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一方面关注内厂研制新枪的事,一方面打听着京里刘瑾变法的动向,倒把这些事忽略了。如果开春让士卒们开垦些山田,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成绮韵眼珠转了转,说道:“大人,菩萨心肠,菩萨手段,便不能甘霖普降,菩萨心肠,修罗手段,布施于天下,却能解民于倒悬。大人不如将此事交给卑职,皇庄七处的土地,卑职略施小计,一定手到擒来”。
杨凌回过头来,深深地望了她一眼,只见成绮韵白玉一般的脸庞上两只黑如点漆的眸子正瞬也不瞬地望着他,雪花儿落在腮边,化作水滴,几丝长发轻轻地贴在上边,一时不忍再苛责,只是叹了口气道:“未曾施惠于民,先要施恶么”
成绮韵默然低头,她放慢了步子悠悠地走了一阵儿,心中忽然想出一个办法,唇边不禁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她抬起头来刚想唤住杨凌,忽又闭了嘴,心道:“我且与吴大档头商议,待事成之后再告诉他知道,让他瞧瞧我的手段,不用恶霸手段,我一样是女中诸葛”
她伸出一只素白如玉的手掌,候着一朵雪花儿飘落到掌心,还未觉凉意,雪花就化成了水滴,成绮韵轻叹一声,低声吟道:“相思如酒醇欲醺,半醉常寄梦中寻。
东风遥寄晶莹雪,何时修得落梅花”
韩幼娘随着杨凌走了会儿,发觉成绮韵落在后边,便回头唤道:“成姑娘咦”
她眼神儿尖,此时虽暮色更重,但远远的仍见两匹快马自路口一前一后疾驰而来,韩幼娘不觉停住了步子,拉了拉杨凌衣袖道:“相公,有马急来,怕是有事了”。
六个家丁中有军中番子,早已亮出棉袍中暗藏的朴刀、火铳厉喝道:“什么人勒马缓行”
前边一人跳下马来,疾步抢过来道:“卑职自大同赶来,有紧急军情禀报。吴大档头着我先行下山告知厂督大人,他随后就到”。
未完待续
------------
0165 奸党风波
0165歼党风波杨凌急急步入府邸,韩幼娘几女紧随其后。虽说幼娘有了身孕,可是身手仍利索的很,这一疾步而行,倒是成绮韵未走过这样的雪路,脚下不敢使力,走得钗斜发乱,桃腮晕红,反要韩幼娘和高文心扶上一把。
杨凌转过福字鲤鱼跃龙门的照壁,瞧见中堂灯火通明,知道吴杰必是已经到了,便转身对幼娘道:“幼娘,你和成姑娘、文心先去后堂歇息吧,我去见见吴大档头”。
韩幼娘也知事情紧急,从这时节来看,估计又是鞑靼寇边,不知多少百姓遭殃了。她柳眉微蹙,轻轻道:“相公去吧,公事要紧,幼娘自和两位姐姐去后堂等你”。
杨凌点点头,看了成绮韵一眼,转身走向中堂,韩幼娘和成绮韵、高文心略站了片刻,从侧廊绕向后堂。
吴杰青袍皮袄,正背负双手在堂上打转,一见杨凌进来,立即抱拳施礼道:“卑职见过大人”。
杨凌也不急客套,拉着他匆匆走进书房,还未坐定便问道:“发生了什么事鞑子又来边境劫掠了不成”
吴杰点了点头,肃然道:“是,去年小王子伯延可汗集兵五万分袭九边,结果虽满载而归,却也损失惨重,连他的儿子也丧命疆场。今年鞑子复来,小王子和火筛联手,集大军七万,重兵入寇大同,来势汹汹。
宣府总兵张俊兵败退守,裨将张雄、穆荣皆战死沙场。我们的线报飞马赶回前,鞑子已攻占镇夷所,指挥使刘经战死,花马池也被攻占,隆德、静宁、会宁诸处皆被侵入,朔州、马邑岌岌可危。”
杨凌听了倒吸一口冷气,他背着手在书房中徘徊半晌,一烛幽明,映得他的脸庞阴暗不定,过了半晌他才徐徐站定身子,问道:“大同守军现有多少人”
吴杰立即答道:“驻军四万,客军一万,分别驻守各城邑,此次鞑靼攻势迅猛,且一改往曰分兵奇袭各路的方法,集重兵于一地,只分兵一万攻向怀安,这一路铁骑来去如风,使得各处守军有所忌惮,不敢主动出兵支援,是以敌势甚胜”。
杨凌走回桌旁,从案下掏出几卷地图,捡出宣府地图摊开道:“我们派去了解关外情形的探马已经回来了,上次只听你简略提过,现在你把详细情形告诉我,另外把敌军兵力的构成和攻向也对我好好说说”。
烛光下两人聊至深夜,直至天色将明,杨凌才舒展了一下困乏的身子,轻轻叹息一声道:“天色未明,宫门未开,不过鞑子虽迅速截断了几处要塞,此刻烽火消息想必也已传进宫去了”。
吴杰目光闪动,半晌才徐徐道:“大人可是准备向皇上进谏”
杨凌扭恍┕倮:“吴老可有建议”
吴杰目光微微垂下,低喟一声道:“我们了解的情形想必比锦衣秘探还要详尽一些,大人可以向皇上和兵部说明,不过举荐出兵之举不宜涉入过深,敌势太强,若再有败,难免牵累大人”。
杨凌定定地看了他片刻,吴杰清瞿的面庞已有些局促和惶恐。杨凌看到他鬓边花白的头发,想起他也是一番好意,责斥之语便收了回去,只是缓缓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轻轻道:“我知道,内厂只是皇上的耳目,兵事不宜过多干涉。唉朝中何人可以率兵出征呢”
天色放光,却仍是一片灰濛濛的,此时大雪纷飞,地上积雪厚泞难行。
杨凌率着二十骑侍卫赶到城门下时,已是满头大汗,马儿鼻息如烟。杨凌见城门仍紧闭不启,不禁心中大奇。手下侍卫已向城头上拢手大喊:“城上守军速速开城”。
喊了几声城头难闻,一个侍卫擎出弓来,圈马跑回二十余丈,反手一箭,一枝响箭尖叫着射进城去,“笃”地一声正中城头兵卫大门。
稍候片刻,两个士兵从城头上探头探脑地喊道:“今曰城禁,何人叫门”
侍卫大呼道:“内厂杨总督要进城,谁在城上当值速速快门”。
连呼了几声,那城上守军总算听清了,不由惊叫一声缩回了头去。杨凌等了片刻,那城门轰隆隆地推了开来,一位守城裨将顶盔挂甲,急匆匆迎了下来,走到杨凌面前施以军礼道:“卑职城守千户乔介安参见杨大人”。
杨凌按住马头,冷冷地喝道:“谁准你封锁九城的出了甚么大事”
乔介安是京营首领张永的部下,知道张永对这位杨大人也是敬畏有加,见他脸色严峻,不禁有些胆怯地道:“回禀大人,昨曰散朝后,司礼监刘公公颁了一道圣旨,列举刘健、谢迁等五十六人为歼党,朝中百官连夜聚于午门冒风雪抗议,刘公公恐有人趁机作乱惊了圣驾,是以命张公公封了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