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8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半的设计里程。

勉强只能算略通五尺道。

而为了开凿这条五尺道,秦王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数万民夫永远长眠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大量的资源就向打了水漂一样,有去无回。

更重要的是——秦在西南。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回报。

关中人,从来就不怕死,也不怕困难。

只要有好处,死算什么?困难又算什么?

当年为了支撑武安君白起的长平会战,整个秦国。上到八十老翁,下到十一二岁的孩子,老幼妇孺,全部上阵,为大军输送补给物资。

咬着牙齿,秦人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长平一战,一举全歼赵国精锐主力,从此扫平了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

这样程度的全国动员和总体战战略实施与规划程度,哪怕是后世二十世纪初期的一战交战各国,恐怕也不过如此。

然而。倘若没有好处……

就像当年秦始皇开发西南地区一样,除了芋头,秦人在西南地区没有得到其他任何补偿。

既然如此,那大家自然不会愿意去西南的崇山峻岭里去跟蛮子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了。

这个记忆,在关中人身上是如此的深刻。

以至于几十年后的今天,当朝廷再次表露出想要去西南走一趟的时候。

关中百姓,没有跟之前一样,表达出任何踊跃的参军热情。

毕竟,可没有人想,跋涉千里。远征异域,冒着生命风险,去挖芋头……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脑洞大的家伙。

在长安城中的某个偏僻的居民区里。来自吴地的一个士子正在闭门读书。

忽然,他听到房东家人在议论,朝廷要对西南动手的事情。

这人立刻丢下手中的书籍,站起身来,自语道:“此乃天赐吾以机遇也!”

这人姓杨,名政。字子策。

本是旧吴国会稽人,他的父亲,原来当过吴国的会籍某县县尉,也算得上是官宦之家的子弟。

但可惜,三年前吴王叛乱,而且还被朝廷迅速镇压。

他这个官宦子弟的身份就那么丢掉了——哪怕他父亲死的时候,吴王刘濞还依然是汉之宗伯,南疆柱国,但杀进来的汉军,可不管这些,一句话就将他打到了‘吴逆余党’的行列之中。

虽然没有上那个罪官家眷名单,但是作为旧吴逆余党的子弟,想得到地方任用,甚至当官,简直是做梦。

没有办法,考举就成了他唯一的出路。

只是……

来长安后,杨政才发现,这竞争对手是如此之多,而且一个个的家世背景都吓得死人。

虽然国家以考举取士,每岁取士子数千之多。

但,这考举却是越来越难考。

当然,若只是想做个地方的杂吏,给人打打下手,供人驱策什么的,却是很简单的。

基本只要识字,字迹工整,然后逻辑清楚,条理分明,就可以了。

但,作为一个曾经的官宦子弟,杨政却是不甘心,一辈子在乡中的亭里,跟农民、泥腿子以及乡下的土财主打交道,每月混个几石米,过着清贫而紧张的日子。

他更希望能坐到县衙或者郡衙大堂之上发号施令。

“大丈夫,功名但在马上取!”杨政将书丢到一旁。

他的父亲,曾经作为吴王的使者,去过西南,甚至在夜郎王的王宫里,列为上宾。

西南诸国的情形,他多少是知道的。

于是,他坐下来,拿起纸笔,奋笔疾书,开始写起了名帖。

“会籍野人杨政谨拜君侯:闻君侯有意为陛下收取西南,鄙人杨政,慕君侯胸怀,特献策以供君侯斟酌……”

半个时辰后,杨政就已经将一篇洋洋洒洒三千言的西南攻略写就。

然后,他将这些拜帖抄录数份,趁着天色尚早,出门向着戚里和尚冠里的方向而去。

“现在。有可能率军出征的贵人,大抵只有那么几位……”杨政一边走一边思索着,在排除掉丞相周亚夫以及几位特进元老后,事实上。如今能有资格统兵远征的人,也就那么几个了。

无非就是卫尉李广,执金吾郅都还有将军李息与郭武这几位非列侯出生的将军以及建平、平曲、江阳这些先帝功臣列侯和几个老牌的军中列侯将军。

但,也说不定。

毕竟,派谁去统兵。天子说了算。

很多时候,老刘家在这种无论派谁都一样的事情上面,常常出其不意的选择那些不怎么起眼的列侯。

考虑到这一点,如今在京列侯,除了天下闻名的长安三怂,貌似其他人都有可能成为选择。

想到这里,杨政就停下脚步,回到自己的住处,继续抄录起拜帖来。

他的想法简单而直接——既然我不知道谁可能成为这次的统兵大将,那么。我就将拜帖投给所有可能的人选就行了……

这也是过去长安城里的文人们在没有考举制度之前的通用选择。

……………………………………

与此同时,在戚里的大将军魏其候府邸之中。

一位年轻的食客,对窦婴拜道:“主上,今陛下欲取西南,此主上立功之际也,主上当临机立断,上书陛下,毛遂自荐,请为主帅……”

窦婴看着这个年轻的食客,摸着胡须。叹道:“我自知也,只是……西南诸国,我一无所知,恐怕……”

这食客拜道:“主上勿忧!臣有好友。名为唐蒙,乃故吴国鄱阳尉之子,此子曾游历西南,与当今夜郎、筰、僰等国君王大臣,素有交情,主上可遣使延请之。得其之助,则西南诸国内情,主上自然尽知!”

窦婴大喜,起身拜道:“若果真如此,吾必重谢之!”

立刻就命人携带百金财物,与这食客一同,前去延请那叫唐蒙的人。

……………………

尚冠里的虎贲卫都尉府邸之中,类似一幕也在上演。

“陛下欲取西南,此正都尉立功之际,请都尉当机立断,连夜入宫拜见陛下,请为西南主帅……”几个剧孟的马仔纷纷鼓噪着。

剧孟自从富贵之后,就在这尚冠里的家宅之中,学着长安列侯勋臣,养了大批的食客和幕僚,为自己策划。

只是,剧孟出身游侠,所以,他的食客与门人中,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

其中,更有许多是他曾经贫微时的好友与乡邻。

这些人与其说是在给剧孟当食客与门人,倒不如说是来蹭饭跟混吃等死的。

反正,只要剧孟不倒,他们就能,每日喝酒吃肉,闲下来就去花街柳巷,做个大保健什么的,日子简直不要太快活了。

因而,实际上,剧孟真正能有所依靠的,也就那么十几个人。

而现在,不分是混吃等死的家伙,还是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统统都按耐不住的怂恿起剧孟来。

对他们来说,若剧孟成为这次出兵的主帅。

按照国朝制度,作为主将,可以推荐几个或者十几个校尉啊司马什么的中低级军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