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裁决。

理由是‘两越俱为藩臣,毋得擅兴兵相攻击,今闽越兴兵攻臣,臣不敢兴兵’然后‘唯天子诏之’。

这样的表态别说是一个藩臣了,就是汉家的刘姓诸侯也不过如此!

因此,刘彻就高高兴兴的派了两路大军前去帮助南越讨伐闽越。

闽越也是个怂货,汉兵未至,自己就把那个擅自出兵攻击南越的王杀了,首级献给汉天子。

这是因为闽越、东瓯,其实比之南越就更加不是什么独立王国了。

事实上第一代闽越王无诸、第一代东瓯王摇是故长沙王吴苪的手下,在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中都是立过功的,他们的王位也是来自于刘邦的册封。

所以,综合这些事实,刘德知道,南越、闽越、东瓯的问题,其实是政治问题,而不是军事问题,南越、闽越、东瓯的百姓,也不是匈奴之类的异族,而是流着中国血统的中国人。

假如能不动刀兵,就能让其回归祖国,刘德自然不会动刀兵了。

刘德就记得很清楚,刘彻登基后不久,东瓯就举国内附,具被安排在江淮一代。

其后的两越征服战争与其说是征服,倒不如说是平叛,汉家天子大军一到,叛乱的逆贼全部授首,两越军民甚至国君都高高兴兴的庆祝了一番自己终于不是蛮夷,而是中国人了。

故而,对于即将来拜见自己的赵胡,刘德也是拿出了一万分的诚意,为此,他特意换上衮服,戴上旒冠,以最正统正式的方式来接待赵胡的拜访。

不多时,一位身穿深衣,头戴冠帽的年轻人在王道的引领下,走进来,朝刘德叩拜道:“小臣赵胡拜见殿下……”

刘德听了呵呵一笑,这赵胡无论是说话的方式还是腔调,都跟关中士子没什么区别了。

这是便宜老爹的功劳!

去年赵胡一到长安,便宜老爹就派了舍人赵绾前去教导其读书识字,还十分体贴入微的给赵胡找了几个温柔的女子照顾。

一边是儒家润物细无声的洗脑教育,一边是美人的软玉温香。

才不过一年多一点,赵胡就已经从里到外都被改造成了正宗的不能再正宗的中原人。

“卿快快请起!”刘德走上前去,万分亲切的扶起赵胡,拉着他的手坐下来,亲密的问道:“卿在长安,可一切都还过的顺意?”

“回殿下的话,小臣在长安,承蒙天子厚恩,诸位老师用心教导,一切都是极为顺意!”赵胡恭敬的答道。这倒是他的心里话,比起老家老乡那个穷乡僻壤,这长安无疑就是天堂了,倘若有可能,赵胡还真有点舍不得离开长安。

不过,没办法,老祖父已经从南越发来了急书,要他回国,说是身体不太好,预感可能大限将到,为防万一,让他这个继承人立即回国。

赵胡的祖父赵佗今年已经八十八岁了,这个年纪的老人,确实是随时都有可能病亡!

因此,赵胡上书汉家天子,请求归国,已经被天子批准,即将回国了。

他这次来拜见刘德,主要就是想着见一见这个坊间传言的将来储君,为日后结个善缘。

…………………………………………………………

我去我去我去~~~~

居然宽带欠费!!!!!!!!!!!

尼玛我11点就写好了这章,结果宽带欠费大爷的!害的我只能去网吧交钱,然后再回来更新~~~~~

中国电信这么牛逼了?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九十七节 没有没用的学问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这就好,卿若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随时可来找我,或者直接找父皇倾诉……”刘德很体贴的道。

“殿下厚爱,小臣铭感五内……”赵胡稽首拜道:“小臣此来,是想向殿下告辞的……小臣的祖父大人日前传来家书,说是身体已经渐渐衰老,预感大限将至,命小臣即刻回国!”

刘德一听,眼中却闪现过一丝杀机。

“老狐狸!”刘德在心中骂了一句。

别人不知道,刘德却是很清楚,南越王赵佗最终一直活到建元年间,足足活了一百多岁,以至于在赵佗死时,他年纪最小的儿子都早死了二十几年了,所以,王位才传给赵胡。

这就说明赵佗现在急急忙忙的要把赵胡召回国内,根本就是见到风声不对,又起了二心。

刘德就记得很清楚,吴王刘濞叛乱,三越都出兵混杂在吴王濞叛军之中打了次酱油,不过等吴王濞一战败,第一个跳出来反水的也是三越的军队,吴王刘濞甚至就是被闽越人所杀。

这赵佗毫无疑问,现在应该跟吴王濞勾搭了起来了!

“真是个反复小人!”不知为何,刘德心里将赵佗跟后世4v岛上的岩里政男联系了起来。

赵佗的权力继承自任嚣,岩里政男,继承的是蒋公子的地位。

两人都相同的反复小人。

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岩里政男给给自己找了个矮子爹,而赵佗没爹可找。

这么一想,刘德心里就有些火气了。

“平定吴楚之乱后,想个办法让这赵佗早死早超生吧!”但却只能在心里想想,南越国远离中原,就算是天子,也有鞭长莫及的顾虑。

好在赵胡的谦顺让刘德心里多少舒服了一些。

只要赵佗一蹬腿,以赵胡现在的心态,徐徐渗透,多则二十年,少则十年,南越还是能回来的。

如此一想,刘德的眉头才多少舒展开来,勉强露出一个笑容道:“卿此去归国,路途遥远,一路之上还请多多保重!”

刘德回过头,对王道吩咐道:“去取五百金来,给南越王子作为盘缠!”

刘德握住赵胡的手,深情的道:“区区薄礼,卿万勿推辞!卿在中国的家族亲人,我也会时常派人去看望照顾的!”

“殿下厚遇,小臣感激不尽!”赵胡听了,立即就是感动的叩首。

赵佗老家在真定,其祖坟至今受到汉家天子的保护,当年为了笼络南越,刘德祖父甚至还给赵佗的从弟封官,现在,赵佗同族的亲人大部分都是生活在长安,赵胡在长安的日子里,也常常跟这些亲人走动,来往,因此多少有些感情。

刘德拍拍他的肩膀,扶起他问道:“卿何时归国?可定下日子了?”

“回禀殿下,小臣业已收拾好行李,三日后动身归国!”赵胡低着头答道。

“卿此去,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有相见之日……”刘德想了想,从自己身后的书架之上找出一卷竹简,递给赵胡,嘱咐他道:“这本《论语》卿带着回国,就算是身处南越蛮荒之地,卿也不可忘了学习!”

“诺!”赵胡非常感动的点点头,拿着那卷论语,爱不释手的抚摸着。

他早就想要一卷完整的论语了,可惜,找了许久也没找到,刘德送他这卷论语,比送他五百金更让他高兴。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