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西方文明,是建立在非洲、美洲、亚洲各族的灾难和苦难之上一样。
一个国家想要强盛。就必须剥削其他国家和民族。
“东北和朝鲜的原始部族,也未必够目前汉室所需……”刘彻心里想着。
原始部落,再抓能抓多少?撑死了十万?
抓完了怎么办?
刘彻不由得忧心忡忡。
好在这个世界足够大,抓完朝鲜半岛上的,可以去中南半岛什么的地方抓。
而这第三个惊喜,则让满朝文武,都奔走相告,人人弹冠而庆。
元德二年十一月十一,义夫人为天子诞下一对龙凤胎,母子平安,国家有后!
对大臣贵族们来说,什么帅师伐国什么开疆拓土,什么万国来朝,都比不上皇帝有后重要!
而且是带把的后代!
虽然义夫人不是皇后,生下的也未必是太子。
但天子有没有儿子,跟有没有太子,那是两码事。
有儿子,没太子,大家都不会在乎,毕竟太子总会有,无非就是缺乏一个能提前押注的对象而已。
但没有儿子,这个事情可就大条了!
这可是关系到家族未来,国家兴衰的大事!
历史上小猪一直没有生下儿子。
结果朝野人心惶惶,连小猪的舅舅田蚡都跟刘安眉来眼去,朝中文武百官,不知道多少人心里打着小九九。
在汉室,毫不客气的说,有儿子的皇帝,才算一个完整的皇帝!
皇帝要是没有继承人,别说臣子了,自己心里都要打鼓。
所以,前世小猪在刘据出生后的激动就可想而知了。
刘据几乎是出生,就被立为太子,还有大赦天下,赏赐臣民的诏书。
刘彻如今,到没有小猪那样激动到手足无措的地步。
但也高兴的几乎要跳舞。
他蹲在地上,看着襁褓中的两个小可爱,心中有着无限的疼爱与爱惜。
照道理说,他前世也有七八个子女,不该如此激动。
但他自己也不清楚,为何如此。
他就如同个孩子一般,在两个小家伙脸上,左亲亲,右捏捏。
便是殿中的宦官见了,也忍不住低头,死死的憋住笑声。
兴奋过后,刘彻冷静下来,他深知,这份父爱与情感,从今以后,怕是要深深埋起来才行了。
自古宫闱的危险,远超人们想象。
尤其是,当今皇后的老妈是馆陶。
刘彻知道,他要是对这双儿女表现的太过溺爱,天知道馆陶要是发疯,能干出什么事情来?
老刘家的节操,就是刘彻自己都没把握,更何况其他人?
历史上的刘家,出过人彘这样的惨剧,也出过父子相残的悲剧,更出过皇帝亲手掐死自己唯一骨肉的脑残。
毫不夸张的说,刘氏家族,是一个疯子与天才的混合体。
躺在榻上,还在虚弱中的义婼许是感觉到了刘彻的异样,于是挣扎着道:“陛下,还请陛下为皇子公主赐名……”
望着义婼的眼睛,刘彻也流露出些温柔的神色。
他走过去,握住义婼的手,温柔的道:“皇子……就叫病已罢……”
病已这个名字,在民间是很多寻常人家的孩子的乳名甚至大名。
义婼来自民间,自然知晓病已之名在民间泛滥成什么样了。
但她是个聪明人,并不失望,反是微笑道:“病已,病已,无病无灾,甚好,甚好……”
但义婼怎知,病已这个名字本身就寄托了刘彻对自己的这个长子的无限希望。
历史上,汉室中后期最有名的君王,中宗宣帝刘询没当皇帝前,就是名为刘病已。
“那公主呢?”义婼满怀希望的看着刘彻。
刘彻微微一笑,儿子他要保护,不能做的太过,甚至还要欲盖弥彰,但女儿就不需要了。
自古以来,女儿就要富养。
刘彻微微沉思,然后道:“就叫她桃桃罢,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希望她长大后能漂漂亮亮,永远开开心心……”
“谢陛下……”义婼顿时大喜。
刘彻握住义婼的手,抚开她额前的发丝,温柔的道:“就是辛苦爱妃了……”
“臣妾不苦,有陛下恩宠,臣妾这辈子都值了,更何况还能为陛下诞下皇子公主,这是臣妾之福!”义婼依偎到刘彻怀里道。
刘彻拍拍她的肩膀,道:“爱妃好好休息吧,朕先去东宫一趟……”
有些事情,还是未雨绸缪的好。(未完待续……)
ps:ps:更正一下上一章的一个错误,水德之后应该是土德,而非火德,我中间有一个地方写得太顺,出了错漏,抱歉~
另外,写今天这章的时候,我特么居然忘记了义婼是神马怀孕的,只记得我的大纲是设定在十一月后生产~
查了以前的稿子,也没查出来~姑且按照大纲这么写吧~i1292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五百零二节 夺嫡与投资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戚里,刚刚落成的东成候府邸之中。[800][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最新章节访问:щw.。
新上位的东成候郎中令义纵坐在主位,意气风发,执着绶带的手指都有些因兴奋而颤抖。
自家阿姐为天子诞下一双儿‘女’,且母子平安。
这对义纵,不啻是一针强劲的兴奋剂。
在汉室,夺嫡之争,向来是从皇帝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就已经吹响了战争的号角。
而过去的历史也证明了,只要有一位皇子,能抢先入主东宫,后来者想要将之拉下马,就要‘花’费十倍乃至于百倍的气力,都未必能够成功。
尤其是,在汉室历史上,还没有一位太子,被人从储君之位上拉下马。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是义纵自己无意为其外甥铺路,身边的战友和属下,也会拼命怂恿义纵为此而努力。
更何况,义纵本人,怎么可能没有这样的野望?
这从今日聚会的来客,就能看出来了。
在坐的,基本全是义纵的死党羽翼,羽林卫中队率以上军官,更是悉数在列。
另外,义纵这次率军前去讨伐朝鲜的路上,也很是收拢了一些燕蓟辽东等地的人才。
如今,虽然有着考举,但考举出去的士子,却要从四百石的基层官吏做起。
地方上的豪强家族的子弟,却对考举之路,犹豫不决。
这很容易理解。
这帮老爷,想做的是大官。
最起码也是一上来,就能发号施令,决断一县事务的千石官员。
廧夫、游缴甚至衙役这种要直接与农民打‘交’道,甚至每岁税收时忙的跟狗一样的刀笔吏,许多豪强子弟,自‘侍’身份,不愿意污了自己手脚。
考举之路,对他们来说,还不如‘花’钱走赀官之路。赀官虽然说出去难听了一些,比不上举荐和征辟那样高大上,但至少一出仕也是天子近‘侍’,朝廷心腹。
所以,义纵此去朝鲜,还是有不少豪强子弟投奔到幕下,担任幕僚、食客一类的角‘色’。
这也是目前汉室的常态。
三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