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年》在11年就开启了,这三年来,特别是今年《小时代》口碑的影响,让观众对“青春片”三个字逐渐产生了厌恶,这也是远程决定今年做完《同桌的你》和《我的少女时代》后就不再做青春片的原因。
《匆匆那年》的首发优势就没了。
再说档期,原时空,《致青春》档期选的太好了,13年4月26号上映。
当周没有一部新片上映,当月也只有一部《疯狂的原始人》可堪入目,5月1号《钢铁侠3》才上映,让它独占了两天五一假期。
以上这些条件才让《致青春》取得了成功。
但是现在吗……
《环太平洋》周三上映即显现横扫姿态,收4200万。
直接把《速激6》当日票房压在500万以下,《我身体里的那个家伙》当日被老板娘打的只剩120万了。
这可还是工作日啊!
观影现场来的大部分都是刘一菲的粉丝。
论粉丝号召力,现在没人比得上小姐姐。
在《匆匆那年》的发布会现场,赵燕子一点不输阵,说:“现在的年轻女演员确实很厉害,但我也在这圈里混了这么些年,依靠一些前辈的经验倒也还能教教年轻人。”
“我们那时候演戏没那么多花花路子,只能自己拼了命去摸爬滚打,没谁可以依靠。”完了她还“开玩笑”地说,“我们家老黄不是娱乐圈的人,给不了我太多帮助,否则我也能轻松打进好来坞。”
现在的小花好好看好好学,这才叫大花的撕逼。
就差指着刘一菲的鼻子说:“你没本事,你有现在全靠你老公。”
刘一菲对争议和质疑向来都是不回应。
但赵燕子这话明显得罪了刘一菲和程玉安两人的粉丝。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你老公在娱乐圈没本事帮不到你怪谁?”
“呵呵,要说靠男人,要我把XXX和XXX的事说一遍吗?”(名字真不能打,否则不光这一章,这本书都得没)
赵燕子一点不怕程玉安,远程也很厉害,但不代表自己就应该怕。
一个不知名网友说的两个名字就想吓唬住她?
真能被吓住她就不是赵燕子了。
但摆在她面前《匆匆那年》的票房成绩,让她不得不正视自己的对手。
《匆匆那年》首日收2370万,赵燕子的号召力还是在的。
但《环太平洋》当天的票房却仍有4000万。
降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周五两部影片皆迎来新高。
《匆匆那年》报3100万,《环太平洋》收5700万。
《环太平洋》三天破1.4亿票房。
“这样她都能有5000万?”
“我说别小瞧她的号召力吧。”程玉安还说两部影片可能会斗上一番,但他还是判断失误了,低估了小姐姐的号召力。
真的是不讲道理,刘一菲在影片中真的还是个工具人女主,但观众就爱看她。
按说《环太平洋》面对的应该是喜欢机甲和怪兽的男性观众,但从影院上座情况来看,观影的女性观众居然占了45.2%。
刘一菲的女粉比男粉还恐怖!
不过,《环太平洋》上映前几天,网上突然多出了很多刘一菲的黑料。
自从08年刘一菲21岁跟了程玉安后,到现在5年,刘一菲几乎没有黑料爆出。
这次爆发的黑料依然是08年以前的那些东西。
包括“瘦马”说。
甚至还有网友说刘一菲不知廉耻,为了上戏“倒贴”程玉安。
这就给天仙粉整乐了:“我们都知道是茜茜倒追的程导,现在的水军连基本的功课都不做了吗?低级黑,五毛都不值。”
“两人都快结婚了,谁贴的谁到现在还重要吗?”
但其实粉丝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网上的黑料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程玉安不得不出手,他没在网上的喊话。
而是透过陈昆向对方递话:“差不多得了,你家的钱怎么来的,需要我说出来吗?”
陈昆不明所以,程玉安笑笑:“你别管,你就这么跟她说。”
果然,递出话的第二天,网上对刘一菲的攻击和对《环太平洋》的抹黑少了大半。
也就是在第一个周六,《环太平洋》的票房迎来了大爆发,当日狂揽1.4亿!
本年度第一部单日票房过亿的影片诞生!
这个成绩几乎到了现在市场单片单日票房的天花板。
《环太平洋》以首周超60%的排片傲视整个市场。
《匆匆那年》当日收4100万。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
愁的是《匆匆那年》,更是后面上映的《小时代2》和《当男人恋爱时》以及《一夜惊喜》。
市场被《环太平洋》这样吃,观众钱包被这样大肆收割,他们是否还有精力再看后面的电影?
于是,这几部影片纷纷加大了映前的营销和宣传力度。
但换个角度看,《环太平洋》彻底激活了暑期档!
“观众暑期观影热情空前高涨!”
第五百零二章 茜茜在港岛
《环太平洋》上映的第一个周末,每日票房均突破1亿元。
首周5天总票房(含点映和零点场)突破4亿!
“一部10亿级别的大片诞生!”院线放纷纷发出自己的预测。
《环太平洋》几乎收割了同期市场上所有电影的票房。
《匆匆那年》首周末四天依靠赵燕子庞大的粉丝量,顶着《环太平洋》的压力,依然拿下了1.27亿的成绩。
但别的片子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速激6》上映到现在10天,在《环太平洋》上映之前完成了2.5亿的票房成就,但是这之后的四天,只新增不到3000万票房。
《我身体里的那个家伙》晃晃悠悠地在8月5号宣布自己全国票房突破3亿,达到3.02亿。
然后顶不住院线压力,提前一周下映了。
“可惜了,要不是《环太平洋》,再拿个两三千万都不是问题。”《我身体里的那个家伙》的制片有些灰心。
“你还不知足?”郭飞好气又好笑,“2300万的成本被你拿到3亿票房,还有什么好说的。”
“宣发3000多万呢,没赚多少钱。”
“现在宣发真的太贵了,这还是我们自己有微博、土豆和淘票票三大平台,不然成本会更高。
“宣发的钱都够我再拍一部片子了。”
抱怨归抱怨,但大家算账的时候很开心。
程灵凤和托马斯·图尔押对宝了。
刘一菲在国内的号召力果然无与伦比,《环太平洋》在国内的票房势必超过北美大本营。
小姐姐这几天全国到处跑,最多时,一天要跑五个城市。
每到一城都积极营业,她知道《环太平洋》国内票房的重担都在自己肩上,虽然累点,但也心甘情愿,乐在其中。
但真要算起来,《环太平洋》和《匆匆那年》在国内都属于粉丝电影。
不同的是,《环太平洋》除了刘一菲的粉丝支持外,还有一大部分非粉丝储量观影群众——好来坞大片粉丝。
而《匆匆那年》不一样,这几乎就是一部拍个赵燕子粉丝看的电影。
“我看小燕子长大的,现在为她买张票怎么了?”
现阶段粉丝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既然是粉丝电影,就大体遵循一个票房规律——票房在前期/首周爆发,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