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思自然是很明显的,全部驳斥一番,东厂把上疏言这些事的人都去调查一番,还有刚才为亏空之事谏言的,如果只是为自己亲友说情的还可,如果是收了钱,就是另一回事了!”
“是!”
韩赞周回了一句。
……
“诸皇子继续留任,朝廷还增加了追查亏空,加强士大夫作风道德要求的敕令,这样看来,接下来的日子会非常不好过!”
陈威对其父亲陈起元说道。
陈起元听后非常失望:“皇长子怎么会留任海宁?!是哪里出了差错。”
“说是刘鸿训一句话导致的,他说诸皇子为各县知县官时间不长,还不足以历练出来,故而有了现在这样的结果。”
陈威说道。
“这个刘鸿训!”
陈起元拍了一下桌子,恨得咬牙道:“这一下子,损失可不小。”
“不仅仅损失可不小,许多人还会有抄家之祸。”
陈威回道。
“这是怎么说?”
陈起元问道。
“因为追查亏空,是要各县追查出来后,追责前几任主官,而现任主官只要据实查奏,就不会有任何责任。”
陈威回道。
陈起元听后当场晕了过去。
“父亲!”
陈威不由得大喊一声。
陈起元在被掐了人中后才醒了过来。
且一醒过来,陈起元就道:“快去,快去借银子,去借银子还亏空,不然就要被抄家了啊!”
陈起元说完便痛哭了起来,然后跺脚骂道:“姓刘的,老夫跟你没完!”
……
“赔,这让我怎么赔啊,老夫离任时,江西亏空已达两百多万元,全是花了的,我哪里有这么多钱赔,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湖广黄州这边,何嘉谟醒来后就不由得痛哭了起来,且不由得骂道:“怎么不让那些来地方的京官赔!让那些权贵的亲友赔!早知道,我就做海瑞了!呜呜!”
“查,立即查清,本府到底有多少亏空,让各县据实报上来,别拿自己乌纱帽开玩笑,就算他们不要乌纱帽,老子还要乌纱帽!”
黄州知府顾鸿雯颇为心疼地看了何嘉谟一眼,他现在也不敢再怠慢,忙传下了严查亏空的命令。
其实。
京城的王公大臣们因为追查亏空的事,日子也不好过。
因为许多地方官员很聪明,在招待这些王公大臣时,做了一笔账,和其他证据。
陈起元让陈威去借钱就是让他那京城找各王公大臣们借钱,并扬言如果不借钱,就会让皇帝知道他们是如何吃拿卡要的,逼得这些王公大臣也不得不拿钱消灾。
“这都是大哥做的好事!他倒是寻得了公正,却害了天下所有的王公大臣!他还怎么当天子!”
朱慈灺也因为现在给陈家借了不少钱而倍感郁闷,且将发生的这些事都怪在了皇长子朱慈炜身上。
朱慈炜倒也料到他当初那么做,会引起一系列反应。
但他并不后悔。
在他看来,如果他不那样做,将来还是会在某个时机,皇帝和朝中一些忠直的大臣们,会发现地方官府亏空严重和吏治渐渐不好的情况。
而那样,他会令自己父皇更加失望。
事实上,也确系如此。
因为毕自严就也已发现这个问题,且还将其上任到大明帝国的经济战略层面,强烈建言皇帝朱由校控制商品经济的自由发展。
在毕自严看来,吏治腐败导致的地方亏空,以及奢靡之风的盛行,皆因经济制度上出了问题。
刘鸿训虽然根据朱由校的谕示下了猛药,用追查亏空和加强作风建设的敕令,严抓吏治和遏制士大夫群体的堕落。
但毕自严现在则已和巩永固、顾炎武试着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只是朱由校不清楚毕自严所提议的能不能治本,所以他才让他们先试验,才在让他们试验的同时,让刘鸿训先用猛药治标。
此时,毕自严、巩永固、顾炎武等就带着他们所招募的一大批工匠,乘着专列,往江南而来,准备在江南开启他们的试验。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五百九十一章 试验开办以职工为本的官营工厂
“以工人为本,以使本厂职工富贵,乃此次建厂试验之根本诉求,而非如民营私企,只为股东富贵!朕希望你们能让这样的工厂可以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甚至成为最强大的产业存在,进而影响整个商业文明,务必尽心!”
“江南一带,富庶繁华,人烟最盛,开天下风气之先,且侨居工人亦最多,乃天下商旅云集之地,在此地试验开办职工持股之官企,最为合适,亦能用最快的时间影响整个天下,所以,你们最好去江南寻一地试验。”
“根据你们的上报,朕认为还是先以生产新型蒸汽汽车为主要业务!制造业是国之根本,而蒸汽汽车又是未来趋势,且价格昂贵,还可以将工业品与工艺品融合一起,使得富贵者为其买单,而让富贵者在这上面挥金如土,总比让他们在赌场风月场挥金如土好,如此,就可以把民间富余资金吸来,作为提升相应制造技术的研发资本。”
“陛下说的是,为推出更适合做工艺品的蒸汽机车,臣等去大明科学院、大明工程院和军械制造总局等地方,专门与那些地方的学者与高级工匠们探讨了一下,综合眼下大明最新的技术,决定直接采用煤气机提供动力,将煤气在外燃烧的过程,变成在内燃烧,这样民用蒸汽机车就不用看到高高的烟囱,而使人觉得汽车丑陋难看。”
“制造设备上,我们决定直接采用蒸汽水压机进行锻压,采用蒸汽镗床等,并也动员了十多位大学究与大工匠一起南下,到时候也作为新的官办制造工厂的职工,这是名单,还请陛下御览!另外,也请陛下为此厂赐名。”
“此厂就叫大同机械厂,以表示开办此厂,是秉承了天下为公之理念!”
“大同机械……”
看着窗外急速后退的树木,以及离自己越来越远的长江,毕自严仿佛觉得,他在离京之前,与陛下的对话依旧会时不时的出现在耳畔。
在天启朝初期,他就任户部尚书,在皇帝支持下,大兴官办产业,养活数十万流民,也改变了国帑寅吃卯粮的经济状况。
在他后来担任天启朝首辅期间,则在皇帝支持下,一举开启了大明的对外扩张之路,大兴了商品经济和殖民经济,使得大明帝国没有因为内部天灾不断而陷入财政崩溃的危机,反而因为大量内部人口的对外迁移,使大明内外经济都得到快速发展,国帑充裕到竟可以同时进行数次征伐的地步。
现在,已不是首辅的他,趁着空闲时间增多的机会,在回乡创立财经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