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思想。
所以,耿于垣即便全程参与了咨议院初步立宪的过程,且亲眼看见了大明开始立宪,但他的心情反而因此更加失落。
随着三个月的休沐期将近,大部分百姓都已经陆续离京还乡。
京师也就没有再像之前那么拥挤,许多士子也渐渐的开始敢于离开学校和各类会馆酒楼,来到大街上,而不再惧怕看到大量的群众,给自己造成阶层上的压迫。
耿于垣也因此与自己分散多日的好友高之壁等人得以重逢。
“耿兄!”
“高兄!”
“还有王兄!”
“你们近来可好?”
“此事休提,虽说不过半个多月,却仿佛历经了一世,期间滋味,真是难以说起。”
“是啊!谁也未想到,变法之事竟是如此结局,既不激扬,也不悲壮,真是风流被雨打风吹去,无可奈何啊!”
耿于垣的这些士林好友因此感叹了起来。
他们现在已经不敢再提“变法”二字,也不敢再去都察院门前陈情。
因为半月前的那一幕依旧让他们心有余悸,一当他们想到变法,他们现在就无法在脑海里忽视那些真真切切地密集出现在自己眼前的庶民百姓。
而这时候,耿于垣突然说了一句:“小弟不才,如今已承蒙圣上看重,特简为四品大员了。”
“什么?!”
“耿兄你做官了?大家都还在等考选呢,你怎么就突然做官了?!”
“耿兄你仔细说说,是什么奇遇,不会陛下要变法?所以才这样,你可有引荐我等持变法之念者?!”
高之壁等人很是惊讶地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一时对耿于垣突然做官的事感到羡慕,也对变法的事重新产生了希望。
但这时候,耿于垣却突然蹲在地上,抱头痛哭起来:“变法失败了!是彻底的失败了!真正属于我们的清平世界是真的要一去不复还了!呜呜!”
耿于垣哭得很惨烈,涕泗横流。
这让高之壁等人感到非常懵逼。
你丫的都突然做四品官了,还哭什么。
谁不知道现在进士都多如牛毛,读书人想做个官有多么容易,何况是四品官!
“耿兄,你这是喜极而泣吧。”
高之壁因此酸溜溜地问了一句。
“我喜什么!”
“我现在已经成了全天下士大夫的反叛!还在议定的宪纲上签了字!承认了,天下是他们工人农民的天下,以后,上至帝王、下至庶民,都得让生产者有最大之利,何为生产者,自然是工人农民这些人!以后,这就是我大明之宪,连将来的皇帝都不能改!你说,我有什么可喜的?!”
耿于垣激动地大声说了起来。
第七百零一章 统一理念把士子抓去学习
“这么说,朝廷立宪了?”
王依言因此问了一句。
高之壁也跟着说道:“应该是朝廷立宪是把当下陛下执政的那一套理念,就是兴明社以及衍生出的大公派士子们提倡的那一套,变成了宪章,而不是我们想要的那种,即自由最大化。”
“没错!就是这样!”
耿于垣说着就咬牙道:“黄得功之辈尤为可恶,仗着自己手里有枪,还强行要求现在的宪章都不能对陛下起作用!还有那个叫吕盛的举人,真正是我士林败类,为个人功名,竟讨好工人和农民,且因此屡屡针对我,让我下不来台,说出各种帮工人和农民的话来!以致于,我们这些真正崇尚自由的士子孤掌难鸣!”
“这意思是,即便陛下千秋万代之后,陛下之法还能继续影响大明之政,后世之君还因此被戴一紧箍咒,若想改陛下只为那些庶民谋福祉的理念,就要因此受很大的痛苦,甚至是无法接受的痛苦?!”
高之壁说到这里也感到情况的严重性,忙问道:“耿兄,你详细说说,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对,你详细说说!”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好的立宪变法怎么变成了这个味。”
……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这宪纲最为有利的是当今陛下,和底下的万千庶民们,而最不利的是士大夫与将来的君王!”
陈伟崧这里对二皇子朱慈灿也说起了关于立宪的情况。
朱慈灿听后也破天荒地把桌子一拍:“还好不是立刻执行,还十年的预备立宪期,另外,父皇只要还是大明的皇帝,这宪纲就还不算有效!”
“是的,陛下现在所行的是利于广大庶民之政,庶民们自然不会对他怎样,而现在他又要把自己的理念变成宪纲,且接下来,以推行宪纲的名义,强行统一天下人的思想,而如此的话,不想有此宪者也不会想如今的陛下太早离位,毕竟他一离位,宪纲就算是正式生效!”
“可以说,陛下是用立宪的名义,给自己安置了一道防备自己被害的铁丝网!”
“陛下依旧不愿意在自己生前,有任何的威胁!”
陈伟崧回道。
“你说的对!”
“父皇真是厉害的很,他总是能出一些我们想不到的谋略,或许这就是真正的帝王之术吧!”
朱慈灿点点头,回道。
“殿下也不必灰心,人死如灯灭,强如太祖,刚驾崩不久,其所遗之政,建文就将其改了个面目全非!”
“所以,关键还是下一任君王的选择,只希望如今陛下所秉持的理念,不要因为两代君王甚至三代四代君王的坚守,而真的在潜移默化间,成为天下人都认可的真理,甚至是公卿士大夫也被其理念所折服,乃至变成我华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刻进所有汉人的骨子里,不管这个汉人是谁,那样的话,则我儒家理学再没有出头之日也!”
陈伟崧这时候鼓励起朱慈灿来,他怕这位一向被自己喜欢的皇子,因此丧失暗搓搓要颠覆其父亲统治模式的信心。
朱慈灿则因此苦笑道:“按照这个宪纲,以后的君王要发兵,要加税,都得相当于宰相的辅臣们同意且副署其名!辅臣们还可以拒绝执行,且不治死罪,而偏偏辅臣们只能经过咨议院廷推,可咨议院的咨议大臣又要求必须让工农等主要阶层的人占多数,这也就意味着,以后继位之君想恢复关内田赋徭役,想恢复到以前的旧学科举,已不可能!以我看,只怕大哥要是做了皇帝,会愿意照着这个宪纲来。”
陈伟崧听后毅然起身拱手道:“殿下说的是,我等,但凡有恢复儒教正统地位之有识之士,皆会竭尽全力地帮助殿下夺得储位,即便灭门破家,也在所不惜!”
朱慈灿听后笑了笑:“陈公不必如此,还请坐下,我知道你们的心意!”
“即便陛下如此,殿下也当继续笃行孝道,晨昏定省,为其祈福,都不可少,臣以为,为人父者未有不喜欢孝子者!此为人之性,君王亦不可免!且殿下也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