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5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换句话说,只要汉室还坚持‘以孝治天下’为根本国策,三老的社会地位与政治地位,就有足够的保障。

但与宋明的文人集团相比,汉代的三老阶级,却几乎没给国家和官府找过麻烦。

答案很简单。

在汉代,想当三老,有一个硬性条件。

这是刘邦规定的。

三老必须年满五十岁,有修行,能率众为善。

在这西元前,人均寿命不足五十的时代,一个人能活到五十岁,基本就要考虑自己的后事安排了。

这样入土半截的老人,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都必然日趋保守。

这样的人,纵然给他特权,也不会跟年轻人一样,想要靠着这特权,博取功名利禄,大好前程。

特别是许多三老,都曾经是某地实权致仕官员。

退下来后,他们甚至可能会用自己一生所得做一些造福乡梓的事情。

譬如修桥铺路、整修水利,甚至开办一些原始的私塾,教育乡中子弟。

像刘彻现在的内史田叔,数年前,致仕在家时,就带着乡中子弟,开挖渠道,整修道路,忙的不亦乐乎。

这甲里的三老,也是如此。

这位三老名曰王政。

今年六十三岁,生于楚汉争霸之时,少年时,曾从长安名士浮丘公门下听讲。

这位浮丘公,来头极大。

他是荀子的嫡传弟子,秦汉之交时,天下闻名的名士巨子。

门下弟子桃李满天下。

如现在汉室鲁儒派的领袖申公,楚儒派的开创者楚元王,以及楚元王之子楚夷王,俱曾在其门下听讲。

这位浮丘公,在历史上虽然地位不显,甚至鲜有人知道。

但是,倘若没有他。

儒家现在的情况,可能不比墨家好多少。

这王政当初在浮丘公门下听讲时,资质不是很好,因此,成就也不大。

靠着师兄弟们的提携,才最终混了个县丞。

旁人当县丞,少说也得捞个十万八万,再致仕回乡。

但王政为官,却是极为清廉。

当了近二十年县丞,依然是两袖清风,甚至连官服都是缝缝补补的。

致仕回乡后,甚至因为没有了俸禄,只能卖掉家里的田产。

这可真是个悲剧!

但随后,地方官就发现了自己治下出现了这么一个致仕后,居然不得不变卖家产度日的同僚,于是将他的名字上报到内史,内史又报给丞相府,当时主政的丞相是故安候申屠嘉。申屠嘉大手一挥,就将此人放进了上林苑,任命为这思贤苑中的三老。

当然,那个时候。思贤苑还不叫思贤苑。

恩,这又是个喜剧了。

刘彻想着王道昨天报告的关于这位三老的资料,心里也是一叹。

这汉室的公务员工资,看来是时候增加了。

不然,这清官一声清苦。甚至连家人都养不活,临老了甚至不得不变卖田产。

这岂非是鼓励人贪污?

而且,官员俸禄,确实是很低。

一位千石县令,一岁俸禄,不过一千石粟米,外加些赏赐以及来自刍稿税的补贴。

撑死了也不过折合一万钱的收入。

平均月俸不过千钱。

当初,故丞相申屠嘉,位于人臣,干完这一票,那他岑迈,就等于拥有了一张通向三公的通行证了!

这还不止!

为功臣修书作传,勒石刻像。

这要得到多少列侯,世代富贵的贵人的人情啊。

这事情办完,不出意料,他岑迈及其家族后代,都要受益无穷!

只是,唯一的问题是……

岑迈抬起头,看向刘彻,迟疑片刻后,问道:“陛下,臣迈昧死以奏:高祖功臣中,淮阴、梁王彭越,燕王卢绾,如何处置,臣愚钝,不明所以,又诸吕乱贼,何以自处?臣以不明,敢请陛下明示!”

这可是很要紧的事情!

老刘家虽然不玩文字狱,但是,这些敏感的事情,也没人敢触动。

刘彻也是迟疑了一会。

感觉这些事情确实很棘手。

要论功,这些人一个都绕不过去,需要给出一个说法来。

淮阴侯韩信,战功卓著,说句不夸张的话,汉室建立的过程中,若无韩信,可能会非常艰难。

梁王彭越就更悲剧了。

这位秦末群雄中的巨头,本来就是割据一方的人物。

楚汉双方都要拉拢他,但他最终选择上了刘邦的贼船,上了船,再想下就难了。

而且,刘邦杀彭越,至今仍然为人诰病,毕竟,彭越当时并没有想造反。

刘邦杀彭越的理由是‘反形已具’。

但到底反形在那里?刘邦就扯东扯西,简直与后世米帝推翻萨达姆。号称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借口有的一拼。

而且,更重要的是,当初刘邦本来已经逮住彭越,经过了廷尉审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彭越并无任何谋反的意思与动作!

本来,彭越都已经被刘邦释放了。

但是吕后在中间插了一手,劝告刘邦:彭越是英雄。既然已经得罪了,索性杀了吧。

于是,彭越就悲剧了……

这个事情,不管是石渠阁里的太祖起居录,还是史家记载,民间故事,都有传说。

假如说彭越什么的,还可以打个马虎眼的话。

那么,诸吕,就是没法子打马虎眼。混过去了。

不要以为诸吕外戚都是草包,都是废物!

那是汉室长久以来的宣传给人留下的印象。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嘛。

失败者,自然会被贬低一无是处!

但是,吕氏外戚的军功与战功,却是想抹杀也抹杀不掉的。

譬如周吕候吕泽,战功之高,韩信也不能比,功劳之大,萧何也不如。

汉家江山,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吕泽带兵打下来的!

假如说吕泽的侄子、儿子们是虎豹的话,那吕泽就是当之无愧的狮王!

什么陈烯什么靳歙、丁复、傅宽、蛊逢,这些战克之将,都是吕泽的小弟。

吕泽在世时。正面刚过秦军,踢过项羽,摆平过韩信。

即使后世的史记,太史公司马迁再怎么避讳,再怎么掩饰,再怎么用春秋笔法。也不得不在《史记》中写下周吕候‘发兵佐高祖定鼎天下’这句话。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刘邦彭城大败,输掉了最后的**,就差裸奔了。

是吕泽在下邑,收拢败兵,安定人心,团结部将,激励士卒,联络彭越,从而有了中国历史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翻盘!

想厘定历史,吕泽就绕不过去。

就像后世天朝,想厘定解放军的战史,你绕的过永远健康那座大山吗?

刘彻闭目沉思一会,然后道:“淮阴、周吕,作传,刻像,不名!”

嗯,后来宣帝刘询,也是这么对待霍光的。

意思是功劳我承认,但是,你丫就是个罪人,要知道,直到西汉末代皇帝,西汉政权依然在拼命绞杀所谓的‘霍逆余孽’,直至东汉刘秀,重新厘定历史,才认可了霍光的功劳,在那以前,霍光这个名字连提都不能提。

“梁王彭越……”刘彻看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