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会选择无所作为或者胡乱作为。
别的什么都不管,先恶心一下皇帝,最后*的皇帝不得不回到他们希望的轨道上。
对这些事情,刘彻清清楚楚。
所以,他才会选择公孙弘来填这个坑。
除了公孙弘这样两面三刀,为达目的无所不有其极的家伙,谁能玩得过那帮人?
当然,仅靠公孙弘一个人,是搞不定那帮家伙的。
所以,刘彻给公孙弘安排了一个强力上司。
“这些问题,卿无需担心,朕已经命令执金吾配合主爵都尉行事,卿只需要计算出诸豪强商贾大户之征税额度,并发给公文,命其限期缴纳,那些拒不缴纳的,朕已经授权执金吾强制执行!另外,廷尉赵禹,将全力协助主爵都尉衙门,并优先处置主爵都尉所报之豪强,一句话,凡主爵都尉所不能奈何者,主爵都尉可转交给执金吾和廷尉,甚至直接奏报到朕面前,朕会派遣兰台尚书,入驻主爵都尉衙门,每日早晚,报告各项事务!”刘彻宽慰着公孙弘说道。
米帝的国税局为什么那么强?
因为人家可以武装征税啊!
你不缴税,直接开着装甲车到你家门口武力征税。
不知道多少米帝联邦政府和fbi、法院奈何不了的大人物,黑帮头子,都是载在国税局身上。
目前主爵都尉衙门,一个八百石的小机构,可能最开始雇员也就百来人,显然没办法具备这样的强力手段。
所以,刘彻只好让郅都跟赵禹去当保姆。
刘彻相信,不会有人能抗拒得了天子的大棒跟天子的镣铐的双重打击。
但只能是权宜之计,未来,将主爵都尉衙门打造成一个雇员数万,有强力部门的机构才是最终解决方案。
但,公孙弘可不知道这些。
他依然非常恐惧和害怕。
儒家的大臣,从来都没有‘若能践行我的理念,就是死,也算不得什么’这样的法家式思想。
相反,孔夫子教育他们——邦有道则仕,邦无道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虽然,他们的理念里也有所谓的‘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思想,但那更多是针对个人c守,而不是理念和理想。
更何况,这个主爵都尉衙门的意识形态与结构,怎么看都像是法家式的衙门。
这就更犯不着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去践行了。
于是,公孙弘叩首道:“臣昧死以奏陛下:臣本粗鄙野人,不明于礼乐,幸蒙陛下垂爱,不以臣卑鄙,问臣以国政大策,臣本当肝脑涂地,以报君恩,奈何臣才疏学浅,实难当大任,还请陛下明察!”
嗯,这个一看就知道是个大坑,而且一个不小心就要丢掉小命的主爵都尉,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做的。
刘彻听到公孙弘的回答,丝毫也不意外。
他本就知道,公孙弘必然不会去心甘情愿的上任的。
但是没关系。
牛不喝水怎么办?
答案是强按着它的头就好了!
公孙弘又不是没被人强按着头喝过水!
历史上这货不就被小猪指使朱买臣,按着喝了一肚子的水吗?
所以,刘彻就当没听进他的那些话一样,笑着道:“朕已经行文丞相,事下御史,任命爱卿为主爵都尉的诏书,此刻已经在兰台了,卿准备一下,准备接诏受命罢!另外……”
刘彻笑眯眯的道:“朕给卿找了一个副手,此人,姓主父,名偃,卿以后要记得跟他好好合作……”刘彻一脸坏笑的说道。
公孙弘+主父偃,这样的组合,可谓绝配!
倒行逆施与两面三刀,组合起来,刘彻都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他们产生的化学反应了。
至于公孙弘想跑?
刘彻笑了笑,他岂能没考虑到这个情况,所以,刘彻笑着道:“朕听说卿侍母极孝,考虑到卿与乃母年余未见,朕已经命人将卿母延请来到长安,目前安置在尚冠里中为卿所准备的宅院里,等会会有人带爱卿前去……”
公孙弘顿时就像吃了翔一样难受。
他确实是一个大孝子!
尽管,他的这个母亲,并非他的生母,公孙弘生母早亡,后来他的父亲就续铉给他娶了一个年轻的后妈。
但这个后妈对他极好,从小就极为宠溺他,在他人生最困难的时期,甚至一日只吃一餐,而将省下来的粮食给他买书和买笔墨。
这个事情,影响了公孙弘的一生。
假如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公孙弘最珍视的。
那么,他的母亲,无疑就是。
对公孙弘来说,他可以不要一切,但不能没有母亲。
在历史上,他的这位后母去世,公孙弘严格的按照礼教,为其守孝三年,且每日都以素服斋食。
而当时的公孙弘正在担任左内史,且年纪也已经有六十几岁,将近七十岁了。
这几乎不可能是作秀!(未完待续。)
------------
第六百六十四节 乌恒来使
送走公孙弘,刘彻缓缓出了一口气。
他心里明白,主爵都尉的构架,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而已。
接下来,怎么让它发挥作用,而不是变成一个摆设,无疑是最关键的。
但此事在目前,却还不是当务之急。
现在摆在刘彻面前的当务之急是——谁去当太仆?
说起来,汉室的太仆跟大鸿胪、典属国什么的差不多,基本都是个花瓶和吉祥物。
大抵类似后世天朝的政协常委。
想当初,卫绾就是赶马车赶的好,所以被太宗提拔当了太仆……
后来苏武的哥哥也想学习一下,结果驾车技术不过关,一不小心,车没停好,撞到了太庙的台阶上,自己回家自杀谢罪了。
从这就能看出,老刘家现在的太仆任命,有多么随意。
就是前任太仆袁盎,其实刘彻任命的时候,也只是考虑到了人家帮过自己,要酬功,就将袁盎这个可能连养马具体该怎么着都不知道的清贵士大夫任命为太仆了……
吃了这么个亏后,刘彻已经不打算随便再胡乱指派个外行去太仆衙门当老爷了。
必须选一个懂马政的内行。
可问题又来了。
老刘家的列侯勋臣们,可能会养鸡,也可能会驯养猛犬,但牛马什么的,即不能赌博娱乐,也不能卖萌取宠,显然,列侯勋贵们缺乏学习的动力。
刘彻倒是有心将上林苑的褚强推上去。
但想想,好像这么干的话,要被人喷死。
一个三年前还是个布衣,即不是什么勋贵的子侄,也非是士大夫阶级的自己人,能当个千石官吏,就已经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还想成为九卿,银印青绶,登堂入室?
士大夫勋贵们是绝对不会接受这个现实的。
所以,新太仆依旧只能从士大夫阶级和列侯勋贵阶级中选择。
没办法。刘彻只好退而求其次,选一个虽然是外行,但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