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1 章(1 / 1)

穿越明朝当暴君 枫渡清江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愚回了一句后,就拿起朱笔和印信,往司礼监方向走去。

……

“陛下年前是回不来的,内廷是刘公公负责,我们不用管,但京畿和九边不能在我们手里出事,你们兵部接下来把九边军需卡着点给,不要一次给足,要等他们催数次后才给,尤其是辽东那边的钱粮,要不嫌麻烦,先走蓟辽那边,若真有谁想图谋不轨,卡粮草也能将其控制住。”

这边,方从哲回府后,又对暂理兵部部务的兵部左侍郎张经世继续安排着朱由校离京后的相应事宜。

张经世听后连忙称是,且道:“到底是元辅高明!”

方从哲则叹道:“也不知道南京那边现在如何,南京夏官李长庚是仆举荐的,此人熟悉兵务,还有任南京京营提督的杨肇基,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仆早就担心江南士绅们被逼急后有人要狗急跳墙,所以就安排了这两有能为的人防着这一天,如今内城未失,希望这两人能守住内城,别让南京那帮勋贵做出丢人现眼的事来,仆是真担心南京那帮勋贵因为萧近高起兵而不敢守城直接投降!”

……

南京内城。

正阳门上。

南京守备镇远侯顾鸣郊似乎有些恐高,半蹲着身子而避在城垛后,对站在他面前的南京兵部尚书李长庚说道:“大司马,外面叛军已达数万之众,你看看,满城都是啊!”

而此时,站在李长庚身后的抚宁侯朱国弼也因此说道:“大司马,他们劝降书已经递了,说我们若不归降,就尽屠内城百姓啊!”

朱国弼说着就建言道:“如今外城已破,内城不能守啊,不然,若不迎接归降的话,恐害的是内城百姓啊!所以,我们要不还是降吧。”

“没错,还是归降更好,到时候真要刀兵相见,死难的都是百姓啊,严侍郎一家、孙状元一门,皆是如此啊!”

灵璧侯汤国祚也附和着道。

同历史上满清南下,这些南京勋贵排着队投降一样,此时这些南京勋贵就因为看见外面一些叛军无纪律的烧杀劫掠,这些南京勋贵就也害怕起来。

李长庚实在是听不下去了。

因为从一早上到现在,这些南京勋贵一个劲地在他耳边跟蚊子一样嗡嗡地不停说着投降免祸的事。

李长庚觉得,要不是城门控制在他这个兵部尚书和提督京营的都督同知杨肇基手里,这些南京勋贵只怕早就主动开了城门。

第两百六十三章 刀架在勋贵脖子上

“这帮没用的东西!”

“真不知道其祖上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废物来。”

李长庚倒是没有把这样的话骂出来,但心里的感受却是这样的。

而李长庚也因此在汤国祚说了以后,直接就拔出身上的佩剑来,直接将剑刃架在了汤国祚肩上:“灵璧侯,你们再在这里替叛军劝降老夫,就别怪老夫先砍了你们再说!”

汤国祚整个人顿时就懵了。

其他勋贵也跟着愣住了。

李长庚接着才道:“你们怕什么!这些叛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现在你们要投降,不怕将来朝廷算账吗,何况尔等还世受国恩,谁在提投降的事,老夫就宰了谁!”

李长庚说着就对杨肇基喝令道:“杨提督,你率你的家丁任督战队,继续督战!谁要是敢怯敌,就杀谁!”

李长庚说着就问向顾鸣郊:“镇远侯,您是守备,可有异议?”

顾鸣郊尴尬地笑了笑:“没异议!”

……

“诸位!诸位!我们为什么要起兵?是要清君侧、是要反抗朝中奸臣对士绅的残虐!可现在呢,我们在干什么,我们也在残虐士绅,这是我们想要的起兵方式吗?!啊!”

在萧近高组织的叛军“圆桌会议”上,参与叛乱的一名士绅成基恪开始对叛军严酷对待不支持其起兵的士绅的行为表达了不满。

而其他士绅因此据理力争起来,说这些士绅愚忠,被劫掠活该。

也有理智的士绅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大军要扩充,需要钱财,而老百姓没多少钱,只能抢不跟着自己一起造反的士绅。

这种“圆桌会议”倒是让各种声音都得到了表达,但一时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终,还是萧近高亲自把桌子一拍,大声吼了一声“够了”后,这些跟着叛乱的士绅才安静了下来,看向了主心骨一般的萧近高。

萧近高瞪了这些人一眼道:“现在只能看南京内城的文武官员与勋贵们愿不愿意归降,如果愿意,我们光靠南京内城所存的库银库粮就能招兵买马,实在不行还能把城内那帮富得流油的勋贵抄了,说其同为奸臣,这样就可以即便得罪天下多少势力的勋贵,也不用得罪那些不支持我们的士绅!”

萧近高说后就问着徐泽:“李长庚怎么说,他们是否愿意开城归降?”

徐泽摇头:“李长庚说除非内城所有人死绝,否则他不会下令开城!”

萧近高听后一拳砸在了案桌上,咬了咬牙,看着其他跟着造反的士绅说道:“如今看来,只能继续抄那些反对我们的士绅的家,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钱粮食用来招兵买马,除非诸位肯拿出所有家财!或者把田地赠给佃户,作为笼络更多佃户跟着我们一起造反的手段。”

“我徐家已经拿出了全家之积蓄招募乡勇,实在是拿不出来!还是继续抄那些反对我们的士绅的家吧,谁让他们如此不识抬举!”

“没错,我家的田地都是祖上留下来的,凭什么就这样送给那些佃户!还是继续抄那些和我们不对付的士绅合适!”

“此言有理,既然南京内城里那些人不肯投降,我们强攻的话也损失不轻,那就这样,反正那些不肯与我们一同举兵的士绅,也算是和朝中奸臣沆瀣一气、软弱无能,乃士林败类也,抄了也就抄了!”

……

这些参加叛乱的士绅基本上都坚持宁肯抄不和他们一起造反的士绅的家也不愿意自己拿出更多的钱粮土地来招兵买马,因而,萧近高也就只能应允。

所以,接下来萧近高便带着这些叛军继续往浙江方向前进,并在沿途疯狂劫掠士绅百姓,颇不得人心。

此时,许多江南士民都开始怀念起叛军会起兵以前的朱由校时代,毕竟那个时候虽然税收得严点,赚得少了点,可天下至少还是太平的。

……

“启禀皇爷,东厂来报,南京内城还没有沦陷,叛军试着攻了几次,都被李长庚与杨肇基等打了回去!而叛军主力已经攻往溧阳,溧阳知府郭鸿训发动军民坚守,也击退了叛军,叛军如今不得不转而攻打其他州县。”

这天,魏忠贤向朱由校汇报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