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4 章(1 / 1)

回到明朝当王爷 月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家也不敢确定怕空欢喜一场,所以才没马上”。

高文心立即扯过幼娘的手腕号起脉来,四下立即寂然无声,杨凌觉得自已的心都快要跳出来,韩幼娘紧咬着嘴唇,她不敢去看高文心的脸色,只是定定地望着相公的脸,眼睛糯糯的,略黑的脸庞涨的通红。

过了半晌,高文心才长长吁了口气,轻轻放下幼娘的手腕,杨凌急问道:“怎么样,文心,幼娘她”

韩幼娘也紧张地咽了口唾沫,高文心眼神儿复杂地看了韩幼娘一下,轻轻地道:“恭喜你,幼娘妹妹”。

雪里梅和玉堂春又羡又喜地欢叫了一声,杨凌也乐极忘形,拉着幼娘的手兴奋了半天,才欣然大笑道:“好好,我的幼娘宝贝儿从来不叫我失望,哈哈哈,快快,我们快些上去,这里空气不好,以后你不要再下来了”。

韩幼娘听了高文心的话,一颗心放回肚里,见相公忘形的模样,自已心中也甜蜜之极,她轻轻紧了紧相公的手,却低声哀求道:“相公,人家喜欢摆弄这些东西嘛,我想看着它们结出象火一样红的果实,一定漂亮极了”。

杨凌大手一挥道:“那有什么问题回头我叫人栽上十盆八盆的,全摆咱屋里去那个西红柿、地瓜你要不要”。

韩幼娘象鸡啄米似地点头,欣喜地道:“要要要,太好了,相公,你对幼娘真好”。

杨凌神气地道:“那就每样都摆上十盆,你有些事做心情才好,心情好了儿子才开心,呵呵呵,走吧,咱们上去。”

玉堂春和雪里梅赶紧左右搀住韩幼娘,弄得韩幼娘又气又笑,薄嗔道:“干什么呀,我还没事儿呢,倒是你呀,玉儿,方才下来差点儿摔了一跤,我不用扶的”。

杨凌也觉得这才刚刚有孕,不必如此小题大作,可是瞧瞧那陡峭的阶梯,这心还是悬了起来,他不放心地挽紧了幼娘的手说:“来,相公拉着你吧,回头这儿你可别来了,不过运动还是要做的,每天相公陪你出去散步,带着你在村里村外走走”。

他那呵护备至的体贴,让韩幼娘窝心不已,玉堂春和雪里梅见了这番情景,恨不得自已也早早怀上宝贝,享受一下夫君的如此关怀,成绮韵和高文心却各怀着心事,一行人慢慢走出了暖窖。

轻盈的雪花袅袅地飘落下来,杨家将要有位小主人诞生的消息却让阖府上下不胜欣喜。冬季里农人大多在家中待着,村中除了些顽童奔跑,再难得见个人影儿。

有些人家房顶的炊烟还未消去的时候,杨府的大门却打开了,杨凌披着大氅,威风凛凛地走出大门,后边高文心、成绮韵陪伴着幼娘走出了府邸。

三个人都穿着雪白的沙狐皮斗蓬,戴着同色的挖云昭君帽,三个气质迥异的美女在轻盈的雪花中,俏然秀脱,令人见之忘俗。后边跟出六个家丁,并将门悄悄掩上。

杨凌道:“走慢些,去村头蹓蹓吧”。

一行人出了村子,慢慢走在银白色的田垄边。杨凌指了指一片土地问道:“文心,这片地就是你的了吧”

高文心轻轻颔首,眯起俏丽的大眼看了看那片已和周围大地浑然一色的庄园,说道:“嗯,高家世代行医,本不以农田见长,所以田地并不多,只有这十亩土地,如今大人虽归还了我,我也不懂这些的,大人要种那些南洋物种,尽管取用”。

韩幼娘欣然道:“相公是想将这一片土地都栽上各种新物种么何不出高价将周围土地全买下来”

杨凌呵呵笑道:“傻妮子,你忘了相公卖了四亩贫田,被杨老太公那顿责骂了庄户人家视土地如姓命,虽十倍百倍厚利,他们也不肯卖呀”。

成绮韵淡笑道:“不止如此,纵然将地全买了来,如何说服那些佃农种植这些作物,还要大费周章呢”。

杨凌听了意外地道:“关佃农什么事了如果这地是我的,还不是我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佃农敢不同意不怕我辞了他”

韩幼娘、高文心和成绮韵一齐瞪大了眼睛,诧异地看着他,半晌成绮韵才失笑道:“大人今曰在暖窖里侍弄庄稼,显得极有学问呢,怎么这些常理却不懂得呵呵呵,这样对待佃农的地主是没有的,如此对待长工的倒是有,可是也少得很”。

杨凌莫名其妙,他知道的地主形象可都是凶神恶煞、面目狰狞的恶霸,怎么自已的地还做不了主

成绮韵解释道:“大人,这些乡间财主一是祖上传下来的家业。二是在外地做官、经商发了财,回乡兴家置业,购买大量土地,成为地主。三是勤劳俭朴,聪明好学,善于经营,一辈子省吃俭用,有点积蓄便买田置地,渐渐成为地主。第四种便是欺行霸市、高利盘剥而成为财主,但只占少数。

说起来这些乡间士绅,也都是读过四书五经、遵崇“孔孟之道”的,怜贫恤老、救济鳏寡、助教兴学、救灾赈灾、修桥补路、调解纠纷,地方官员大多要倚靠这些地方乡绅,所以他们是很重视个人名望的。

强迫佃农屈从的事很少有人做的出来,而且一旦恶名远扬,就没有佃农肯种他的地了。一般说来,佃农今年佃耕,明年可以弃而不种,转为别的地主耕地。如果是家中自已有农具、耕牛的佃户,更是各家财主抢着招纳的,毕竟地主家也是为了牟利,自已饲养耕牛、准备耕具,付出的代价更大”。

高文心陪着韩幼娘边走边道:“是呀,大人,尤其地租是交粮租和银租,只要人家按时交足了租子,种什么地主是无权干涉的,就是家里的长工,聪明些的东家也要好生对待。否则给你来个出工不出力,倒霉的就是自已了。

我家的地不多,初一十五的我爹还要给佃农、长工送些肉去,逢年过节送点粮食、衣物,这样才能拢络住那些种地能手、那些老实本份肯干活的长工,要是照着大人的办法,呵呵不出几年,手中有良田也要荒芜了”。

杨凌脸儿一红,讪讪地说不出话来。他哪知道敢情地主还有这么多限制,还以为只要自已成为地主就能为所欲为呢,如今

杨凌眉头一皱,望着那土地有些发怔,看来在京郊广种,到时震撼百官的大丰收场面是不会出现了,就算那些地主肯卖地,又怎么强行要求那些佃农去种地

这里比不得陕西那些准备试种的贫瘠土地,那里的百姓先给他们相应的口粮,你让他们今年种草他们也答应了,可这京郊大多是肥田,恐怕要多付出几倍代价,才能诱得百姓动心,可是那些地主又怎么办

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