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6 章(1 / 1)

我在西周当国君 呆呆兽本呆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时候,有胆子大的国人发问了:

“敢问王上,何谓标准?”

“呃……简单说,就是予一人准备拿你们麦田中的麦子产量作为一个参考,而后以此为根据,制定出各家需要缴纳的税。”

商离对着众人解释道。

“税?”

商离的话非但没有解开众人心中的疑惑,反而让他们的疑惑更多了:

“敢问王上,何为税?”

“所谓税,便是指国人向国家缴纳的粮食。”

商离指着身前的大片麦田道:

“先商之时,国家采取的是井田制,即人耕十亩地,其中九亩私田产出归自己,中间的那亩公田产出归国家。”

“这样很不好,因为人在耕自己的田的时候总是尽心尽力,而在耕公田的时候却是敷衍了事,以至于公田产出严重低于私田,国家收获的粮食不足以应对各种开支。”

“因此予一人特意改制,改十亩地收一亩地公粮的井田制为一亩地收十分之一公粮的税收制。这样国家收入多了,人民也不用再去耕种与自己无关的公田了,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井田制改税收制是一举两得吗?当然不是。对于普通的平民来说,他们原本只需要努力耕种那九亩属于自己的地,剩下的那亩公田完全可以摸鱼。而在改成税收制度之后,他们就不得不尽心耕种所有的田,且最终落入自己手中的粮食反而会比之前还要少一些。

理是这么个理,但是真正能够看穿其中奥秘的人却没有多少。毕竟这年头的平民人均教育水平也就胎教而已,像这种饶了一个大弯的镰刀他们是压根就意识不到的,更别说是直接躺平避免被收割了。

至于那些能够看穿个中算计的人,则是早已被商离纳入统治阶层之中,成为了既得利益者。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不可能站出来反对商离的计划。

这波啊,这波是分化瓦解……咳咳。

总之目前宜国的状态很诡异就是了。看穿商离镰刀本质的贵族们都在一旁看戏保持沉默,看不穿商离镰刀本质的平民们却开开心心接受了商离的收割,成为了一根宜国好韭菜。

“原来如此,王上英明啊!”

在听完商离的解释之后,那十个从自家水田里赶来的平民激动了,当即呼啦啦跪倒一片,感谢商离的仁慈:

“废井田,开阡陌。王上此举,定将名传千古尔!”

平民的想法很简单,你不让我白白去耕种公田,那么你就是仁君。至于事后自己还要补交税粮什么的……平民表示,这些都是后事了。相较于种田的时候就为这亩田里的产出不属于自己而苦恼,明显还是事后补交税粮要更加能够让人接受一些。

毕竟……朝四晚三总归要是比朝三晚四更能让猴子们接受一些的,不是吗?

(

173.令人绝望的亩产

“既然你们都没有意见。”

商离深深地看了几个韭菜一眼,而后大手一挥道:

“那就马上开始割麦子吧!”

“喏。”

一旁的子旬应了一声,而后朝着一旁的奴隶挥了挥手,示意他们赶紧下地去割麦子。

奴隶终究是奴隶,尽管心中是一万个不愿,但还是老老实实地下到了田里,挥舞着手中的镰刀,开始收割田里的麦子。

商周时期的亩只有后世的三分之一大小,也就是两百平左右。因此不一会儿,几个奴隶便将十亩地的大麦全部收割完毕。

“上打稻机吧。”

这时候,商离下达了新的指令。

听到这话,一旁的子旬再次指使奴隶将早已准备好的打稻机抬上来。

“这是什么东西?”

那几个平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造型奇特的机器,心中不由觉得好奇。

“这是王上发明的打稻机。”

子旬一边指挥奴隶将大麦送入打稻机中,一边对着几个平民解释道:

“其作用是快速地将稻谷或麦子从秸秆上剥离出来。”

说话间,那些被送入打稻机的麦子便快速地从秸秆上脱落,掉在了机器底部。

“嘶~这么方便。”

几个平民顿时目瞪口呆,他们种了一辈子的地,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神奇的东西。

“那是自然,也不看看是谁的发明。”

子旬一脸傲娇地说道,仿佛发明这打稻机的人是他似的。

“这家伙。”

一旁的商离见状,忍不住暗自摇头:

“把话说得这么满,也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尴尬。”

打稻机是商离从后世带来的技术,但是说实话,这东西非常地不实用。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后世的打稻机用的是电力驱动,而这个时代的打稻机,则是依靠人力驱动。

人力有时而穷,依靠人力的东西效率往往不会太高。就好像现在,那几个用手摇打稻机的奴隶平均摇不了几分钟,就要换下一个人上,否则的话就会严重影响到打稻机的运行效率。

商离是天子,手下有几百个奴隶,偶尔这么玩玩没关系。但是普通的国民显然是不具备这个条件的,因此对他们来说,依靠畜力拉动石碾来脱粒明显要更加合算得多。

也正是因为这样,明明打稻机在古代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了,但是直到现代才真正被大规模推广开来。

无他,纯粹是性价比太低尔!

当然,打稻机也不是一无是处的。相较于牛拉石碾,打稻机的脱粒效率明显要更高一些。用在现在这种场合,倒也刚刚好。

否则真要让一大群官员等十亩田的大麦脱粒,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另一边,由于人力充足的缘故,因此不一会儿,十亩地的大麦便全部完成了脱粒。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这些麦子中夹杂着的秸秆碎屑清理出去。

这种事情是没有办法在麦田中完成的,因此大部队便在商离的带领下重新回到了王宫门前的广场中。

那里,有目前南京城中唯一的一片水泥地。

“开始吧,趁着现在有风。”

回到王宫门前的商离在感受了一下当前的风力之后,对着奴隶们下达了工作指令。

下一秒,所有的奴隶便将身前装有大麦的竹筐扛起,放在肩膀上,微微倾斜一些角度,将大麦从竹筐中倒出。

从竹筐中流出的大麦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开始了自由落地,至于那些夹杂在大麦中的秸秆碎屑,则是在风力的作用下被吹到了天边。

几分钟后,一筐大麦倒完。

然而这还不算,为了防止有漏网之鱼,商离再次让奴隶们将倒出的大麦装回到竹筐中,重复之前的动作。

如此反复,直到三次之后,这一筐大麦才算是基本去除了杂质,可以开始上称了。

“上称吧。”

看着眼前的竹筐,商离的嘴角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