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边和京师会因此发现断粮现象,而以致于军心民心不稳啊!到时候就真的是天下大乱,还请陛下三思啊!”
“缴纳税粮乃子民之义务,如果天下人不顾天下太平,要与朝廷决裂,也不愿再奉养朕与九边军镇!那朕又何必要这天下,要这社稷,到时候朕大不了就带九边军镇南下打粮,你们不要以为这江山就真的只是朕一人之江山,这天下就真是朕一人之天下,朕虽是天下之主,然享这天下安宁之福的非朕一人。”
朱由校说了起来。
在场众臣听后面色大惊,他们没想到皇帝陛下是宁可弃大明江山社稷于不顾也不愿意妥协。
“是!”
汪应蛟怔了片刻,最终只吐出这一个字来。
其他大臣也皆默然不语起来。
而朱由校则说了一句:“天色不早了,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
这些大臣都离开了这里,除了徐光启神色中流露出一丝感激外,其余大臣皆有些失望。
朱由校知道这些人会来劝,这些大学士和尚书都是文官,和那些闹事的士子同属于士大夫阶层,不可能不为他们说话。
但现在朱由校不愿意妥协。
因此君臣之间也就不欢而散。
……
不过,在次日一早,刑部尚书黄克缵就上了辞官疏。
他虽然是非东林官员,但要让他这个刑部尚书亲自处决那么多士子,他也实在是不敢。
内阁票拟的意见是驳回黄克缵的辞官请求。
而朱由校也同意了,因为这时候那么多要犯要处决,他也来不及更换一个合适的刑部尚书。
但是,朱由校没想到的是,在驳回黄克缵的辞官请求后不久,魏忠贤就突然进了宫,对他禀告道:“皇爷,东厂刚刚得到消息,刑部尚书黄克缵服毒自杀了!”
服毒自杀?
朱由校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惊骇。
他没想到黄克缵宁肯自杀也不愿意去处决李三才和那些士子。
朱由校虽然即位以来杀了不少人,但他内心也并非完全漠视生命,当他没有决定处死一个人而这人却因自己而死时,还是会有所触动的。
所以,朱由校将手中的笔摔在了案上:“这个老东西,朕都没有怕,他怕什么!”
“皇爷,东厂还得知一个消息,就是刑部左右侍郎皆已吩咐家人买好了棺材。”
魏忠贤又说了一句。
朱由校听后一愣:“竟有这事?”
魏忠贤点首:“奴婢不敢欺瞒皇爷!”
朱由校听后苦笑起来:“好得很,宁肯不活也不愿意屈从朕,这才是刚烈死谏之臣!”
“皇爷,元辅求见。”
这时候,王承恩来回了一句。
“宣他到内书房里觐见!”
朱由校一般不会随便让外臣进他的内书房,但今天不一样,黄克缵的死和刑部左右侍郎都准备以死抗命的确让他感到了问题的棘手性,他也没想到处置个李三才乃至因为李三才引发的杀闹事士子事件会引发这么多的连锁反应。
方从哲来到了朱由校的内书房,眼含热泪,直接跪在了朱由校面前:“陛下!这是刑部尚书黄克缵刚上的奏本!”
“拿来!”
朱由校说后不久就从王承恩手里接过了奏本,并看了起来。
朱由校只见黄克缵奏本里主要意思就结尾一句话:“上不敢背君旨,下不敢逆人心,臣唯死矣!”
“这应该是他的最后一道奏本了。”
朱由校说了一句,就看向了方从哲:“朕知道你要说什么,想必你也知道了黄克缵的事,朕维持朝纲,杀一个革员,就这么难?元辅,朕还算是天下之主吗?”
朱由校说着就语重心长地问了一句。
方从哲忍不住抽泣起来:“陛下自然是天下之主!可陛下,有些事非人力可为,这次要不您就开恩一次吧,您总不能真要逼得朝中忠良孤臣全部殉国吧,黄克缵这些人都是老成持重之臣,他们这些人如果都没了,那到时候朝堂上就只能是虚伪无耻之辈,而朝堂外之人就真的会与朝廷彻底决裂啊!”
“那李三才呢,说说你的心里话,你觉得他该不该杀,你说实话,朕不会怪罪你。”
朱由校说道。
“该杀!”
方从哲回了一句,然后又道:“但是不能杀!因为他的名望实在是太大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儿子在结党
“可他的确犯了很大的罪!”
朱由校瞪了方从哲一眼。
方从哲则先低下了头,他就猜到皇帝会这么回答。
而接下来。
方从哲只继续说道:“陛下,请恕老臣直言,他犯没犯很大的罪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的名望很大,所以,就算他是真的犯了谋逆之罪,整个士林也是不会愿意相信的!因为相信了就会损失整个士林形象,毕竟他李三才这种被大部分士绅推崇的人代表的是整个士林形象,他和周延儒这些人不一样;很多人坚持的原则是,李三才这种士林名宿怎么会谋不轨呢?所以,整个士林不是不清楚李三才的罪行,甚至比陛下您还清楚!
但这次,您也看出来了,与李三才有关联的士林他们是不会承认的,也不愿意相信,即便证据确凿!他们很多人不是真的愚笨,而是真的不愿意相信!这也是为何,除了朝中沉默的百官外,这次几乎是整个士林在反抗您!”
“而对于黄克缵这些忠直孤臣而言,他们上不敢背君,下不敢逆人心,只能自杀啊!”
方从哲说后就声情并茂地抬头看向了朱由校。
“看来能像张居正一样的文臣还是少啊!”
朱由校感叹了一句。
方从哲心道:“谁也不想被死后鞭尸乃至连累家人,臣要不是被您强行绑到一条绳上,也早就致仕回家,安享晚年了。”
朱由校则在这时候突然看了方从哲一眼:“朕不会妥协的!”
方从哲听朱由校这么说,倒也没有流露出失望之色,仿佛他已经猜到了皇帝会这么回答一样,反而两眼古井无波地瞅了朱由校一眼。
但紧接着,他又故作失态地问道:“陛下真要逼死所有我大明的忠良孤臣吗?”
“如果他们真要做出那样的选择,那逼死他们的也不只是朕!”
“你刚才说的整个士林何尝不也是在逼死他们?为什么就让朕妥协,不让他们妥协?朕还要怎么妥协,是要朕想神庙一样干脆躲在深宫里数十年懒政吗,还是要对你们言听计从,一边妥协一边看着朝纲越来越乱?”
朱由校咬牙问了起来。
方从哲从容答道:“可陛下是天下之主,将来大明中兴也好,衰亡也罢,都得陛下去完成,无论成效如何,后世自有公论,陛下只需尽心即可!”
“那你还是大明元辅呢!你的责任不是和稀泥,而是想出解决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