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暗格里取出一沓东西。
“这是京城里的七十二位黑石杀手的身份资料!”
苏青闻言这才扭头看去,顺手拿过,可肥油陈却没有松手的意思,他死死的盯着苏青,眼睛眨也不眨,好像怕眼前人突然跑了一样,哑声道:“你得先把我体内的古怪去掉!”
苏青笑笑。
“只是些小把戏,我在你体内留了一道劲力,不过无根之木罢了,损及一些血管,要不了几天就会散去,多吃点好的补补,就回来了!”
肥油陈的那张圆脸忽的一僵,然后扭曲,接着古怪,最后又是难看,精彩极了,而后咬牙切齿的恨恨道:“你好阴险!”
苏青拿过那些杀手的资料,温言道:“别这样说,毕竟我势单力薄的,不想点法子,对上黑石岂不自寻死路!”
“如今你已无路可退,以转轮王的性子,但凡知道你泄露了这些人的身份,只怕下场好不到哪去,但愿你是个聪明人!”
肥油陈一屁股瘫坐了回去。
“细雨那边有什么消息传回来了么?有什么新鲜事么?”苏青把资料放入怀里。
“能有什么新鲜事,那些黑道高手全中看不中用,都死了!”肥油陈阴沉着脸,不情不愿的应着。
苏青问:“各地官员的孝敬钱,今年有多少啊?”
只以为他要打那些钱的注意,肥油陈身子莫名一紧,浑身的肉一颤,眼神发慌似的一凝,冷冷道:“你问这个干什么?你要想找死可别拉上我,不要以为你拿了我的把柄就能为所欲为,大不了鱼死网破!”
“别慌啊!”苏青摆手笑道:“你放心,没有足够的把握我才不会露出马脚,至于你,什么时候跳出来自己随意,我也不逼你,咱们相安无事!”
见他不似说谎,肥油陈这才松了口气,沉声道:“百官加上各地乡绅,差不多有八百万两,另外还有漕运,以前各地钱庄分号,酒楼产业等等,收上来了约莫三千万两!”
“居然这么多?”
苏青脸上终于露出了讶色。
“你以为呢!”
肥油陈没好气的冷哼一声。
点点头,苏青也不多说,打好了油,他神色如常撑伞出去,临了也没去瞧肥油陈那张脸,嚷道:“行吧,别送了!”
“呸,谁他妈要送你!”
身后响起了肥油陈的骂声。
提着坛子,苏青笑吟吟的撑伞出了油坊,径直回到了宣德巷。
锁好门,这才一个个瞧着那些杀手的资料,花了点时间,等把每个人的形貌五官,连同身份全记住后,天光已然黯淡,夜色渐起,他揉着眉心叹了口气,将那些资料尽数燃成灰烬。
发黄发亮的火光中,映着苏青有些沉默深邃的眼,他望着火势下飞快黯淡的余烬,眼皮轻颤,似是在思考某件极为不解的事。
许久,方才自语道:
“哪去了?”
哪去了?什么哪去了?
“银子哪去了?”
黑石一年居然能得这么多孝敬钱,这些年积攒下的只怕早已非斤两可以计算,分邦裂土,富可敌国都不在话下。
苏青眼神变幻。
转轮王委身皇宫之内,这么多钱财,又岂是他一个宦官可以吞下的,他深居简出,既要掩饰身份,还要时刻在宫中往来,退一万步讲,哪怕他天天山珍海味,琼浆玉液,恐怕几辈子也都挥霍不尽。
何况,人总有厌倦的时候,当你得到十两银子便想得到百两或是千两万两,可当这些银子多到你花不完的时候,充其量不过是个数目罢了。
而且一个自幼进宫的太监,却练就了一身非凡绝俗的武功,这武功又是从何而来?
想到这些苏青又揉揉眉心,有些隐忧,不简单啊。
“看来,找时间得去探探转轮王的底,不然总觉得有些不踏实,武功厉害倒没关系,就怕这背后藏着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灯盏里的焰苗摇曳不停,
苏青起身自床底取出一个包袱,放到了桌案上,右手五指一翻,袖中径自滑出一柄短刀来,被他顺势捻入指间。
“算了,当务之急,先得增加自身实力,且看看这罗摩遗体有何玄妙!”
武功练到一定境界,肉身肌体便会潜移默化的生出改变,譬如有人精于手上功夫,那他的十指乃至双臂筋骨脉络势必比常人要粗壮坚韧,以便蓄气发力,故而想要一窥罗摩内功的奥秘,还得自其皮肉下的筋络间找寻。
“苦也!”
瞧着面前皱瘪似脱水柿子般的干尸,苏青不由哀叹一声。
面上却如常,蹙了蹙眉,一手已摸索找寻着遗体上的脉络血管,一边下刀,刃口划过,只似庖丁解牛般,皮开肉绽。
“大师,得罪了!”
092 誓灭黑石
京城很大,也很繁华。
江山万里,又有何处比得过这一城烟雨,天底下也不知道多少的人渴望在这座城里功成名就,或富甲天下,或金榜题名,又有多少艳冠天下的女子,不是由此而起,风华绝代,名传天下。
京城太大了,而现在,恐怕没有人比苏青更知晓其有多大,因为他想要在这偌大的京城里找出七十二个人,且这七十二个人中不但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而且身份地位各有不同,还都是隐于市井底层的存在,化身九流,就好像阴沟里的老鼠,藏的深,溜得快,来去无踪,犹如大海捞针。
这些人,无不是只听命于“转轮王”的黑石杀手,亦是其震慑江湖八方的底气,除却那最厉害的三大杀手外,这七十二个人,足以横行无忌。
他们有用刀的,用剑的,还有暗器、用毒的、杀人手段层出不穷,五花八门,防不胜防。
而苏青要做的,就是找到他们,杀了,或是为他所用。
至于怎么为他所用,他还不急,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但怎样去想,他还得看见人之后再做决定。
这日,苏青唱完曲儿后,出了茶亭,转过了亭荫,踏过了云影,来到了秦淮北畔,夫子庙。
六朝古都,无论哪朝哪代,这里都是望族聚居,商贾云集,两岸楼宇之间,河上船舫之内,文人荟萃,多见吟唱高歌之辈,引得那些个风尘女子一个个似是望穿了秋水,瞧了又瞧,只盼遇到个有情郎赎了自己的身子,娶回家去,长相厮守,恩爱不移。
人,得有念想。
穷的人想要钱,饿的人想要饭,冷的人想要衣,这些个混迹风尘的女子,见惯了虚情假意,薄情郎,负心汉,想要的,大多不过是颗真心。
云影荡漾,舟船往来。
河畔也不知哪家姑娘弹着琵琶,和着胡琴,唱着小曲儿,明快动人。
天气转暖,那些个姑娘穿的更少了,有些个胆子大点的,挨着一方小小绿窗,迎着微风,薄纱似的衣裳一扬,隐约可见衫下波峦起伏的勾人身段,旖旎风光。
这些个人,不似那些清倌人卖艺不卖身,挣的都是皮肉钱,男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