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狱,世间神祇能护谁?应依殊胜无虚者,皈依三宝佛子行。
诸极难忍恶趣苦,世尊说为恶业果,纵须舍命为代价,亦不造罪佛子行。
三界乐如草头露,均属刹那坏灭法,不变无上解脱道,奋起希求佛子行。
无始劫来慈悯恩,诸母若苦我何乐,为度无边有情故,发菩提心佛子行。
诸苦源于贪己乐,诸佛生于利他心,故于自乐与他苦,如实修换佛子行。
纵他因贪亲盗取,或令旁人夺我财,犹将身财三时善,回向于彼佛子行。
我虽无有何罪过,竟有人欲断吾头,然以悲心于诸罪,自身代受佛子行。
纵人百般中伤我,丑闻谣传遍三千,吾犹深怀悲悯心,赞叹他德佛子行。
若人于众集会中,揭我隐私出恶言,犹视彼如善导师,恭敬致礼佛子行。
护养于他若己子,其反视我如仇敌,仍似慈母怜病儿,倍加悲悯佛子行。
其若等同或低劣,心怀傲慢侮蔑我,吾亦敬彼如上师,恒常顶戴佛子行。
纵因贫困受轻贱,复遭重病及魔障,众生罪苦己代受,无怯懦心佛子行。
虽富盛名众人敬,财宝等齐多闻天,犹观荣华无实义,离骄慢心佛子行。
若未降除内瞋敌,外敌虽伏旋增盛,故应速以慈悲军,降伏自心佛子行。
三界欲乐如盐水,渴求转增无餍足,于诸能生贪著物,即刻舍离佛子行。
诸法所显唯自心,性体本离戏论边,不着能取所取相,心不作意佛子行。
遭逢欣喜悦意境,应观犹如夏时虹,外象美丽内无实,舍离贪执佛子行。
诸苦犹如梦子死,妄执实有极忧恼,故于违缘逆境时,当观虚妄佛子行。
为求菩提身尚舍,身外物自不待言,布施不盼异熟果,不求回报佛子行。
无戒自利尚不成,欲求利他岂可能?故于世乐不希求,勤护戒律佛子行。
欲积福善诸佛子,应观怨家如宝藏,于众生舍瞋恶心,修习宽忍佛子行。
见求自利二乘士,勤修行如救头燃,利众生为善德源,欢喜精进佛子行。
甚深禅定生慧观,摧尽业障烦恼魔,知已应离四无色,修习静虑佛子行。
五度若无智慧导,菩提正觉难圆成,认知三轮实体空,智巧合一佛子行。
若不省察己过错,披佛外衣行非法,故当恒常行观照,断除己过佛子行。
我因烦恼道他过,减损功德徒退转,故于菩萨诸缺失,切莫议论佛子行。
因求利敬起争执,闻思修业渐退转,故于亲友施主家,舍弃贪恋佛子行。
粗言恶语恼人心,复伤佛子诸行仪,令人不悦之恶口,舍弃莫说佛子行。
烦恼串习难对治,觉智之士正念持,贪瞋痴心初萌起,即时摧灭佛子行。
无论何时行何事,应观自心之相状,恒系正念与正知,成办利他佛子行。
由此精勤所修善,为除无边众生苦,咸以三轮清净慧,回向菩提佛子行。
------------
卷四 生命中的答案
------------
超脱轮回之苦
如果一个人的神识在肉体死亡时便随之结束,那还好;当生命的无常来临,一个生命体的心识会不会自然结束呢?不会的!我们佛教徒知道,只要还没脱离轮回,心识就会像蝉脱壳一样,只是换掉不同的躯壳,会继续在另一个身体延续。而心识不断重复地延续,就是轮回。
为什么用“轮回”来表示生命重复循环的过程呢?就像一个轮子转动,起初可以很清楚看见轮子是从哪个点开始转,时间一长,就看不清楚它的起点了,只是不断地重复旋转,停不下来。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除非有时因过度痛苦或过度快乐,让生活有个空间可以清楚地去感觉,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随着烦恼转动,并在模糊状态中让生命消失。
我们可能因为福报足够,往上转生到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等三善趣;福报不够时,又开始往下堕,投胎到傍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等三恶趣。只要我们还有对自我的执着存在,就会不停地轮回。所谓的“轮回到边”是指,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认知到轮回就是不停地在重复同一种过程,进而真正放下“以执着自我为主”的轮回之因,才可能有个终止的边境。
众生因为无明才会堕入傍生道。傍生道大致上可以分为居住在大海中的、生活在陆地上的。在海中的生物百千万种,数量无数。如果有机会去参观海洋馆或海洋世界,就知道海底世界的千奇百怪了!那些生长在水中的傍生道众生,常常都是体积大的吃体积小的,很多还会被人类捕捉。而生活在陆地上或是可以在空中飞的傍生道众生,更是强大的欺负弱小的,弱肉强食,有的还要遭受人类猎捕、杀害等种种痛苦,一生都在恐惧和无知中度过。至于被人类饲养的动物,像牛、马、羊等畜生,有时还要做耕田、驮运等粗重工作,不听话时有鞭子伺候,年老无用就会被宰杀食用。
被人宠爱的动物,虽然可以过着比较舒适的生活,但也没有保障,时时都有被遗弃的可能。有些动物或许好一点,可以遇到一位疼爱它们的主人,但它们仍然无法像人类一样地修行。动物里最会模仿的是鹦鹉,教它们念两三句佛号有办法,可要让它理解“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你讲一辈子,它也无法听得懂。
无论如何,傍生道众生受限于傍生的躯体、愚痴的障碍,没有办法修行,是非常痛苦的!我们说过,在轮回之中,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傍生道的众生是我们肉眼最常见到的众生,所以我们不要有杀害之心,而要以慈悲之心来善待它们。
知道了三恶趣众生的痛苦后,也知道贪嗔痴会导致种种恶趣的苦果,学佛时就要断除这些痛苦的来源,并对投胎在恶趣的众生产生强烈的慈悲心。
人道中,依苦的性质,分为变苦(坏苦)、苦苦、行苦三大根本苦;另外还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僧会苦、爱别离苦、所恶临身苦、所求不得苦(求不得苦)等八种支分苦。
三种根本苦
一、变苦(坏苦)。我们在遭遇无常的时候,所有的平安快乐都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烦恼和痛苦。原本是安定的生活变得不再安定,原本是舒适的日子变得不再舒适,原本是享有权力名望的身份一下子变得没落贫贱。我们因为改变而尝到痛苦,这些状态称为变苦(坏苦)。
二、苦苦。苦苦有点像祸不单行,或是说屋漏偏逢连夜雨。一种苦来了,还没受完,另一个苦又跟着来了。就好比一个家庭里,父亲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