电影。”

但最佳两岸华语电影奖对程玉安根本没有吸引力。

这也是金像奖恶心的地方,硬要设置一个两岸电影奖跟港岛电影区分开。

陈嘉尚没想到刘一菲说话这么不留情面,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刘一菲接着说:“我一般不干预公司决策,报什么奖都有公司统一安排。”

陈嘉尚转了另一个话题:“港岛电影界一直非常重视跟各地朋友的合作,就算有一些不愉快的地方,希望不会影响到港岛电影有容乃大的宗旨。”

“当然,港岛电影以前是华语电影的标杆。”刘一菲也学着打官腔。

陈嘉尚没指望刘一菲能改变什么,他要的是刘一菲把他今晚说的话带给程玉安。

“我们不希望这里面的一些不愉快给双方的合作带来阻碍。”

刘一菲点点头,算是认可这句话。

“嘉禾跟寰亚合作的那部片子,我们希望能继续做下去。”寰亚的资深制片发行人陈德休接话道。

刘一菲皱皱眉:“这个我做不了主。”嘉禾的代表就在一旁,“谢谢陈导的邀请,很晚了,明天还要赶飞机,失陪了。”

刘一菲起身带人走了。

“这事儿能成吗?”刘一菲走后,陈德休问。

“不知道,刘一菲把话带到了就行,剩下的,就看我们能拿出怎样的诚意了。”

第五百零三章 那个姑娘~

刘一菲确实把话带给了程玉安。

程玉安在《绣春刀》剧组耍刀呢。

“我知道了,这事儿你别管,再晾他们两个月。”他不需要金像奖,但远程传媒这么大的摊子,也不是他一个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嘉禾(港岛)还有几百人跟着自己吃饭呢,不能说停就停。

生意场的事,拖几个月让对方吐血长记性就够了。

反正他估计是不会再参加金像奖了,金像奖也别想从远程手里拿到赞助。

《绣春刀》是原周易团队花三年时间和导演陆阳联手打造的原创武侠片。

江雪柔亲自抓这部电影。

江雪柔有很深的武侠情结:“现在原创武侠真不好做。”

江雪柔和陆阳跟程玉安坐在一起:“《绣春刀》的招商特别不顺利。”

武侠不好做植入,《绣春刀》的贴片广告卖得也不好。

“以前做武侠根本不愁卖,刚一立项电视台和投资方就都找上门了,哪像现在。”

江雪柔正宗武侠迷都不禁摇头感叹武侠的没落。

她做制片很清醒,要投资,要票房,但做创作很高傲。

她不大瞧得上仙侠片,觉得《仙剑》那样仙侠太儿戏,飞天遁地一点没有真实感。

不过《仙剑》的动作戏她倒是很认可,但不喜欢用太多光效。

“卡察一剑,红色的黄色的剑气,什么玩意儿啊。”这是她之前说的。

所以她在《绣春刀》上力求真实。

从史料中找出飞鱼服和绣春刀加以还原,每一套飞鱼服都针对演员的身材定制,造价过万。

各式各样的兵器也造价不菲。

有一点值得说,刀确实比剑杀伤力更大,也更普及。剑自唐朝以后就更多的成为礼器,而非兵器。

为了营造《绣春刀》整体清冷肃杀的气氛,影片打光偏暗,夜戏也更多,这就苦了演员们了,黑白颠倒地拍戏。

片场中正在拍摄赵靖忠向丁修买凶的戏,又是夜戏。

赵靖忠骑着白马哒哒哒地漫步前来。

丁修拄着苗刀站在原地等他,他知道赵靖忠是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