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1 / 1)

生命的觉醒 嘎玛仁波切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楚地告诉我们:你不喜欢的事,就不应该对别人做;你喜欢的事,应该也要施予别人。

当我们对别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时,别人会因此而得到快乐,得到平安和幸福,这就是行善;如果我们将自己不喜欢的事加在别人身上,别人就会产生痛苦、烦恼、病痛、灾难等等,这就是作恶。

善与恶的分别,不在于外在形象的好坏,也不是因为外在供养或布施物的体积大小,而是取决于内心的动机。

肉体上或是语言上造作的一切善与恶,大部分是以心为主导。当主导的心是以极度的贪嗔或在无明的状态中造作,恶报就很大;如果是以善良的动机而为,产生的福报就非常大。

那身体跟语言所做的算不算罪过呢?当然是罪过。因为身体和语言的罪业可以借由心来忏悔,所以比起心所造作的罪过就比较小。

如果是善的作为,那身体跟语言所做的,当然也是不及心所造作的善业福报。

以心意造业来说,如果表面露出笑容,可内在的嗔恨心很强烈,罪过也是很大;如果内在没有嗔恨,外在显露是一种嗔相、一种恐怖相,这个罪过会比较轻。

如果是以慈悲心,为了不让别人造恶,为了对方好而露出恐怖相,不但没有罪过,而且是有功德的。

又比如,有个人捐了一亿元,另一个人捐了一百元,如果在心念上两个人都是非常慈悲地以菩提心来做这件事情,当然功德会有大小的存在。

可是,这种大小不是因他们所捐的钱数大小来决定,而是以他们能力范围内能付出的比例大小来决定。

慈悲的一种境界在不动自心,不扰他心。无论我们做了多少有功德的事情,如果在行善的行为上是积极的,但内心中依旧充满了傲慢、贪婪等等,这种心念的不平等,仍然不算慈悲,因为这种动机为己利的发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和贪图世间的名闻利养性质等同。

真正的慈悲心需要建立在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基础上,真正是无我的奉献,而且是能感同身受地体会轮回众生的痛苦和不易,在发心尽自己微薄之力的同时,都是真心地希望众生能早日离苦得乐。

所以我们说,真正的慈悲需要我们对众生生起无伪的菩提心,而不是做秀的心理。

------------

破障

在今生当中,我们会遭遇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且以我们的凡夫心是无法掌控其缘由的,因此会产生许多的烦恼和痛苦。而通过对佛法的了解与学习,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理解心的来龙去脉。因为明了了心的来龙去脉,就更有能力时时刻刻地观察自己的身口意,这就是佛法所说的反观自己的内在。过去所生的善念,是快乐的来源,现在就要继续努力去行善;过去所生的恶念,是痛苦的来源,当然就要将它断除,并且发自内心真诚地忏悔。当这样观察之后我们会发觉,原来一切的痛苦都是缘于伤害众生。

十不善中的杀生有两种,一种是杀自己,一种是杀其他生命。若没有生命,怎么可能杀生?一般人认为自杀只是结束自己的生命,并未伤害其他生命;但密法将人的身体解释成一个宇宙,在一个人的身体里有跟宇宙同等量的众生,当有一天我们的业力完全净化,自己就是这尊佛,肉体就是所谓的坛城,里面的众生就是坛城中所有的佛及菩萨们。若自己是本尊的话,那么其他众生就是属于我们的眷属,就是勇父、勇母。所以,一个人自杀,便是伤害了无数的众生。这有点像我们毁坏了一个自认为是自己所拥有的星球,里面的众生也都跟着一起被杀害了。

另外一种就是杀害其他生命。就像别人拿刀或器具伤害我们,要让我们的生命从肉体离开时的痛苦一样,每个生命遭遇这种情况都会有同样的痛苦。偷窃也是一样。当自己的财物被别人拿走,我们既痛苦又不甘愿,但当别人的财物被我们拥有的时候,我们却不会认为那是不对的。邪淫也是如此。

十不善业中的语业也是与众生息息相关。一个人如果没有足够善巧的言词,虽然认为自己是出于善念,讲得头头是道,但结果往往也变成是对别人的伤害,就是我们常说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很多人就是不小心讲了一句话,或是一句不经意的谈笑,造成了对别人一生的苦难,甚至断送了别人或自己的生命。

挑拨离间也是伤害众生的利器。藏语说:“好的语言不出门,坏的语言传千里。”尤其现在是高科技的时代,语言不只传千里,传万里、传亿里都可能。要知道,语言虽然没有带刀,却可以将别人的心千刀万剐。恶口伤人和挑拨离间是现代人类非常需要改正的坏习气。西藏有个“一只狗变成六只耳朵的狼”的寓言,汉语也有“三人成虎”的成语。当有人想伤害对方而挑拨是非,情形会愈来愈严重。因为一个人打了妄语,没有人会相信,而他多讲两次以后别人会怀疑,如果三个人同时讲这种妄语,第四个人是绝对会相信的。所以,佛教徒要谨慎,避免对别人造成这种用妄语互相传播而形成的伤害。

绮语也是要极力避免的。一般绮语是指在修行佛法的场所讲和佛法无关的世俗语言,这样既会耽误对方修行的时间,也使自己的心思无法专注于修行之上。

从以上所说可以发现,业力大部分都是往外发展、缘于别的众生而造作。如果没有好好观察自己的身口意,无法发现很多“为了利益别人”的伟大想法其实都是建立在“爱护自己”的立场,而指使别人去做自认为是有利益的好事情。于是,在这种自欺欺人“为他人好”的包装下,常常造成非常多的伤害。这样的习气累积久了,变成习惯,将会主导我们整个思想,恶业延续,不断轮回,永无穷尽。

心存善念时,十不善业中的语言以及身体部分的罪业,是可以因忏悔而改变的。而十不善业中属于心的部分——贪念、嗔恨、邪见,其中以因邪见否定因果业力、行邪道、心无正念、断诸善根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为最大。我们所累积的许多善业,无形当中都会被心所主导的恶业摧毁,所以对于心念要特别谨慎观察、修正,不要使自心受邪见的污染。

恶业缘于伤害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