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8 章(1 / 1)

穿越明朝当暴君 枫渡清江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如此密集如蝗虫之物,真的让人食无味,寝无眠,心不安!”

“不变法就不变法,让这些人待在这里,我真是度时如年!”

张尔素很苦恼地对陈伟崧说了起来。

“哈哈!好一个蝗虫之物,张公,你这个比喻形容的贴切,外面可不就是一群蝗虫在京嘛!过境之处,寸草不生,令人大感不适!”

陈伟崧说着道。

事实上,对于大量庶民百姓的出现,和他们都拥挤在京师城里,让人感到不舒服的现象,不是张尔素等个别官员的感受。

许多权贵官僚都有此感。

在他们看来,北京城似乎就应该只是他们的,而这些庶民的大量涌入,似乎霸占了他们的地盘,因而让他们感到难受。

当然,他们不仅仅是感到难受,也有些畏惧。

当百姓不多时,他们会有一种优越感。

但当此刻百姓太多时,他们的优越感就没有了,取代的就只有一种和自己不是一个阶层的人太多的恐慌感。

“臣请陛下下旨着百姓们回乡!”

“臣亦请陛下下旨着百姓们回乡,取消考试,《大诰》和《皇明圣训》完全可以让百姓们回家自己学呀!”

“是啊!百姓久聚京城,恐生事端啊!”

这一天,正好是一月一度的大朝会,许多大臣甚至是宗室勋贵都上前要求皇帝下旨让百姓们回乡。

朱由校听后说道:“着什么急,百姓们可有偷盗者?可有抢掠,或行其他不法事者?老大,你是顺天府尹,你且说说,有没有。”

“回父皇,这倒是没有。”

朱慈炜回道。

“既如此,何必赶着百姓回去,才过三日,你们就要朕强令百姓们回乡,这样是置百姓们自由于何地,何况,朕也难得有一次机会亲民!不能只让你们这些官员去亲民,而不让朕亲民吧。”

朱由校因此说了起来。

“陛下!这满京城百姓太多,实在是让人浑身难受啊,臣也不知为何,一看到外面密密麻麻的百姓,就害怕的很,担心他们会夺了我大明宗社的基业!”

郡王朱由棷这时候站出来禀报了一句。

“是啊,陛下,臣也是怕得紧,这么多百姓,人山人海的,他们在北京城多待一日,我就心里发毛一日,总担心他们会不会造反,会不会跟我们拼命。”

诚意伯刘孔昭这时候也说了起来。

朱由校回道:“朕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可怕的,甚至只有在这时候,朕才不觉得自己是孤家寡人啊!你们怕什么。”

“陛下,您是不怕,您是真命天子,可我们怕啊!”

朱由棷这时候颇为委屈地说了起来。

刘孔昭也忍不住大胆说道:“臣说句实话,这时候,哪怕陛下您现在把臣九族灭了,外面的百姓都跟着说好,他们都爱戴您,因为您是千古一帝,从古至今最伟大的帝王,最得人心的君主!可我们只怕自己被他们责备说,不配在殿上为臣,然后要把臣拖出去口诛笔伐甚至是乱拳打死,所以,臣心里怕的很!”

朱由校听后不禁笑了起来:“感到怕就好!感到怕,说明你诚意伯还可以救一救,没坠落了你祖上的名声!”

说着,朱由校看向满堂朝臣们:“之前不是有很多士子商人在都察院面前呼吁要变法吗,这变法不变法的事都还没说好,怎么就能让百姓离开呢。”

“陛下,那不过是不懂事的士子和商人们瞎起哄,何必理会他们,还是让百姓回去吧。”

张尔素这时候也跟着苦笑着说了起来。

“没错,变不变法,陛下自有成算,哪是他们说了算的,让百姓回乡才是要紧!”

一贯其实支持变法的陈伟崧也回答了起来。

“不妥!”

“百姓们不能白进京一趟,变法不变法,最好都得有个定论,天下汉人的思想要有个统一才行,趁着百姓们进京,朕又让他们重新抓紧时间学习一下,就正好趁此机会,定个调子,以后这大明,或者说大明的君王,到底该以谁的利为天下之本!”

朱由校伸出手掌予以拒绝,他才不会轻易把百姓们放回去。

“这!”

底下的权贵官僚们,不少人因此感到为难起来,他们一想到接下来要和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庶民同处一城,一时很想找个洞把自己藏起来,以前没有这么近距离的和另一个阶层的人相处,他们不知道,甚至还会写诗词怜悯或歌颂一下庶民百姓,但真的到了近距离接触时,一个个才真的感受到了阶级上的压迫感。

第六百九十五章 奉天门外考《大诰》和《皇明圣训》

事实上,朱由校其实也没有撵走百姓的理由。

按照大明现在的制度,百姓们进京后何时离开,是百姓们自己的事。

百姓们只要还有钱,想在京城待多久就待多久,而且还可以拉动京城的经济呢。

当然,对于京城的达官显贵而言,他们是既想赚着这些进京百姓的钱,也嫌弃这些百姓拥挤在自己的京师。

但对于百姓们而言,京师不仅仅是达官显贵的京师,更是他们的京师。

就好比皇上不只是他们的皇上,也是自己这些人的皇上一样。

“武臣第三条,肆贪害民例,亦需绑送进京!”

百姓于忠明此时正跟随人流一边往前走着,一边看着刚刚从一锦衣卫手里领到的御制《大诰》,且因为听说要皇上到时候要抽人上去考试,所以就很认真地念了起来。

而念着念着,于忠明就不由得感叹道:“太祖原来是个好皇帝啊!原来百姓可以这样做,你们先生不教你们这个吗?”

说着,于忠明就问了一下自己儿子于保明。

于保明回道:“先生说,这个和《皇明圣训》一样,自习就行,考试的时候,可以直接带书翻阅的,而且都会给高分。”

于忠明听后一愣:“那你们先生让你们跟着他学什么。”

“自然是学先生自己教的,先生说学他教的东西,能让我们出人头地!”

于保明说着就摇晃起头来,背诵道:“比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于忠明听后想了想,道:“好像你们先生教的也没什么问题。”

“哪里没问题,你们先生只教你们出人头地的学问,可没教你们如果不能出人头地的话,该怎么办!这上面教的就是这个!”

这时候,一不知何时出现的锦衣卫说了一句,就接着走到了前面去,高声喊道:“有没有还没有拿到《大诰》和《皇明圣训》的,现在朝廷免费发放,陛下有旨,要你们拿到后,好生看看,到时候会从你们里面抽部分人上去由陛下亲试!”

等到朱由校再到承天门见天下百姓的这一天。

所有百姓都一手拿着《大诰》一手拿着《皇明圣训》出现在了他面前,且也都在高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