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0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地主豪强和贵族的口袋里扒出来的……

反正,目前在整个汉室。能通过和平手段,从地主贵族商人身上扒出钱的。恐怕也就张汤这一个。

搞的刘彻现在都已经决定,明年开始,就把身边的汲黯跟颜异也派去地方磨砺。

“宣!”刘彻想着这些事情,随口就道。

不多时,颜异就亦步亦趋的来到了刘彻面前,叩首拜道:“臣异拜见吾皇……”

“平身……”刘彻端坐在御榻上,摆摆手道:“王道,给长史赐座!”

待颜异坐下来,刘彻问道:“卿来见朕。想必是儒家诸贤已经将答案给出来了吧?”

“圣明无过陛下……”颜异俯首,然后从怀中取出一叠白纸,双手捧着呈递:“此乃臣等长辈贤达所答陛下之策……”

王道立即接过来,转呈刘彻案前。

刘彻接过来,翻着看了看。

基本上儒家与他预料的差不多,毫无节操可言。

历史上云龙门之问,班固尚且要在刘庄面前矫情一下。

这些家伙,连矫情的这个程序都省了。

直接就跪舔刘彻了……

刘彻也不知道该说世风日下,还是感慨人心不古。

不过。稍稍想想,儒家面临当下的局面,怕是早已经吓尿了,哪里还顾得什么矫情不矫情。也没有那个矫情的条件了!

不过这样也好。儒家既然已经暗示,愿意听他这个皇帝的话,做一个乖宝宝。

那刘彻也就不客气了。

他直接从颜异拿来的那叠白纸中。抽出三张还算对他胃口的答案,道:“此三公所答。甚合朕意,颜卿安排一下。过两日让他们进宫来与朕详谈!”

颜异接过来,叩首道:“诺!”

刘彻却是叹了口气,有些可惜。

可惜这些白纸上没有类似胡毋生、董仲舒这样的儒门真正巨头,因此,想要借助这三人来整合儒门,还是力有未逮,也缺乏号召力。

不过,这三人的答案,却颇对刘彻的胃口。

特别是其中一个叫林旬的所写的东西,已经隐隐有些民族主义的苗头了。

而诸子百家中,儒家的民族主义色彩,其实是最浓厚的。

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夷狄就两个字的待遇――禽兽!

有些激进的儒家学者,甚至不将夷狄视为人类。

当然了,儒家内部也有着像腐儒和专门擅长内残外忍的王八蛋这样的人物。

毫不夸张的说,历史上的儒家,之所以走上最后那条腐朽堕落封闭自塞的道路,满清要负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责任。

刘彻一直相信,有什么样的统治者,就会有什么样的官僚和思想体系。

“民族主义……嘿……”刘彻负者手,心中却是有些挣扎。

假如有什么东西,是中国的统治者们最惧怕的,那毫无疑问就是民族主义了。

后世的天朝更是对此严防死守,强力打压。

甚至为此不惜自己亲自下场当裁判,拉偏架。

天朝的统治阶级,岂是易与之辈?

如今,刘彻的屁股坐在皇帝的宝座上,以己度人,刘彻差不多就能理解天朝的统治者了。

民族主义确实是个可怕的东西。

尤其是和平时期……

不过……

刘彻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马上就要争夺世界霸权了,民族主义,是个好东西……”

还有一句话,刘彻没说出来。

那就是――他可没有一堆大爷的感情需要照顾。

他只需要照顾汉人的感情,汉人的利益。

至于那些某某大爷?

你是谁?

…………………………

两天后,羽林卫全部一千五百名将士以及从关中征调的为他们进行后勤保障服务的两千民夫,自长安灞桥誓师,踏上了征途。

刘彻亲自在灞桥附近建起拜将台,登台拜义纵为护朝鲜都尉,许给义纵便宜行事的权力。

然后,羽林卫的全体将士与随行的民夫,就坐上刚刚竣工的轨道马车,从长安出发,前往萧关。

六个时辰后,羽林卫及其装备,全部抵达萧关城门下。

“这轨道马车,真是快速、便捷!”义纵下了车,看着忙着卸装的民夫们,也不禁感慨。

半天时间,就将四千人及其装备全部投送到数百里外。

这样的速度,确实是令人惊讶,只是可惜,这轨道马车,目前全天下,就这么一条。

“待我还朝,我一定向陛下上书,将轨道马车系统铺向整个边郡,将各地要塞以轨道连接,从此,匈奴就再也无法为患了!”义纵心中想着。

只是,这个工程量却太大了!

当年,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征发民夫数以百万计,这轨道马车真要上马,恐怕至少也需要百万以上的人力。

如此大的工程,恐怕,朝廷那边不会答应……

这样想着,义纵也不由得叹了口气。(未完待续……)

ps:今天身体不太好,心情也很糟糕,感觉好孤独,好像全世界都抛弃了我一样,悲剧~r1292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四百五十一节 义纵的觉悟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汉元德元年九月,秋高气爽,大雁南飞。

义纵带着的汉室讨伐大军终于抵达辽东郡郡治所在地襄平。

襄平县属于汉室造襄防线中的一个战略中枢。

所谓造襄防线,即是汉室在战国和秦代的造阳至襄平一代的长城基础上,建造的一条类似珍珠链一样的防线。

在这条防线上,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唇齿相依,互为犄角,锁住汉室东北方向的门户,拒阻来自北方的威胁。

但,很少有人知道,或者记得,造襄防线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燕昭王二十八年,燕将乐毅伐齐,取七十余城,燕乃全盛!”义纵策马,跃上一个山坡,眺望着远处的襄平心绪却是百感交集,感慨万千:“其后,燕将秦开伐胡,却东胡千余里,始造长城,自造阳至襄平……”

心中想着这些历史,义纵就不免感叹:“当年燕人营造襄平城,寓意诸胡成平,克敌制胜,不意自秦之后,襄平沦为一个防御要塞,直至今日……”

事实也确实如此!

当年燕人营造的造襄长城,与其说是一条防线,倒不如说是为了发起攻击而苦心准备起来的桥头堡。

战国时期,燕国在中国,内战中虽然是仅次韩国的鱼腩。

但地处北方,三面临胡。

中原的秦楚赵魏等强国燕人奈何不了。

但周边的胡人夷狄,燕国爸爸却是无压力碾压。他们向北拓土了一千多里,向东拓土两千多里。

实质上。这条造襄防线或者说燕长城,起码有一大半。是燕人从东胡跟其他乱七八糟的夷狄蛮族嘴里抢来的。

燕国当年兴建这条长城,也不是为了单纯的防御。更多是为了进攻,为了开拓疆土。

毕竟,除了乐毅那会牛逼了几年,吊打了齐国外,战国时期的燕国,就是被诸国轮流调、教的小受。

燕国军队,在内战中更是败多胜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