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文会,认识的人之中,甚至有着彻侯的后人,开国功臣的子孙!
论学问、才干,主父偃觉得自己不比其他人差。
但假如说要拼爹的话,主父偃仔细想了想自己的出身,觉得十个自己捆在一起,也拼不过人家的一根手指头啊!
譬如此刻正坐在主父偃对面的那个年轻文士。
人家乃是故汾阴悼候周昌的之孙周意,虽然不是嫡出,但名头也是大的惊人!
当年周昌有口吃的毛病,说话不利索,常常引此为憾,因而他的后人大都都从纵横家的名家学习。
所以,此人也算的上是主父偃的同门。
主父偃到了长安后,与他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
“我纵横家自苏秦张仪两位先辈之后,渐渐势衰,当今之世,更是在朝廷里连一个前辈大臣也没有……”主父偃颇为忧伤的感叹道:“当今之计,只有另谋出路才是正道!”
这个道理,当主父偃在燕都蓟城之时,就看很清楚了。
在蓟城,他若报自己是纵横家的学子,很少会有人留意,更别说看重了,但,若是报个法家或者儒家的出身,虽然不大可能立马就被人重用,但至少能混一个食客的身份,不至于会被饿死!
“此次田叔开讲,我欲过去旁听,看看能否有机会被田叔老大人看重,登入门墙之内……”主父偃说着他心里的想法,这一点都不可耻!
当今朝廷重臣,内史晁错最初是怎么混进官场的?
谁都知道晁错当年是以儒家的身份混进去的!
这个事情瞒不了人的,因为晁错里的第一个正式官职是《尚书》博士。
既然法家都能玩一个曲线救国,那么纵横家有样学样,也是可以的!
主父偃无疑是个聪明人,他来到长安虽然时间不过两三天,但他已经敏锐的感知到了,考举跟他没太大的关系。
不过十个名额,主父偃觉得,可能现在就已经被长安的贵族们所瓜分了!
就算没有,主父偃也没信心跟一群今年刚刚被天子想起来追封为武陵候的瓒候萧何之孙萧系。
本来,祖先的封爵已经被剥夺,能被重新封为彻侯,这是应该开心的事情。
但一个不小心,那位萧系武陵候的位子还没坐热乎,就因为在市集之上驾驶马车撞死了一个路人,被廷尉穷追不舍,闹到最后,武陵候的位子都丢了!
要不是天子为了脸皮着想,重新从萧何的孙辈中选了一个人来继续做武陵候,这萧氏就要那个不孝子孙给坑死了!
因而,实际上周意很清楚,表面上他们这些勋臣贵族之后看着光鲜,但实际上,也是处境尴尬……
只能说,各家有各家的难处。
主父偃却是大喜过望的道:“如此就劳烦兄长了!”
若能直接接触到田叔,那他就有把握能让田叔注意到他甚至在田叔面前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果然还是贵族好!”主父偃在心里万分羡慕着周意的出身:“我若是有个这样的背景就好了!”
…………………………………………
第一更~今天还是三更0-0
注:萧何的孙子在景帝二年被重新找回来封为武陵候。
但是,在史记,孝景本纪之中,封为武陵候的人叫萧系,而在汉书百官公卿表跟史记的功臣表里,这个人的名字叫萧嘉。
因此,就只有两种解释,一,这个家伙有两个名字,一个叫系,一个叫嘉。二:他们是两兄弟,但先被封侯的那个家伙倒霉透底,连位子都没捂热就被人赶下去,然后皇帝为了自己的面子,重新选了一个人。
我这里是选择第二种可能~因为汉史上有过这样的例子~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九十六节 赵胡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日落之时,刘德刚刚从宫外回来,王道就过来禀报道:“殿下,南越质子赵胡求见……”
“请他进来……”刘德解下身上的佩剑,让人给他换了一套衣服,吩咐着道。
这南越质子赵胡就是现在的南越王赵陀之孙,也是将来的南越国王。
其实呢,此时,南越国根本就不是一个什么独立的王国,准确的说,这个趁着秦国崩溃趁机自立的政权,在实际上,它真正独立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
也就是秦国崩溃到汉室建立之间的那段时光,南越王赵佗混的很开心。
但是,刘邦在长安登基建国之后,赵佗第一时间就进入了汉家天子的视线之中,刘邦于是派陆贾为使,持天子节,前往南越告知南越君臣中国天子已立,赵佗立即就表示愿意臣服,尊奉汉家天子为主君。
这样就有了君臣名分。
千万不要小看这君臣名分在此时的影响力。
南越国,虽然是秦始皇时期才被中国征服的土地。
但是,秦始皇在位之时,前后十三年,向南越移民数十万,这数十万中国移民不仅带来了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同时也带来了中原的文化。
南越国的大臣、将军,也几乎都是从中国走出去的。
南越国的文字、制度,也基本都是抄袭的中国。
这样的背景下,赵佗一臣服,南越就等于宣布承认自己是中国的一部分,虽然依然保持着事实独立,但在理论上,其实已经统一了。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赵佗从此就遣使朝贡长安,接受汉家天子的册封。
这要是在周代,南越的地位,大概就跟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差不多。
吕后时期,赵佗趁着汉家内讧,再次独立,还借口长沙王离间他跟吕后之间的关系,派兵攻打长沙国,吕后派隆虑侯前去讨伐赵佗,隆虑侯周灶这个二货在暑天强行进兵,导致他率领的军队大面积中暑,还没交战就失去了战斗力。
等到他修整好了,吕后驾崩了,于是,只能罢兵。
赵佗没人管,因此威风了几年,还因此大着胆子称帝。
不过等到刘德的祖父刘恒从代地来到长安被大臣们立为天子后,重新派陆贾前往南越,赵佗第一时间就认怂了,不单单去了帝号,还自称‘蛮夷大长老’,先前的称帝是因为无聊。
到了刘德的便宜老爹即位后,赵佗更是第一时间上表朝贺,更将其长孙赵胡送来了长安,作为质子。
在刘德的记忆里,从此以后,南越国就会将其太子作为质子送到长安,一直到它后来被灭为止,从未有中断。
而且赵佗死后,其实南越在事实上已经驯服了。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建元四年,另一个割据政权闽越发兵攻击南越,当时的南越王,就是即将来拜见刘德的赵胡,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派兵抵御,而是立刻上书汉家天子,请求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