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没有抵抗能力的老人小孩和女人全都抓了起来,作为自己的战利品。
而后,这支军队就准备班师回朝了。
没错,一支部队只负责一个部落,在将部落中的敌人全部制服,且将所有的物资全部装车之后,便可以准备返程了。
至于那些比较大的部落,则是由2或3支部队共同负责,协助押送。
期间不是没有发生几个宜国战士争抢同一个女人的情况,不过在宜国军将的压制下,这些矛盾很快就被解决了。
按照宜国军官的说法,成鸩氏几十万的人口,好几万的婆娘,难道还不够你们挑选的吗?非要全都吊死在一棵树上?
而在听到这话之后,原本还在争抢的战士全都送开了自己的手,转身投入到广阔的俘虏之中,继续挑选自己的战利品。
当然,军官的话之所以能够这么好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些战士挑选的都是姿色比较一般的女人。
像那些真的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的女人,那都是要被保护起来,准备送给商离的。
商离生育能力强,这一点全宜国上下都知道。如今所有人都盼望着商离能够多生一些孩子,在为宜国补充人口的同时,也将他那优秀的基因传承下来,给宜国生出更多的优秀的领导者。
毕竟,中原的广阔土地,也需要有人去封邦建国不是?
商离多生一个儿子,宜国将来就会多出一个诸侯国。而他们这些军官,也能多一个选择,去不同的国家定居发展。
相较于挤在王畿当凤尾,很多人觉得去诸侯国当鸡头才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这些都是后事。去那个诸侯国定居,那是在击败了姬周之后才需要考虑的事情。对于此时的宜国战士来说,尽可能地抓捕成鸩氏诸部的奴隶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抓捕行动持续了半年。
倒不是说有那个部落据门防守,生生拖了宜国军队半年的时间。而是这些成鸩氏诸部实在是太能跑了,动不动就钻山遁林的,让宜国战士好生难找。
为了抓捕这些成鸩氏的奴隶,宜国战士不得不在抓捕了绝大多数成鸩氏奴隶的情况下钻入山林之中,继续抓捕“逃奴”。
成鸩氏是本地人,对江南的水土环境比较熟悉。不过宜国战士也不算是外人,数年的江南生活也让他们逐渐适应了江南的环境。因此这场追逐战中成鸩氏诸部并没有讨到太大的便宜,绝大多数人都被宜国战士抓回来了。
只有极少数的成鸩氏成员,逃到了雁荡山以南的瓯江平原,在那里重新建立部落,成为了后来的瓯越国。不过这是后话,此处按下不表。
持续半年的抓捕行动耗费了宜国人极大的精力,但是收益也是可观的。在这次行动中,宜国一共增长了18万的人口,再加上原来的5万,此时宜国的总人口已经达到了23万的恐怖数值。
23万人口的国家,别说是在这个时代了,哪怕是在几百年后的春秋时期,那也是无可争议的大国。
这一刻,商离觉得自己行了。
若是这23万人口全都是商族人的话,他此时都已经可以率军北伐,攻打姬周了。
但是很可惜,这23万人口中绝大多数都是外族奴隶,是无法被征召入伍的。
因此,哪怕商离对北伐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但是他依旧压下了心中的冲动,准备专心发展内政。
23万人口,必须要好好安置才行。
若是全都挤在南京附近的话,且不说会对南京附近的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负担,单单就南边太湖边上那一圈土地被浪费这件事,就不是商离所能容忍的。
那些可都是熟地啊,上好的良田!
不仅如此,这些良田还都有配套的水利系统!
不利用起来的话,岂不是太可惜了些吗?
而且那些土地若是没人占据的话,指不定会被其他南边群山中的蛮夷抢占,进而养出更强大的敌人。
这是商离所不能容忍的。
因此在思虑再三之后,商离最终还是决定将现有的国人分散开来,让他们尽可能地占据江东的土地。
虽然这么做会在短期内降低宜国的动员能力,分散宜国的兵力,但是从长期看来的话,这么做对宜国是绝对有好处的。毕竟人分散开来之后,平均每个人可以享受到的自然资源就更多了,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更大规模的婴儿潮,进而继续提升宜国的国力。
至于短期内首都南京的防御任务,大不了交给那些从辽东返回的老兵就好了。反正他们也去不了更南方的土地,留守首都刚刚好。
398.5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5年时间过去了。
在这5年时间中,宜国成功地将自己的势力拓展到了江东的每一个角落。原先生活着百越人的土地,如今在上面耕种作物的都成了宜国人。
而随着时间的增长,宜国的总人口也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如果加上那被俘虏了的18万成鸩氏奴隶的话,如今的宜国人口已经增长到了50万之多。
没错,50万,在这5年时间中,宜国的总人口增长了27万有余。
在这27万新增人口中,从中原和辽东运回来的殷商遗民占到了3万,至于那剩下的24万,则全部都是新生人口。
宜国有将近15万的成年女性,假设这些人每年生育一个孩子,那么5年下来,理论上这些人可以给宜国带来75万的新生儿。
当然,75万只是理论值,实际上随着人口基数的增长,居住范围的分散,以及行政效率的降低,如今宜国新生儿的存活率已经不如当初大家都生活在南京城中的时候了。据商离派下去的官员统计,如今的宜国新生儿夭折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0%。再加上许多女性实际上做不到一年生育一个孩子,因此5年下来,宜国人口才会仅仅只增长27万。
不过即便如此,27万的新增人口也已经非常惊人了。至少根据宜国以及那些被俘虏的成鸩氏老人的说法,他们这辈子压根就没见过如此夸张的人口增长速度。
这其实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如今的宜国有水泥,有肥皂,还有铁器蚊香这些“高科技”的工具,在改造大自然这件事上,其效率已经远远地将自己的先辈甩在身后了。
而随着人类对大自然改造能力的提升,人们可以从大自然中获取的资源也会随之增加。在充沛资源的哺育下,人口获得爆发式增长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根据商离的估计,宜国的人口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