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救。
没错,自救。沃操毕竟不是菜鸟,商朝没灭亡的时候他也是朝中的高官。后来在经历了这一些列的变故,以及得到了商离的点拨之后,他也在原本的基础上成长了许多。因此他非常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其实已经触及到了姬周高层的底线,他们是绝对不会放过自己的。
但是那又如何呢?他敢这么做,就必然有与之应对的手段。三公以为他在姬周只有姬诵这一根大腿,因此觉得自己可以在姬诵亲政之前除掉他,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此事……便拜托申侯了。”
沃操对着坐在自己对面的申侯拱了拱手道:
“操之性命,全赖申侯了。”
“沃氏宗伯休要如此。”
见状,申侯急忙起身,将沃操扶起道:
“若非是你,本侯又如何能够与天子成为亲家呢?要谢,那也是本侯应当谢你才对。更何况,将来本侯镇守边关,也确实需要一位盟友在朝中遥相呼应。对于本侯来说,帮你,实际上就相当于是帮自己,沃氏宗伯还是休要多礼才是啊。”
“多谢申侯!”
闻言,沃操也不再矫情,当即收起了自己的礼仪,对着申侯说道:
“明日便是诸侯们在婚礼之前参拜天子的日子,届时周公他们势必会对操暴起发难,要求天子将操车裂于宫门之外。到了那个时候,申侯只需如此说辞,便可救操于危难之中。”
“原来如此……”
听完沃操的话之后,申侯也是不由连连点头,当即感慨道:
“不曾想到此事竟然还有此等解法,沃氏宗伯还真是一个难得一见的人杰啊!”
“哈哈,人杰算不上,但是当个墨块,给姜太公他们抹抹黑还是做得到的!”
沃操笑着回应道。
“这也已经很了不起了,吕尚他仗着自己是天子的外公,就不将我们这些其他姜姓诸侯放在眼里。这次寡人就是要让他知道,他是天子的外公,寡人还是天子的岳父呢!他在寡人面前,没什么好神气的!”
申侯闻言,冷哼一声道。
341.发难
诸侯参拜天子是姬周的保留节目,每年到了特定的时节,诸侯们都会带着自己的仆从,离开自己的封地,进入京城之中,参拜自己的顶头上司周天子,以此来维护自己和天子之间的封建关系。
只不过与后世的参拜节目不同的是,这次诸侯参拜天子的地点是镐京的宫殿,而不是后世常用的东都成周洛阳——因为这个时间点成周洛阳还没修建完成。
伴随着侍者的引导,这些从封地赶来的诸侯全都按照各自的等级,缓缓地进入到了镐京的宫殿之中。而走在这个队伍最前面的,就是位列三公的召公奭、周公旦,以及被称为姜太公的太公望。
而走在三公之后的,则是周朝的三恪,既虞朝后裔建立的陈国国君,夏朝后裔建立的杞国国君,以及商朝后裔建立的宋国国君。
这三恪之中只有宋国国君是真正的“实权派”,剩下的陈国和杞国其实就是凑数的。陈国初代国君原本是给周文王负责制陶的陶正,后来在周朝夺取天下之后被武王册封成了三恪之一,以示姬周是正统。
至于杞国国君,那就更不知道是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冒出来的了,说是大禹的后代,谁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就算是真的,大禹后代那么多,随便找个人来都比杞国要更有“合法性”,结果姬周却愣是找了这么个被灭国的人来重新建立杞国,延续夏朝香火,也不知道按的什么心。
唯独宋国,那是正儿八经的商朝王室血脉。国君微子启是商朝末代国君的纣王的亲哥哥,由他担任代表商朝的三恪倒也算是合情合理——只是情理确实是合了,但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身为一个投降派,微子启在一堆姬周诸侯中,其身份其实是要比陈国和杞国国君还要更加敏感,更加不和谐的。
陈国和杞国的国君可以放心大胆地和姬周诸侯交朋友攀谈,因为他们本就是姬周一手扶持建立起来的傀儡国,没有这方面的顾虑。而微子启不行,身为“前朝余孽”,他必须要谨言慎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才行。否则一个不小心,让人认为他想勾结诸侯,反抗朝廷,那可就真的糟了。
三公三恪之后,便是其余的姬周诸侯了。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姬周诸侯中有一个人的站位特别靠前,那就是申国的国君——以往的他只能站在侯爵堆的正中间,而这次他则是站在了侯爵堆的最前面,直接跟在了三恪之后,大有一种“侯爵之中我最强”的架势。
对此,其他诸侯倒也没有多说什么。且不说人家申国本就也别能打,战功卓著,单就人家即将成为天子老丈人这一点,就足以让他站到这个队伍的最前面去。
姬周诸侯数百人,除了那六十多个姬周朝廷自己册封的诸侯之外,剩下的大多是本就已经在当地建国,后来被姬周承认的小邦国。这些邦国大多地处偏远,或是生活在山西北部,或是定居在汉水以南,全都远离姬周的统治核心。对于这些诸侯,姬周的态度也非常简单——只要你认我这个老大,别的一切好说。
这些诸侯这次基本就是来凑热闹的,因此送的礼品也很寒碜——事实上就连这些寒碜的礼品他们都不想拿出来,毕竟这个时代的诸侯是真的穷。如果可以的话,他们是绝对不想大老远跑来给人送礼的。但是没办法,这毕竟是姬周建立后第一次天子大婚,于情于理他们都必须要到场参加,这才导致了一场婚礼数百诸侯朝觐壮观景象。
镐京的宫殿很大,足以容纳数百诸侯进入。不一会儿,所有的诸侯便全都进入了宫殿之中,站在了各自的位置上,等待天子到来。
这种重要的场合,天子自然是早就已经准备好,躲在幕后等待登场的。因此在所有的诸侯都就位之后没多久,姬诵便在侍者的陪同下缓缓登场,最终坐在了自己的王座上。
“诸侯参拜天子!”
姬诵坐下之后没多久,大殿中的诸侯们便在礼官的指引下开始了今天的参拜。参拜的过程很复杂,如果是后世人的话一定会大呼吃不消,不过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却并非如此。在他们看来,越是负责的礼仪越能体现自己的身份。虽说在这套礼仪制度之下自己只是一个参拜者,但是自己参拜的可是天子啊!要知道在这套制度下可不是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