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如果他一上来就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可以做到的话,那么商离反而要怀疑他的居心了。
“这倒也是,光凭中原诸国的知识储备,也确实无法支撑你制造出可以在东海上安全航行的船只。”
商离点了点头,而后继续说道:
“但是我们宜国毕竟不是中原,我们这里有非常完善的数学科学。只要你肯在我们宜国接受数学教育,想必将来你应该可以非常轻松地造出可以在东海上航行的船只才是。”
没错,这才是商离的真正目的,亲自培养一个可以制造在东海安全航行的船只的人才。
原先商离是打算培养子舟这些本国人才,并且指望他们替自己制造海船的。但是如今看来,商离的这个想法显然是有些过于乐观了。
人才这东西固然离不开培养,但是天赋也是很重要的。有的人高一刚入学,只是简单地看了一下高二高三的课本,就能非常轻松地考上清华北大,而有的人即便是耗费三年精力,却也考不上一所普通本科。亲自培养人才的思路固然没错,但是如果那个被培养的人实在是不成器的话,那么你花费再多的精力,也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但是耍水显然不是那种人,他能够在没有后世系统教学的情况下靠自己游历各国制造出可以在渤海自由航行的船只,那就意味着他就是这个时代难得的造船人才。不单单是知识储量,连带着造船天赋,他也要远超常人。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简单地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科学教育,他就能非常轻松地造出可以在东海上自由航行的船只,进而为宜国打开局面。
投入小产出大,傻子都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因此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商离就做出了亲自教导耍水,并且将其培养成当世第一造船大师的决定。
“前几天你也见识过我们宜国学校了,怎么样,感觉里面教学的内容是否有用?”
商离轻抿了一口杯中的茶水,而后对着耍水问道。
“用确实是有用,不过那些东西都过于……浅薄了。”
耍水斟酌了一下用词,而后开口说道:
“用来启蒙教育孩童还可以,若是用来造船的话,只怕是有些不够了。”
耍水毕竟是个自学成才的学霸,而且还正好处于16岁这个学习能力最强的年纪,因此早在抵达江南之前,他就已经通过子贸的嘴将宜国的初等数学学得七七八八了。如今看到宜国学校里教的那些低年级的东西,他自然是有些看不上的。
“哈哈,那些毕竟是给孩子们学的,太深了他们自然不懂。”
听到这话,商离心中也不恼,而是哈哈大笑道:
“不过予一人这里却有更加高深的知识,可以用来教授与你。怎么样,耍水,你可愿拜予一人为师否?”
我在西周当国君
第238章 为师这是为了你好啊
没错,收徒,这就是商离想到的将耍水绑上自己战车的方法。
别看如今耍水已经表示愿意投靠商离,帮着商离伐周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耍水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商离“自己人”了。
原因很简单,耍水不是平民,而是一个贵族。他身后站着的是整个耍氏集团,原先的耍氏封国。
虽说如今耍水是以个人名义加入宜国的,但是血脉这东西是客观存在且永远都不可能消失的。如今的宜周实力对比还很悬殊,因此大家没必要去想战胜姬周之后的利益分配。但是等伐周成功之后,这些问题就都会出来了。到了那个时候,耍水的父亲或是哥哥以自家成员在伐周过程中立下了“从龙之功”为名,要求商离再次为他们复国,那么商离又该当如何呢?
同意吧,这与自己不立“外人”为诸侯的初衷相违背。不同意吧,人家只是要求复国,拿回自己曾经拥有的东西。这你都不同意,那你这个帝王就显得未免太刻薄了点,而后那些在北伐过程中投靠商离的商朝遗民就会纷纷生出怀疑之心,认为投靠商离是一个错误,进而引发新生宜朝的动荡。
这是商离所不愿意见到的,亦或者说没有统治者愿意见到自己的国家发生动荡。而将耍水收为自己的徒弟,就是商离想到的最好的消弭这个分歧的方法。
虽说这个时代由于儒家还没出现的缘故,因此人们对于师生关系还不是特别重视,没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但是相较于外人,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已经算得上是“内人”了。只要商离将和耍水的师生名分定下来,那么将来他就能以耍水老师而非帝王的身份来处理耍氏集团复国的事情,将国事变成家事。
不仅如此,在这种情况下,耍水身为中间人,也不好过于偏袒他的家族,而是只能恪守中立,坐视商离和自己的父兄争。而一旦没有了耍水这个“从龙之臣”,他的那些父兄又能翻起多大的风浪呢?当事人都不发声,你们这些“外人”哔哔个啥?
可以说,商离的这一招是直接挖了将来耍氏集团复国的根基,用心极其险恶。不过话又说回来,难道不挖他们复国的根基,就是对耍氏集团友好吗?不见得吧?
试想一下,等商离北伐成功之后,整个中原都是商离后裔建立的诸侯国,就他们耍氏一家不是,并且还被夹在中间。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日子又能好过到哪里去呢?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历史依据的。历史上微子启当了二五仔建立了宋国,并且还被允许用天子之礼祭祀宗庙,看起来他好像是赚了,然而却并非如此。
姬周高层对宋国这个商朝遗民建立的国家非常提防,明面上各种赏赐,背地里却在宋国的周围建立了一圈姬姓诸侯,目的就是借助他们监视宋国。
然后宋国就悲剧了,春秋战国时是中国成语井喷的一个时代,而这个时代中绝大多数成语中的反面教材都是宋国人。像什么守株待兔啊,拔苗助长啊,还有邯郸学步中的主人公也是宋国人,可见宋国在当时被黑的是有多惨。
如果宋国真的只是一个野蛮粗鄙的国家也就算了,但问题是宋国不是啊。庄子、惠子、墨子都是宋国人,除此之外孔子也是宋国血统,老子也有一种说法是诞生于宋国,诸子百家中除了兵家和法家外,剩下有影响力的儒家道家墨家都诞生在宋国,可见当时宋国文风之鼎盛。
但就是这么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