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还请阿贸你能够替我引荐,向贵国大王传递我的投靠之心,阿水在此拜谢了。”
说完,耍水便朝着子贸行了一个标准的贵族礼仪。
“不必如此。”
毕竟都是朋友,子贸自然不会大喇喇地接受耍水的行礼,只见急忙侧过身子,躲过了这一礼,而后才上前将耍水扶起来道:
“将你引荐给王上本就是我的夙愿,我自然不会不同意。走,我们现在就去见王上。”
“现在?”
听到这话,耍水略带迟疑道:
“如今天色已晚……”
“哈哈,放心吧。我们王上礼贤下士,重视人才。只要一听说你愿意投效,哪怕他已经睡下了,也会立马从榻上爬起来见你!”
子贸一边笑着回答,一边拉着耍水的手朝王宫走去。
让子贸过来充当说客,说服耍水投靠自己本来就是商离的意思,他当然不可能关着门不见耍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子贸这段话其实是一句废话。
不过问题是耍水不知道啊,在听到商离可能会连夜接见自己之后,耍水心中也是不住地感动。当即也不推脱了,而是老老实实地被子贸拉着,朝着王宫的方向狂奔而去。
南京城不大,王宫又距离秦淮河不是很远,因此不一会儿,两人便都来到了王宫门口。在向卫兵传达了自己的意思之后,两人便在王宫门口等待了起来。
片刻之后,一阵脚步声从王宫内响起,伴随而来的还有一阵笑声:
“哈哈哈,国师说今日我宜国将有大贤之才投效,予一人本来还不信。如今看来,予一人终究还是年轻了啊。”
话音刚落,商离便已经出现在了二人的面前。只见他身穿单衣,脚上赤裸,俨然一副刚从床上睡醒,来不及穿衣服鞋子的模样。
“耍氏耍水,见过吴国天子。”
耍水毕竟是商周时期的人,哪里见过这种深夜出宫,不穿衣服,不穿鞋子的阿瞒三连?当即被感动得无以复加,直接朝着商离跪了下去:
“仆本中原闲散之人,平日里只爱造船作舟,不问国事。却不想姬周暴起,袭灭子商。以至于子商数百万遗民惨遭奴役,无数天乙贵胄沦为路人。今仆有心驱逐姬周,恢复子商,却无奈迟迟无法寻觅到可堪辅佐之人,只能自怨自艾,哀叹天道不公。”
“今幸天意不绝子商,吴国天子受命于江南。既天命有主,仆又何须去寻其他庸碌之辈?仆虽不才,却依旧希望能够辅佐天子,实现驱逐姬周,恢复子商之大业,还望天子成全!”
说完,耍水便对商离行了一个稽首礼。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商离嘴上说着“何至于此”,手上却基本啥都没干。等耍水的头碰到地面,那一礼行完,将君臣名分定下来之后,商离这才弯下腰将耍水扶起,拍着他的手道:
“卿乃大才,何须拘泥于这等繁文缛节?来来来,且随予一人进宫,予一人命人准备了夜宵,咱们边吃边谈。”
说完,商离便拉着耍水的手,朝着王宫内走去。
只留下子贸一个,呆呆地站在王宫外,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
“罢了,还是进去看看吧。”
片刻之后,子贸心中有了决断:
“毕竟是我引荐来的人,我不在场也不合适。而且最重要的是……”
说着,子贸还揉了揉自己的肚子:
“肚子好饿,正好可以进去蹭一顿夜宵,嘿嘿!”
说完,子贸便在门口卫兵那鄙视的眼神中,走入了王宫之内。
我在西周当国君
第237章 你可愿拜我为师
“听阿贸说,爱卿你已经发明出了可以出海航行的船只,是这样吧?”
王宫大殿内,已经重新穿戴好的商离对着坐在下首的耍水问道。
“确实是这样没错。”
耍水点了点头道:
“臣专研海船技术好几年,如今已经研发出了一种可以在渤海上自由航行的船只了。”
“只是渤海么?”
听到这话,商离忍不住眉头微皱:
“若是将航行地点转换为东海的话,请问爱卿的海船还能正常航行吗?”
渤海是内海,三面被陆地包围,只有东边很小的一条水道与外界联通,因此这里的风浪也是极小的,海船在这里航行的难度也要低于在黄海和东海航行的难度。
如今听到耍水说他的船只只能在渤海上自由航行,商离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这……确实是这样没错。”
耍水也知道问题之所在,因此有些尴尬地回答道:
“臣之前发明这款海船的目的就是联通宋国和朝鲜,让宋国的微子启可以通过大河或是济水直接进入渤海,而后通过渤海进入朝鲜,与朝鲜的箕子进行交流,共商伐周大事。因此臣造船的时候只考虑了渤海的水文条件,而没有考虑东海的水文条件。”
“原来是这样。”
听到这话,商离先是点了点头,而后继续问道:
“那若是予一人想要从宁地下江,沿着大江进入大海,而后在大海中向北航行,最终寻找到朝鲜,与那里的箕子交流……请问爱卿,你的船能否胜任这个任务?”
“这……能是能,就是有些不安全。”
耍水沉吟片刻之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东海风浪比之渤海要大上不少,臣不敢保证自己造出来的船能够安全地在东海上航行。”
“那若是予一人让爱卿重新设计海船呢?请问需要多长的时间?”
商离没有继续执着于耍水之前的发明,而是打算让他另起炉灶,直接重新设计一款新式海船。
“这……臣不能保证。”
耍水有些迟疑道:
“臣发明这款海船已经是耗费了毕生所学,若是再想发明出一款比这款海船还要好的海船出来,还不知道需要多长的时间呢。”
这年头知识流通极其缓慢,普通人甚至一辈子都无法专精一件事情。耍水之所以能够在16岁的年纪就发明出一款能够在渤海上航行的海船,主要还是归功于他的贵族身份。这个身份不仅给予了他脱产到处乱跑的底气,更是让他获得了被各国贵族接见,并且从他们的手中学到知识的资格。
但是即便如此,耍水也仅仅只造出了一种可以在渤海上航行的海船而已。倒不是他有多笨,而是这年头的知识储量拢共也就这么多。哪怕他将中原的造船技术都给学过来了,也只能做到这一步。再想更进一步,造出可以在东海上航行的海船,那就不是这个时代的知识储量所能做到的了——别说是这个时代,哪怕是几百年后的春秋末年,吴国不也是因为造不出可以在海上安全航行的海船,这才转而去修建邗沟的吗?
所以说耍水造不出可以在东海上安全航行的船只才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