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更大胆的行动。
只是时机还未成熟,尚须些时日,这要取决于自已对国子监太学生的影响有多大,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另外一条路子就是打国子监祭酒陆蕴的主意,此人刚正不阿、忠言直谏,更应该去御史台院任职,却不是在这当校长。
心里盘算着这些,嘴上却还能应付赵桓,安敬含了一丝笑,不卑不亢的姿态也让赵桓暗暗点头,虽则他也看出安敬对自已要比别人恭敬的多,想来他心中已然猜到了自已的身份,此人确如娘娘说的那般不简单,值得一交吧。
“此间却非说话之所……你我换个地方细细攀谈吧……”赵桓主动提出邀请,那边的秦桧又丢来嫉妒目光。
安敬却笑道:“……只怕那童方不肯干休,还要寻折家子弟的麻烦,我却先领他们走,有暇定去拜望公子!”
赵桓想了想便点头,道:“也好……若须本公子出力便指派个从人来传个信,却不吝啬,如此先别过了……”
向氏兄弟两个也朝安敬拱了拱手,暂时收了他们的狂妄,不说人家有皇后娘娘罩着,就是人家在啸风口的威名也令他们心中钦佩,如此,三个人却先下楼了,出来后那赵桓才朝向光道:“……你这蠢人,却替我惹了麻烦事。”
“呃?殿下为何这般说法?”那向光还没反应过来,却是他弟弟向阳道:“……哥哥不曾细想,那童贯权势滔天,童方受了这等侮辱,他如何肯善罢?便是面子上装过去,私下里却要计较,郑枢密与童贯最是不和,一院二使,两个人争的头破血流,此番安衙内挑索折家与童贯的关系,却是要降他军中威信,想来却是那郑枢密的授意吧?”
向阳狂则狂矣,但他心思慎密,颇得赵桓之欣赏,而永嘉、永阳两郡王也自赵桓开了东宫后频频向他示好,更把各自的孙子打发过来充当太子伴读,就是为将来做打算,一但赵桓登了基,向光向阳必受重用,如此计较甚佳。
此时闻听向阳这番说话,赵桓却也点头,他道:“…本王眼下却不想出甚风头,若卷进童郑之争却是不妥!”
向光不由慌了,“……却是小候的不是,险些坏了殿下大事,我这去开封府把此间细项事情分说清楚……”
“罢了……事以至此却说甚么?那安衙内也是聪明人物,给他看出端睨,却要坏了本王与娘娘的关系……”
PS:求推荐票,收藏!请支持!谢谢!
第一卷 河间风云 第六十二章 杨再兴
更新时间:2010-7-20 15:09:03 本章字数:3778
开封府外城,上土桥坊,安宅,便是如今安敬落住之处,后晌,他把折、种子弟邀来。
“此处只是小可暂居之所,此番踹了那童贯义子,只怕那童衙内不肯罢休,近日太学也不能再去了,只待此事有了一个说法你等几个再续学不迟……”安敬这般说也是没错的。
“多谢安衙内,此番累及了衙内,到是我等心中不愿,但能与名震啸风口的安衙内聚首,却是幸事,我等兄弟多仰慕衙内威名,今日更识衙内仗义相助,折彦质在这里谢过衙内…”
他说着便施礼,安敬只拉住了他,笑道:“事由小可而起,更无置身于外之理,此后挑索折家小姐发飙,却是小可故意为之,不想折小姐竟真的怒了……不过几位亦不须多虑,那童贯非得咽下这口气不可,只怕那童衙内暗中动些入脚,索使开封府公人寻几位事端……”
种泟却道:“衙内如何断知那童枢密不会假公济私的寻泾原路折家经略相公的事端?”
大家心中也存此疑问,各人目光都望着安敬,那个十七八岁的英伟青年人也灼灼盯着他。
安敬也不知此人是谁,众人刚至,还没来得及细细引介各人,但衙内对此人颇为留心,此人虽则年青些,但脸孔上透出坚毅之色,虎气腾腾的,想来也是初生之犊不怕虎的角色。
“诸位有所不知,表面上看朝中一片祥和,实则不然,派系间争斗却未有一时歇过,自蔡太师复相,便与那童枢密、高太尉互为表里,利益相结,只知排除异已,知枢密院事郑居中亦是蔡童高等人眼中之钉,欲排挤出中枢而后快,但郑枢密亦有皇后娘娘为援,亦不惧彼等……眼前只是童郑之争最烈,那童贯本为内宦,但位极人臣,历朝未有先例,近日相传有些说法,皇帝面前有人直谏‘用宦有违祖制,确有祸国殃民之虞’,今上便是宠信童贯,心下亦不轻松,在这种形势下,那童贯也不会因些小事而与西北军将领离心,抚之唯恐不及吧。”
听过衙内这番分析,折彦质、种泟、韩世忠都不由点头,那韩世忠更道:“……外间盛传衙内是皇后娘娘亲戚,如今看来不假,此事若有衙内担当,我家小姐也就无虞了……”
这韩世忠也是机灵人,送高帽的同时也把责任卸给了安敬,其他几个心下不由忐忑。
安敬却丝毫不所动,仅只一笑道:“区区小事不值一哂,几位直管在此住下,郑童之争没有结果之前,谅那童贯也不敢动小可半根毫毛,今日只巧借赵小公子之势化解了危局,那童方弄带人寻来此,你等亦不须留手,该揍便揍,闹不出人命来,本衙内都一肩扛了……”
“衙内确是豪气,看来啸风口传闻不假,今日不畏强势,骂晕了高小俅,实是大快人心,良臣心下甚服衙内,不过这高衙内是个睚眦必报的心性,却须小心为妙,”韩世忠又道。
安敬淡然一笑,负着手闲踱了两步道:“也不瞒韩兄,在小可眼中,高小俅比那市井泼皮更腌臜不堪,骂他也是给他留了面子,再张牙舞爪不知进退的,小可还要他好看的……”
在座几个人都不由一震,只在他们心里没敢想过这般行事,这乐寿小衙内端的是胆大。
一个个摇头苦笑,折月茹、折月秀、种淽三女脸上也掠过惊讶,这时种洆道:“今秋礼试(礼部考核)转眼即至,我等几个却凭白惹了这番事,只怕连礼试的机会都要错失……”
“如何不是,唉……只怕那童方和高小俅动用家势,从中做梗,我等只无缘上舍了……”
“不须担忧,三五日小可便将摆平此事,你等回转太学即可,若有人弄权耍奸,太学生们也不是好惹的,我等便上个万言书递进宫里去,哼,让那弄权小人吃不了兜回家去享受。”
听他说的诙谐,三女却都想笑,但都忍了,韩世忠笑道:“痛快……衙内与俺这个粗人想的一般,脾性更是相投些,今番相见也是缘份,俺韩良臣要高攀衙内了,就此定交……”
韩世忠虽是折可求推荐来太学武舍谋武职出身的,但他也算不上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