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姬周诸侯们生出了劝说姬诵废除姬钊太子身份的念头。
哪怕这么做会破坏姬周的分封制传统,也不能让这样的人继位啊!
对于诸侯们内心的想法,姬诵心中是大致知道一二的。
事实上,早在今天之前,姬诵就知道了这件事可能会发生。
之所以说是可能,是因为这件事不是姬诵一手操办的,而是沃操主动提出的。
根据沃操的说法,姜太公葬礼是绝佳的废除申国女和姬钊王后以及太子身份的机会,错过了就太可惜了。
因此,他希望在这场葬礼上搞点小动作。
对此,姬诵并没有答应。毕竟他对姜太公还是有真感情在的,不希望姜太公的葬礼变成争权夺利的阴谋场。
因此,他直接拒绝了沃操的请求。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芈娃出来了。
她抱着自己的儿子伯服跪在了姬诵的身前,向姬诵哭诉自己在后宫的日子不好过。
不仅如此,她还“重复”了一遍姬钊在后宫中说过的话。
其内容,大致就是要在姬诵死后给他上一个恶谥,而后如何如何迫害伯服云云。
为了证实自己不是在说谎,她还带来了一个申国女的贴身侍女,给自己作证。
正是刚刚主动站出来给姬钊“背黑锅”的侍女,
这个侍女姬诵认识,据说原本是一个猎户之女,家中遭了野兽袭击,父母全都死在了山上,只留下她一人不敢继续生活在山林之中,逃入了镐京之中,依靠乞讨为生。
后来申国女在一次外出的时候遇到了即将饿死的她,赏了她一碗饭吃,救下了她的性命,而后将其带在了身边,以为心腹。
作为申国女的心腹,她说的话自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因此姬诵立马就相信了之前芈娃的说法,默认了沃操的计划。
之所以是默认,是因为他实在下达不了在姜太公葬礼上搞事情的命令,默认能够让他的心里好受一些。
而在姬诵即将起身离开之前,他突然停住了脚步,询问侍女为什么背叛申国女,向自己通风报信。
对此,侍女的说法是姬诵才是姬周的天子,自己身为姬周的子民,自然没有替王后瞒着天子的道理。
对于侍女的说法,姬诵不置可否。在点了点头之后,便径直离开了现场。
只留下沃操和芈娃几人,相视一笑。
侍女真的是申国女的心腹吗?答案显然不是。
事实上在被申国女救起来之前,她就被沃操救过一次了。不仅如此,连带着她的家人,都被沃操救了下来。
她去申国女身边,不过是沃操精心策划的一场骗局罢了。
这场骗局不算高超,可是申国女没有看破了。
而代价,就是自己的后位以及姬钊的太子之位。
在沃操对自己有救命之恩且家人都被沃操掌控着的情况下,站在申国女身后的侍女没有任何的犹豫,立马就从衣袖中掏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石块,趁着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姜太公棺椁上的时候,朝着姜太公的棺椁丢出了一块石头。
然后,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被申国女救过一条命的侍女主动站出来,替姬钊承担下了所有的罪责,用自己的命来偿还申国女的一饭之恩。
没有人相信王后和太子是被陷害的,毕竟侍女被申国救过是真,主动站出来用命报恩也是真。
没有人会用自己的生命去陷害一个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人,至少就这个时空节点而言,这样的人还没出生。
因此没有任何的意外,所有人都将矛头指向了王后以及太子。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所有诸侯都将请求姬诵废掉姬钊太子之位的想法却全都写在了脸上,而后一脸不善地看着瑟瑟发抖的王后以及太子。
“葬礼继续。”
姬诵没有在这件事上纠结太多,而是直接下达了葬礼继续的命令。只是这一次,他的语气阴冷了许多。
400.不甘的申侯
葬礼结束了,所有的诸侯都返回了自己的封地。
但是这场葬礼说带来的风波,却才刚刚开始。
在诸侯们回国的三个月后,周天子姬诵以王后不贤,没能管教好太子为由,废除了申国女的王后之位。
不仅如此,在废除了申国女王后之位不久,姬诵还连带着将姬钊的太子之位也给一并废除掉了。
对此,天下诸侯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诧异。
那块石头是姬钊丢的,至少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而一个朝着用天子之礼下葬的诸侯的棺椁丢石头的人是绝对没有资格继承天子之位的,这是天下诸侯的共识。
因此早在葬礼结束的当天,很多诸侯就串联在了一起,讨论姬诵什么时候会废掉太子。
以及,如果姬诵不废太子的话,自己等人是否要上书请愿等等。
好在,不需要自己等人上书请愿,姬诵就主动废掉了姬钊的太子之位。而姬诵的所作所为,也算是给了天下诸侯一个交代。
虽然这个交代给得比较晚,迟到了整整3个月,但是天下诸侯却对此表示了谅解。毕竟太子朝天子外公的棺椁砸石头,这样的事情说出去实在是太难听了。哪怕是为了天家的颜面着想,姬诵也不能以此为由废掉姬钊的太子之位。
而三个月之后再废除姬钊的太子之位,却又显得刚刚好,至少不会让人联想到当初葬礼上的那块石头是姬钊丢的。
姬钊和申国女被废之后并没有被赶出王宫,而是继续被允许居住在宫中。
毕竟无论怎么说,她们都是姬诵的妻子和长子。
只是与之前不同的是,她们的身份已经从王宫的主人变成了下人。
而之前一直被她们母子欺压的芈娃伯服母子,则是直接从下人一跃成为了主人。
翻身的奴隶往往会将自己之前遭受的苦痛双倍地偿还给主人,芈娃也不例外。
在成为王后之后,她多次带人到申国女的宫殿之中,对她耀武扬威。
不仅如此,她还不断地恐吓申国女,威胁将来自己要在伯服继位之后炮烙她们母子云云,吓得姬钊母子不敢在镐京的宫殿中多待,直接就收拾起了行礼,以省亲为名,回家投奔了自己的父亲申侯。
……
“当初那块石头,真的不是你们母子丢的?”
申侯看着自己的女儿和外孙,皱着眉头问道。
这段时间以来他的日子也不好过,关中的周国人全都对他指指点点,指责他教女无方,教出了这么个无法无天的女儿。
连带着,将姬周王室的下一代也给教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