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4 章(1 / 1)

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 熙檬父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那好,朕给你三万兵马,你带着去济南那边,如果能救那你可以救,若是不能救的话,马上给朕撤回来!”

李岩心中一喜,但随后又道:“陛下,三万兵马还是略少了一些,不知陛下能够再给两万?”

李自成有些不耐烦的说道:“那就再给你一万!记住了,别把朕的兵马全部都赔在那里!”

李岩连声应是,喜滋滋的从李自成手中拿过兵符。

其他人看着这一幕,也是不由动容,尤其是李过脸上那不爽的表情更是明显。

经过这半个多月的“招兵买马”李自成的麾下重新又拥有了十万大军,号称五十万人,但这十万大军很大一部分都是四处强抓或者征召来的壮丁,水分比起之前可是不知道要高了多少。

眼下居然还给了四万,差不多一半给李岩,这也太大方了。

李自成可懒得去理会其他人的想法,直接宣布散会。

李自成回到自己的寝殿之中,飞速挥毫写了一封信,叫来一名心腹。

“立刻把这封信送到盛京城去,交给洪承畴!”

李自成毕竟是一代枭雄,该有的战略眼光还是有。

眼下既然自己不是大明官军的对手,那说不得,就要把满清这个后援搬出来用一用了。

李自成从来都没有想过投降满清,但正如当年隋末时唐高祖李渊起兵后也一度向突厥称臣一般,李自成并不介意在自家不占优势的时候利用一下满清!

128多尔衮定计出击朱慈烺会师济南

盛京城,清国皇宫。

多尔衮大马金刀的坐在辅政王的椅子上,淡然的开口说道:“诸位,俺刚刚得知一个消息,明国的主力部队已经南下,开始对李自成所占据的山东进行反击了。从明国主力的动向来看,他们的想法应该就是直接占领山东,打通和江南之间的联系。”

听完多尔衮的话之后,在场的议政王大臣们也是一阵轻微骚动。

在刚刚过去的时间里,满清遭遇了一次近年少有的败仗,所以在听到大明消息的时候,显然已经不复之前那么信心满满了。

爱新觉罗瓦克达开口道:“不知睿亲王打算如何?”

瓦克达乃是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之四子,也是代善如今在世诸子之中最年长之人,原本代善更加喜欢的是七子满达海,但满达海已然死于山海关一战,如今瓦克达成为了正红旗和镶红旗的实际掌管者。

多尔衮微微一笑,道:“俺自然是要听一听大家意见的。”

多铎适时的站了起来,说道:“山海关一战,大清损兵折将,此事大家都知道。但俺认为,这并不是大清将士们作战不够英勇果敢,而是因为有些人的指挥失误!”

多铎的声音极为响亮,顿时让众人下意识的将目光投向济尔哈朗。

多铎这几乎是指名道姓的在说济尔哈朗了。

面对多铎的指责,济尔哈朗的表情显得异常平静,甚至没有一丝波动。

多铎没有等到想象之中的回应,不免有些诧异,看了一眼济尔哈朗,心道这老东西难道是变身乌龟了?

于是他有些不爽的开口道:“所以这一次,我们大清应该要抓住这个机会出兵再打一次明国,好洗刷掉之前在山海关的耻辱,让所有人都知道,俺们大清是不可战胜的!”

多铎的话说完,在场的众人顿时露出了然的表情。

倒不是说多铎的这番话怎么样,而是大家都知道,多铎这家伙其实就是多尔衮的传声筒,他的话就代表着多尔衮的意思。

看来,多尔衮是想要出兵啊。

一时间,众人都开始思考,究竟是否要赞成出兵。

多尔衮看起来表情平静,其实心情也是波涛汹涌。

对于满清来说,这是一个纯军事化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一切资源、体制都是为了战争所服务。

这是满清的国情所决定的,他们毕竟只是一个蜗居辽东的小国,想要和大明这样富有天下的巨无霸竞争,就必须要做到举国军事体制才行。

满清的这种套路,是历史上小国在对抗大国时候最常用的,像华夏历史上更早年代的秦国,以及二战之中的日本都是如此。

所以这就注定一点,谁想要获得对满清政权的控制,最好的方式就是立下战功。

只要能打胜仗,那么满清举国上下就会自然而然的听从胜利者的命令,从努尔哈赤到黄台吉,几十年下来都是如此。

多尔衮自然也是想要继承父兄的功业,再打几个胜仗,牢牢的抓住满清政权。

片刻后,又是瓦克达开口了:“如果要继续和明国开展的话,难道又要继续进攻山海关吗?”

这也是一个需要解答的问题,再次开战的话,应该怎么打?

多铎胸有成竹,道:“山海关的话,确实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所以我们这一次也不去打他。我们可以选择趁着这个机会,去进攻山西,将大同和太原拿下!只要攻克了太原和大同,那么我们就能够从东、北、西三面对北京城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将来进攻北京城并且将其攻克也就不在话下了!”

听完多铎的话,瓦克达不由吃了一惊:“山西?那不是李自成现在占据的地方吗?”

多铎嘿嘿一笑,不无自得的说道:“对,但我们的探子早就已经得到了情报,李自成自从在保定失守后,他已经把山西所有的兵力都抽调去开封,准备和明国主力再一次决战了。

现在的大同和太原,表面上是被李自成控制,但实际上防御十分的空虚。而明国军队呢,他们的注意力都在济南和开封方向,压根就没有办法顾及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太原和大同,这就是我们大清拿下这两处明国北方重镇的绝佳良机!”

瓦克达震惊了,其他的清国议政王大臣们也都震惊了。

这个计策,听起来感觉就很

妙啊!

别看太原和大同都是大明的北方城市,但若是论到人口规模而言,这两个地方可都是和如今的盛京城旗鼓相当的“大城市”呢。

多铎带着笑意,继续说道:“大家应该都没有忘记,这些年究竟是谁一直在悄悄的和我们大清做生意,源源不断的把明国的各种军需物资转卖给我们大清吧?对,就是来自山西的明国晋商!这一次我们大清进攻这两地,还可以得到这些晋商的支持,简直就是一举两得啊。难道诸位就不希望进入这两座城池之中,去劫掠汉人的财富和人口吗?如果错过了,那将来可真就没这个机会了!”

多铎的话,让所有的清国议政王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