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6 章(1 / 1)

穿越明朝当暴君 枫渡清江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未表现出不在乎庶民之行为,陛下想必还乐意您这种仁厚君子,守住他的理念,相反,或许会担心从来都是独断专行的皇长子有改他所立宪纲的可能。”

陈炜崧回道。

……

“如今看来,变法是彻底失败了!甚至也只能指望将来新君当朝,一扫如今之乱象。”

高之壁这里,在听了耿于垣详细说了他的经历后就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可问题是现在储位也不明,如今陛下搞了秘密立储,以致于天下人都不确定将来会是哪位皇子即位!”

王依言这时候说道。

耿于垣则道:“可以去诸皇子门前多游说。”

“你们是举子?”

这时候,一队腰间挂着崇文寺腰牌的锦衣卫走了过来,见耿于垣等人在一处凉亭里聊的正起劲,也就问了起来。

高之壁因此点首:“我们正是,你们崇文寺的人要做什么?”

“好家伙!既然是举子,也算是文人士大夫了,可有做什么事?”

一为首且叫雷炼的锦衣卫则问了起来。

“没有!”

王依言回道。

“按照刚下的谕旨,天下人都得践行宪纲所体现的思想,不能好逸恶劳,你们既是文士,虽不用务工务农,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哪怕写几首诗几首词,写些词话什么的,也是好的,而不是什么都不做!我看你们需要被抓去崇文寺好好学习学习!”

雷炼说着就喝令道:“带走!”

“慢着!”

耿于垣突然想到自己已是朝廷四品官,也就发起官威来,大喝一声,然后拿出自己的官牌道:“你可看清楚,我乃朝廷命官,这几位皆是我好友,你当真要拿走我们?”

雷炼见耿于垣的官派是写的正四品咨议院大臣,也就忙拱手道:“咨议勿怪!这是上面要求的,崇文寺负责督促文人士大夫多搞文化创作!不然,就会被视为思想上有懈怠,而需要去崇文寺特办的学习班学习一段时间,学习短则一旬,长则一月。”

雷炼说着又回道:“而您这几位好友,既是文人,却一没带纸笔在身,二又未说自己在做什么正经事,自然是需要去学习一番的。”

耿于垣想到自己现在好不容易成为了咨议大臣,可不能因为带头阻止宪政建设的事,而被革职,也就对高之壁等人道:“诸位,你们还是去崇文寺学习一下吧!”

耿于垣也因此对雷炼道:“带走吧!他们的确一向只爱空谈,眼下也没怎么做正经事。”

“耿兄,你!”

高之壁因此大惊。

雷炼见耿于垣这个咨议大臣没再阻挠,也就忙道:“带走!”

因此,高之壁和王依言等士子皆被锦衣卫抓了起来。

高之壁不得不喊道:“别听他瞎说!我有正经事,我最近正准备开新书,写才子佳人故事啊!”

王依言也忙道:“我也是,我正准备整理编撰我祖父留下来的医书啊!不要抓我去学习啊!”

第七百零二章 掌掴二皇子脚踢七皇子

“崇文寺这次做的不错,主动开办起学习班,督促文人士大夫进行诗词等的创作,且还开办学习班,要求自由散漫、对繁荣华夏文化的积极性不高、对已立为朝廷之宪的思想领悟不够的文人士大夫集中学习,且令其集中学习的时间又只是十一个时辰,不算违背各级官衙不得无故拘禁军民十二个时辰的律令!算是很好执行了朕的旨意。”

朱由校这时候也在政事堂提起了崇文寺督促文人创作的事,且对此表示了肯定。

然后,朱由校就看向被召到政事堂的礼部尚书陈伟崧:“但你们礼部怎么回事,朕下达了当督促劳动者最光荣的理念成为全国军民都一致认可的理念的谕示这么些日子了,你们礼部作为也和文人士大夫打交道的中央官衙,怎么就没有相应举措来?”

陈伟崧心里本就有些抵触把文人士大夫也像工匠一样要求,要求其积极创作,而因此干预其生活,甚至还要对其进行再次教育。

因此,陈伟崧也就回道:“回陛下,礼部与崇文寺有些不同,崇文寺有稽查违禁书的官差,和正天下文脉的职责,故而可以随意押走文人,进行教育,可礼部是教化之地,意在振兴文教,并没有管控文人的权力,是故,也就没做什么。”

“你们礼部就不知道多举办些活动吗,甚至可以组织一些文人去萨尔浒、去土木堡、去鄱阳湖、去乌拉尔、去西伯利亚、去库页岛、去伏尔加河这些地方采风,然后创作相应作品,以繁荣我华夏文化,也使我大明如今创下的汉家功业,和在这些地方阵亡或建功的将士们的英勇事迹以更多样的方式为天下人熟知,进而使这种为国家和民族而努力的精神得到发扬,也让更多的汉家文化符号出现我华夏家园的所有地方!”

朱由校说道。

“臣愚笨,竟未想到这些,臣谨记陛下谕示。”

陈伟崧回道。

朱由校哼了一声道:“朕看你不是愚笨,也是思想没跟上,没想过要发扬这种为国家和民族奉献的精神,也不愿意去讴歌这些伟大的人,而宁肯把目光聚集在达官显贵身上,甚至娼妓优伶身上,还没有为这些积极于国家强盛之事业流血流汗的普通将士们写文撰文的意识!”

说着,朱由校就道:“你这礼部尚书,我看也不用当了,也要去好生学习学习,不能只待在京城,待在朝堂上,不知道天下百姓的艰辛,不知道如今这盛世因何而来!”

朱由校说到这里时,陈伟崧整个人就惊呆住了,他没想到皇帝陛下会让他也要去学习。

说实在的,陈伟崧也是搞不明白,如今的皇帝陛下是年纪越大,越喜欢做些让人臆测不到的事,也能越是做出些让你生不如死的新鲜事来。

“你就去朕刚才提到的那些地方学习,也相当于去宦游,朕从自己的內帑掏银子作为你宦游的钱,你去那些地方好好看看,向那里的百姓好好学习,每到一处地方学习结束后,就给朕上一份奏疏,算是你的学习报告!如果学习的不错,朕自然还会用你。”

朱由校说着就吩咐道:“让吴孟明派两名锦衣卫缇骑到时候陪着陈爱卿一起去,若被朕知道,没有去,朕是不会轻饶的!”

陈伟崧听后更加惊愕。

鄱阳湖、土木堡还好,但萨尔浒、西伯利亚、库页岛、乌拉尔山还有什么伏尔加河这些地方有什么好旅游的,那些地方,苦寒无比,谁都知道,去了还能不能回来都是问题,尤其是文人,名为去学习,还不如说是流放,关键流放到第一个地方后又要去另一个地方,这样来回折腾,就是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