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5 章(1 / 1)

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 熙檬父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怦然心动。

瓦克达一咬牙,沉声道:“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么我当然是支持的!”

瓦克达作为实际上的旗主之一,发言是相当有影响力的,他说完之后,顿时就有不少议政王大臣纷纷开口表示赞同。

很快,像索尼、鳌拜等正黄旗、镶黄旗大臣也都表示赞同。

加上多铎和多尔衮的镶白旗、正白旗,已经有六旗同意出战。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落在了济尔哈朗的身上。

济尔哈朗淡淡的说道:“既然大伙都没有意见,那俺自然也不会反对。不过呢,这一次俺年老体衰,也就不参与到这一次的战争之中了。”

多尔衮微微一笑,道:“郑亲王就好好的在盛京城守着陛下和俺们大清的社稷吧,这一次,轮到俺去给大清挣回这份脸面了!”

整个计划既然是多尔衮所推动的,那么这一次的出征也就理所当然的由多尔衮来领衔了!

黄河北岸。

朱慈烺看着面前涛涛的黄河,内心之中也是有所感慨。

这条孕育了华夏明的母亲河,曾几何时温柔的将襁褓之中的华夏明给抚养大,只不过由于千百年来的水土流失,黄河现在是越来越黄,这位母亲河的脾气也是越来越暴躁了。

在黄河的南岸,就是如今大明山东省的首府济南城!

虽然双方还是隔江相望,但朱慈烺已经能够明显的看到,远处的济南城外一片肃杀,一支军队已经驻扎在了济南以西的地方,营帐之中旌旗处处,颇有章法。

英国公脸上带着愉快的表情,说道:“想不到大明居然还真有勤王之师!”

由于一直以来的通讯都被隔绝,直到三天之前,已经进入山东境内的大明主力才得到消息,史可法所率领的三万勤王之师已然包围了济南!

朱慈烺含笑点头,说道:“看来这位史可法大人,确实是忠勇为国之人啊。”

史可法,大名鼎鼎的明末大臣,华夏的民族英雄!

朱慈烺也是有些期待,想要领略一番此人风采。

由于有史可法所部的接应,朝廷主力大军浩浩荡荡的渡河,并未受到任何的干扰。

当天黄昏,朱慈烺和英国公一起,踏上了黄河南岸的土地。

刚刚落地,一名大臣便走了过来,十分激动的说道:“臣史可法,见过太子殿下!”

朱慈烺目光落在史可法的身上,发现这位历史名臣颇为瘦削,虽然神情有些疲惫,但双目之中却是目光炯炯颇为有神,如同一杆青松般笔直的身躯更是让人望而生畏。

朱慈烺露出笑容,握住了史可法的手:“史大人,本宫仰慕已久,今日一见,果然风采更胜传闻啊!”

在一旁的英国公听完这句话,心中不由疑惑,史可法之前也不算什么朝廷大员,更无太大的名气,太子殿下怎么就仰慕已久了?

史可法同样也是一愣,不过他下意识的觉得这是太子殿下的客套之语,于是便笑道:“太子殿下谬赞了,臣有殿下此言,将来就算是老死到了黄泉之下,也能和列祖列宗吹嘘几句了!”

两人同时笑了起来。

片刻后,在新的中军帐之中,史可法向朱慈烺和英国公等人介绍了情况。

“好教殿下得知,微臣如今麾下大约有三万之众,只不过大部分都是未经训练的青壮,真正能战之兵大约在七八千左右。不过前几日得到的消息,来自应天府和江西方面的五万援军已经北上,大约在月末便可抵达济南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笑道:“若是有了这批援军,拿下济南就更加的不在话下了。对了,开封的李自成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史可法道:“根据刚刚得到的情报来看,李自成派出李岩率军前来救援,号称有十五万之众,不过微臣觉得,可能也就四五万人罢了。”

朱慈烺笑了起来:“四五万人也敢来救济南?看来,这李自成是被我们打得还不够痛啊!”

129史可法陈说乱象朱慈烺心中定计

大军虽然已经包围了济南,但并没有立刻发动进攻。

这是朱慈烺的意思,原因嘛也非常的简单红夷大炮没到。

红夷大炮,是明末清初的战场上最为关键的武器,没有之一。

这种来自于西方的先进火炮,在经过葡萄牙人转卖给大明之后,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努尔哈赤的死,松锦大战的胜负,北京城的守卫,以及朱慈烺穿越过后的山海关之战和保定之战,红夷大炮全都是决定胜负的兵器。

历史上满清入关的攻城战中,同样也可以看到红夷大炮的多次出场。

在红夷大炮的面前,旧时代的城墙土崩瓦解,可以说是不堪一击。

济南城之中毕竟还有上万李自成的大顺军,不用想也知道这些大顺军是不可能轻易投降的,之前史可法试探性的攻城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朱慈烺并不觉得白白将士兵浪费在攻城这种事情上有什么意义,他和英国公都一致认为应该直接用红夷大炮把城墙轰塌即可。

还有更多的敌人等着大明军队去收拾呢,少牺牲一点是一点吧。

对此,史可法倒是半信半疑:“这红夷大炮,当真能有如此神奇的作用?”

朱慈烺闻言,顿时笑了:“这种大炮,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更加神奇。”

黑火药出自华夏,并且在华夏第一次登上战场,最终经元朝西征而传入西方,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但真正让火药发扬光大,并由此而来发展出火炮并使得火炮成为战场主宰,确实是西方人做到的。

为什么西方人能做到这一点呢?其实答案非常的简单,因为西方、尤其是欧洲诸国打仗的次数太多了。

和东方的华夏王朝相比,中世纪的欧洲单单是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就有上百个大小邦国,同时外部还有法兰西王国、英格兰王国、波兰立陶宛联邦、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丹麦挪威联邦,瑞典王国,西班牙王国,葡萄牙王国等等。

上述这些国家加起来的面积,大约也就是和大明全盛时期的面积相当,可以想象一下这究竟是多么混乱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各国就会疯狂的、不惜一切代价的发展军事力量,又由于他们的人口有限导致军队的数量有限,所以军队的装备就成为了最有希望带来胜利的突破方向。

经过几百年的激烈厮杀之后,西欧各国所发展出来的装备比起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平年代的华夏王朝要厉害,那再正常不过了。

人家天天拿刀出门砍人,华夏人天天拿刀出门砍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