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7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小包和全部家当以及国家子民,喜滋滋的来当天朝之民了……

于是,司马相如白捡了这么大的一个功劳……

更搞笑的是为了内附,僰筰两国国王开始了竞赛。

什么竞赛呢?

贿赂司马相如,以求将自己的名字放在内附名单的第一位上。

本来,这个事情没有人知道的。

但司马相如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为了宣扬自己的丰功伟绩,主动把事情捅出去了。

然后,被人弹劾受贿,被罢官,闲置了一年多才重新启用。

至于为什么西南诸国会是这样一个样子?

尤其是越靠近汉室边境的,就越恨不得马上投入中国爸爸温暖的怀抱?

刘彻大抵是猜到了一些的他的那两位老丈人干的好事呗!

这两个家伙,倾滇蜀之民,以资本的力量,在西南搞风搞雨。

祸害的西南诸国,真是********。

远一点的还好,离汉境近的王国部落,全部是哭天喊地,泪流满面。

再加上这两货太有钱了,以至于西南夷诸国国王都以为中国是天堂,一个商人都能过上神仙般的生活,那贵族官员呢?

再一看自己,妈蛋,堂堂国王,日子还不如程郑氏跟卓氏家里的一个管家过的潇洒。

自然喜滋滋的求着喊着要内附。

至于刘彻为什么知道这个事情?

同样是司马相如给的线索……

这货历史上出使西南夷时,蜀郡上下,一片反对之声,无数人摆出各种例子出来证明,开发西南,得不偿失,而且耗费巨大。

司马相如为此不得不写一篇赋来反对这些声音,同时告诉蜀郡百姓,为什么要开发西南。

而到底是什么人,不愿意国家开发西南,进而在当地设置郡县。

这用屁股都能想到,是在当地有巨大的蜀郡商人,尤其是程郑氏和卓氏家族。

现在,在刘彻的大力支持和保护下,卓王孙和程郑婴用着比历史上更快的速度和更无节操的手段,折磨着西南诸国。

玩了这么三年,刘彻觉得时机应该已经差不多了。

是时候收网了。

刘彻看向校场诸人,张开双手问道:“诸君,谁愿为朕之庒蹻、常頞,为朕收取西南,复楚秦故土?”

楚将庄蹻曾在战国初期,楚国盛世之时,统兵进入西南地区,为中国第一次开发西南打开了道路,可惜,当庄蹻大军征服西南后,他们回头一看,老家巴蜀被秦军端了,只好带着部众在当地落户,这就是滇国的由来。

至于常頞,他是秦将,曾经奉秦始皇之命,在西南地区建立郡县,任命官吏,实施过有效统治。

可惜十几年后,陈胜吴广起义,秦朝崩溃,自然也就没人有空去理西南了。

刘彻这话一出,台下面的列侯将军,马上就激动起来,纷纷拜道:“臣某不才,愿为陛下先锋!”

虽然大家对西南的了解,依然停留在僰奴和筰马上面,嗯,可能还要加个当地可能能通向身毒。

但,这一点也不妨碍,诸将争先恐后,毛遂自荐。

现在的汉军,匈奴人也不怕,甚至已经有自信出塞去找单于算账。

区区一个西南夷,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种送上门的军功,大家自然是不会放过的。

旁的不说,单单就是一个曾经统兵远征数千里,灭国无数的资历,也足以在未来,成为自己功劳薄上的厚厚一笔。

更别说,带兵进去,发财什么的,自然是题中应有之理!

刘彻看着诸将们争先恐后的模样,在心里点点头。

虽然说,西南地区,大抵也就只有滇国跟滇国周围的那几个王国可能需要用刀剑讲一下道理,但总体来说,汉军在当地,是没有什么挑战的。

甚至,可能只需要一次武装游行,甚至武装游行都不需要,西南这个游子,就将回归中国的怀抱。

这可是一个足足有七郡的地盘!

更别说,刘彻隐约记得,在滇国,应该有一条古道,直通缅甸和印度。

卓王孙不就曾经在滇国买到过身毒奴隶吗?

但这选将,还是要认真的。

不能选个脑残过去,把矛盾激化。

刘彻将视线从将军列侯们身上扫了一圈,然后,道:“卿等皆公忠体国,朕甚欣慰,这样,卿等明日都写一封奏疏,谈一谈对西南用兵的看法吧!”

将军列侯们纷纷互相瞪了一眼,然后拜道:“诺!臣等谨奉诏……”

心里面立刻就开始寻思起来,这奏疏该怎么写了。

虽然他们都没去过西南,甚至连蜀郡也不是很熟悉。

但没关系,大家家里,还是有不少的蜀郡食客,甚至有些家里还养了不少僰奴。

从这些人嘴里,大抵是能知道些详情的。

这样随便唬弄一下,一封奏疏就出炉了。(未完待续。)

ps:抱歉今天感觉状态很差很差~只能更这一章了,(⊙﹏⊙)

等我明天状态好转起来再补吧

------------

第七百三十四节 竞争

朝廷要对西南用兵的消息,在晚上的时候,就已经传的满长安都是。

但是,很可惜,除了军方以及列侯们外,其他人的反应都很冷淡。

一则呢,现在八卦党的主力,游侠跟地痞无赖们,已经走掉很多了。

这些家伙跑的快的,甚至都已经过了辽东边墙,进入新化地界了,即使跑的慢一点的,也是蹭到了雒阳。

二则,西南那穷山僻壤的,能有什么?

有些关中的老人甚至还记得秦朝的时候,开发西南的事情。

“当年先父追随常将军,开发西南,修筑五尺道……西南那边穷啊,据先父所言,西南诸国之中,除了芋头,就是崇山峻岭了……”

当年,秦国为了开发西南,可是征发了数以万计的关中百姓,前去当地修筑道路。

西南地区如今的道路,基本都是秦国修筑的。

作为中国古典时代最典型的代表。

秦王朝,完全就是一个基建狂魔。

他的军队打到哪里,道路就要修到哪里。

山若拦我,我就凿山,水若挡我,我就挖运河。

对大秦帝国来说,这个世界,就不存在不能修路挖河的地方。

为了征服百越,秦军凿开湘江与漓江,让湖南与广西的水系合二为一。

为了北上草原,秦军在河套平原,建立起密密麻麻的烽燧台和军械库,更将直道延伸过去。

至于至今依然在联系着整个中国所有郡县和主要城市,让诸夏变成一个整体的秦直道,更是人类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奇迹工程。

然而,如此强大的一个基建狂魔,却在西南折戟沉沙。

面对西南复杂的地形和多变的环境。

纵然强如秦朝这样的军国主义政体,也只能选择开凿一条仅能供给人马通行的不足五尺的道路,称为五尺道。

即使如此,这条五尺道,实际上到秦朝灭亡之时。也只完成了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