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1 / 1)

生命的觉醒 嘎玛仁波切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自于前世延续的习气。而出生后,婴儿对喜欢的事物会感到很开心,对不喜欢的事物也会用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习气。更严重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欲望及嗔恨心也跟着增长。从懂事以来,我们就有贪念,因为要满足当下饥饿的需求,对正面的亲切关怀会欢喜接受,对负面的语言会有抗拒之心,这些都会随着年龄不断增长。

我们小时候的贪念、嗔恨、傲慢,是前世所播下的种子在今世成熟了。但是,在年纪还小、对很多东西还不懂分别的时候,这种毒还只是种子,看不出来后果有多严重。就像是食用被污染的水或食物而中毒一样,刚开始根本感觉不到毒性的存在,等到日积月累,伤害就愈来愈重。多数的毒物在刚开始享用的时候,感觉是舒服的,有快感的;而随着中毒愈来愈深,痛苦会愈来愈烈。除非出生在有良好道德观念或有正确宗教信仰的家族,才不会持续恶化,这也是自己和家族在前世福报的共业成熟,才有机会让自己在今生的教育下慢慢改变看待事物的观点。

就像一个小朋友,当别人欺负他的时候,他会哭着跟家人投诉。如果是不理智的父母,没有正确道德观念,大多会告诉小朋友用以牙还牙的方式反击,而不会告诉他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小朋友心里就会慢慢建立起负面模式的思考了。这种情形容易发生在父母有暴力倾向或口无遮拦的家庭里。有些小孩在刚学会走路的年龄,就会用暴力解决事情。甚至业力更深的,当他发脾气,可又无法对别人使用暴力时,会反过来咬自己发泄。这时如果父母有慈悲的心,好好教导小孩,正确理解这些嗔恨是不好的,再慢慢引导他往正面发展,小孩的嗔怒习气是可以改变的,因为前世带来的是还没成熟的种子。如果知道土里种的是罂粟花等具毒性植物的种子,只要不在上面洒水、施肥,没有阳光照耀,种子自然就会在土里腐烂;即使能长出芽来,也是非常脆弱的。小孩的烦恼种子(贪、嗔、痴、慢、疑等)和罂粟花的种子一样,影响力还很小,关键在于不要让它继续成长。父母如果认同他的负面情绪,或者沉默以对,都将是一种鼓励,那么负面情绪就会慢慢扩张。如果生在佛教家庭,从小就被教导说伤害别人、将别人的物品占为己有、恶口伤人、动手打人等都是非常不好的作为,慢慢地,小孩子就懂得去改变自己,因为是非观念已经播种在他的心灵上。现在有很多家庭是溺爱胜过于教育,而让小朋友失去是非观念。

不仅如此,大人更是普遍溺爱自己。我们都明白包括十不善等负面情绪和行为是不好的,因为没有人喜欢被伤害,没有人愿意被砍杀。别说用凶器伤害,就连言语上的辱骂、讽刺、诽谤,都会让人觉得非常不舒服,就像用针扎心一样痛。但是,当我们对别人做这些事情时却总有一大堆理由,会对自己说:“这样做虽然不好,我也不想这样,但我是逼不得已的。”

人心本质的佛性是清净的,但被客尘污染而产生无明的时候,已经有魔性和佛性并存于心中。在佛性的这边,人当然希望自己被别人认同,被别人关爱,所有人都用温和爱语对自己说话;但反过来看,自己对别人能不能这样付出呢?非常困难。短时间的付出或许可以,长时间是很不容易的。

杀生也是因为烦恼而产生的。人们会因为贪念而杀生,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为了满足食欲的贪念而杀生。很多人看到动物时就会因为想吃它的肉而杀害它。此外,还有人只是为了玩弄动物而杀生。很多人去钓鱼、打猎,只是当成娱乐喜好而已。

人们有能力却不反省,就会因为无知而变得盲目且盲从,根本不清楚所作所为是应不应该,很多时候自认为的“应该”,其实是烦恼在作祟。有多少狂妄自大的人到处发动战争,最后被伤害的都是无辜的平民百姓。又或是看上了别国的石油、财富、土地,于是就找一个理由发动战争,这种情形也很多。

杀生的原因中,最严重的不是嗔恨,而是傲慢。因为我方有能力,如果对方不认同我方的想法,就强迫对方认同,而能力就是武器、权力、金钱。而且傲慢还带有贪念。譬如长相很好看的人会藐视长相不如自己的人,这叫做色慢。我们可以发现,长得英俊的男人或漂亮的女人,大多数傲慢心会比别人强。

如果佛教徒真的依照佛陀的教义去做,烦恼是很容易被摧毁的,问题是我们会不会好好利用它。

我们平常总是深陷在自我的烦恼和痛苦里不能自拔,其实这一点作用也没有。人只有对自己的烦恼和痛苦最熟悉,最了解,认知烦恼不仅可以转自己的业障为菩提,而且还能以自我的烦恼修行自他交换。那么当我们能感受烦恼和痛苦的时候,如果以此体验生起慈悲众生之心,希望自我在承受烦恼痛苦的时候能替代所有的众生消除痛苦感受,这样,在我们面对痛苦和烦恼的时候反而是有功德的,从而发自内心的转变使得我们也不会觉得自己有多么的痛苦。

------------

用大贪化解烦恼

当身体生病时,人就会烦恼。身体痛,就是因为对身体生贪而舍不得。所以,身体开始出现状况时,贪欲会慢慢增长而舍不得身体,这时候所增长的是对自身执着的人我执。而不生病的时候也放不下什么,别人对自己讲一些不好听的语言,不管用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只要逆耳,大概都不愿意接受。听到逆耳的言语就产生嗔恨心,认为对方既然讲不好听的语言,那我就对他讲更难听的话,以牙还牙。像这样,是在助长烦恼,这就是因人我执的存在而让烦恼无限扩张。

如果把这种贪执用于正面就会产生正面的作用。比如生病时,慈悲自己的身体,但更慈悲别人的身体,想着无论别人现在处于任何情绪,包括忧愁、悲伤、痛苦、沮丧、烦恼等等,我都用同理心培养感同身受的感觉,这样的感情一直培养以后,自己就不会在别人生病时麻木没感觉。当儿女生病时,父母会有着比割下自己的肉还要痛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