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没准就因为一句话不对,被灭族都有可能!到时候要想活着,就只能都跪着,跪着讨口饭吃,明白吗?”
“胡元时期,你们也不是不知道,连汉人当个官都不能当主官!再有学问,也得在蒙古贵族面前,去跪着求一个一官半职!”
说到这里,朱由校就在最后说道:“如果不想那样活着,就都收敛点!汉家江山要想不沦落于异族之手,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想着奴役自己的同胞!”
此时,朱由校不禁腹诽道:“知道朕为你们避免了多大的噩运吗?那可是长达两百多年,万马齐喑,写个诗都可能被满门抄斩,做学问只能去古籍里讨论是不是错别字的噩运啊!哪有你们现在这样自由,可以讨论权力之分配,可以批驳所有思想。”
“拉出去!”
接着,朱由校就挥了挥手。
“是!”
……
“陛下,陛下饶命!”
“陛下饶命!”
“学生知错!”
匡兰兆等士子因此求饶起来。
砰!
砰!
砰!
但朱由校一旦决定的事,是从不会改变的。
所以,枪声还是很快就响了起来。
匡兰兆等皆被枪决。
在场的士子们皆倒吸一口凉气,沉默不已。
温体仁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陛下说的对,我们不能想着奴役自己的同胞!统治归统治,但不能自己灭自己的种,亡自己的汉家天下!”
顾炎武这时候倒是因为朱由校的话而颇受震动,且忍不住说了一句。
然后,顾炎武又道:“当推广白话文,以使万民同智!”
“没错!人不能太自私,当心存华夏,方有汉家尊严!白话文当推行,开启民智!”
龚廷祥也回应起来。
“仔细想想朕的话吧,中华的未来还靠你们呢。”
朱由校因此点首,含笑着回了一句。
黄宗羲倒是也很想附和着说自己也觉得陛下说的对,而推广白话文的确利民利华夏,但他还没开口,朱由校倒先向他和陆符等人说了起来:
“你们不是写了关于限君的书吗,为何不写写如何限民?这天下的一头是君,一头是民,两头都得不能松弦!”
黄宗羲听后也颇受震撼,且也因为最近所看见的士子斗殴互砍而很有感触。
但没等黄宗羲回答,朱由校就转身离开道:“朕累了,都散了吧。”
第六百二十二章 准备分迁大族愧为汉家读书人
“如今看来,江南士大夫内部的思想分化已经非常严重,矛盾十分尖锐,即便朝廷没有直接偏向哪一边,他们自己就发生了数次大斗殴!这简直与闽粤一带的土客之民大械斗可比一比!”
“尤其是,不少士子已非常反动,漠视王法,竟崇尚用强硬的手段,直接杀掉不赞成自己观点的人,这是朝廷不能容忍的!我大明也不能有这样的汉人!擅夺他人性命,本质上就是大逆不道!”
在圣驾离开南京的这天,卢象升在朱由校说起了这些天巡视后的感想。
接着,卢象升又说起自己所分析出的缘由来:“而这些,究其根本,还是江南一带,世代官僚出身的大族甚多导致的,很多大族世家子,没法接受现在这种被朝廷控制,又被越来越多的寒门士子争夺名位的现状,而因此产生很大的不满!”
“故以臣之见,得着手把江南大族分迁别处!”
卢象升因此提出了自己的建言。
温体仁也跟着附议道:“有些大族数房合在一处,乃至有的县基本上都是一族的人,地基本上也是他家的,官府也难以管束,所以,为避免将来真的出现更血腥的暴动,迁居确实是有必要的。”
朱由校点头,问道:“依你们看来,这些大族分迁往哪里更适合?”
“印度!”
卢象升这时候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且道:“若非陛下当年兴兵印度,且移民于印度,臣也没想到印度可耕之地会如此多,如今我大军在印度已开拓的可耕田亩数已超过中土,目前靠民间自发移民和移灾民过去都还是地多人少,当然这跟朝廷实行的是严格汉化政策有关,所以,土人抵抗者较多,抵抗者多,自然也就导致土人被杀的多,也就使得我们已经占领的地区还是地多人少的情况,强制迁移一些大族富户过去是很有必要的。”
“那里也需要有足够文化底蕴的汉人士族扎根,仅靠庶民移过去,难以彻底在当地根植我汉家文化,没准还是会受当地文化影响,而渐渐形成新的文明。”
温体仁赞成将一些士族移去印度,毕竟士族的确文化底蕴深厚,可以加快汉文明在当地发展。
朱由校听后,也很是赞同:“那些想做人上人的大族士子留在江南只会更加反动,甚至会腐化寒门士子,迁走也好!让他们去印度做人上人!回京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这个。”
“是!”
……
“陛下请看!”
这时候,卢象升指了一下御用蒸汽汽车的车窗外面。
朱由校因此看向了外面,就见官道两旁站满了士子。
儒巾襕衫,翩翩而立。
一眼望不到边,如江边的白鹭一样多。
朱由校免天下田赋,又规范了商税,且又遏制权贵豪族的兼并,并大兴平民教育,故而,江南的许多贫民、小地主、小商人阶层出身的士子对他这个皇帝很崇敬的。
再加上,朱由校前些日子的一番训斥,又让江南的士子们很受启发。
所以,士子们也就对皇帝陛下更加崇敬,甚至不少已引以为师。
包括像黄宗羲、陆符这样大族出身的一些士子,他们不是笨蛋,在经朱由校点化后,也明白皇帝的善意,而因此此心存感激。
这些士子也就都不约而同地来恭送他们的皇帝陛下离开南京。
不过,朱由校自己倒是没想到,他这些日子既准其进言又直接铁血镇压的操作,让江南的士子们倒是意外的比之前齐心了些,而因此都来恭送皇帝陛下。
“恭送陛下!”
“恭送陛下!”
“恭送陛下!”
……
这些士子此时齐声喊了起来。
为首的黄宗羲和顾炎武等士子更是走到最前面来道:“我们让陛下失望了,我等愧为汉家读书人!请陛下放心,学生等此生绝不会将屠刀指向自己的同胞!除非有同胞要做汉贼,分裂我汉家疆土!”
朱由校因此颇感欣慰地笑了起来,且道:“很好!就该这样,皆承一条血脉,何必水火不容!”
“陛下,这是学生这些日子,奉圣谕,按白话文写的如何限民之权利一书,还请陛下御览,赐教臣不足之处!”
在朱由校说后没多久,黄宗羲这里则奉出一本书,双手托着,举过头顶,朝朱由校弯腰,大声喊了起来。
“陛下,这是臣按白话文写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之部分文稿,也请陛下审阅!”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