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5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名夏胭脂的匈奴公主嫁给刘彻的同时,整个西伯利亚,就成为了汉室的领土。

当然了,隔着几万里,刘彻也没办法向西伯利亚派遣一兵一卒。

现在的北海,还是掌握在匈奴人手中,只不过,名义上是北海阏氏的陪嫁,在理论上,刘彻可以通过嫁过来的夏胭脂对西伯利亚宣称主权。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刘彻却还是很高兴!

地图开疆,还是一次性拓土几乎大半个中国的土地。

就算是空一格,也没有如此厉害过!

没有皇帝会嫌自己的国土面积太小!

“以后没有什么西伯利亚了,它就是北海,中国人的北海!汉人的北海!”刘彻在心中对自己说。

当然,他也知道,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

能不能将北海永远留在中国疆域内,能不能守住这块土地,还要看后世子孙给不给力。

他能做的,也不过是尽力在有生之年,维系住蓬勃向上的帝国。

若是万一子孙不孝,他除了在坟墓里打滚,还能怎样?

想到此处,刘彻就有些钦佩后世明朝的统治者了。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皇帝的气节与骨气,确实是历朝历代都罕有的。

但那又怎样,子孙不孝,统治阶级自乱阵脚,自己内讧,结果白白便宜了满清。

想要避免陷入历史周期律,唯一的办法,刘彻觉得只能是工业**。

而且百年之内,必须启动!

只是……

想要发动工业**,就必须有足够的理科生。

化学、物理以及数学,都需要发展。

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科生治国,理工科治国,那要等到天朝崛起。

刘彻想要以一己之力,改变这根深蒂固的观念,移风易俗,他自己也觉得,实在是艰难无比。

因此,他需要一个稳定而强大的利益集团来帮助他推动此事。

只是……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找到能帮助他完成这个事情的人或者势力。

“但愿随着考举中数学占分比例的不断提高,能培养出这样一个政治势力来……”刘彻在心中祈祷着,他也只能祈祷。

这时候,王道回来复命:“陛下,太常已经准备好了!”

“传令,朕临轩章德殿!”刘彻回过神来,按照既定的程序道。

所谓临轩,是汉室独有的一个词汇,与后世君王御驾临幸某地的意思是一样的,但一般,只会用在皇帝在重大政治场合中的用语。

“陛下,此乃太常拟定的礼仪程序……”王道奉上一张帛书。

刘彻接过来,看了看。

这次匈奴公主嫁过来,匈奴人在程序上做的极为郑重。

仅仅是陪嫁过来的奴隶就有五千人之多,陪嫁卫队总计三千人,牛羊等牲畜各十万头,来自西域的珍奇特产无数。

真可谓是大手笔!

就连刘彻都颇为惊讶!

但,刘彻知道,这是匈奴的传统,作为游牧民族,匈奴人习惯在嫁女的同时陪嫁大批嫁妆以及军事力量,以保障嫁过去的女儿能对当地的政治文化军事产生足够的影响。

西域诸国中,乌孙、康居、楼兰等国,都是被匈奴人用这种手段间接控制了起来。

史书上记载,乌孙人被匈奴人用这一招玩的国家内部四分五裂,几度陷入内战的边缘。

至于其他国家,更是好不到哪里去。

几乎全部成为了匈奴人的操线木偶。

他们现在想故技重施,在汉室面前玩这一招,刘彻只有一个想法:这是送礼吧!

论起消化和同化异族的能力,中国人确实是全球独步!

至少,在汉人王朝的强盛时期,不管中国的王朝吃进去多少异族,最后都能将他们变成勤勉忠诚的汉人。

只是,匈奴人玩的这么大,汉室君臣,自然也不能小气了。

这位匈奴公主一嫁过来,立马就能享有夫人的地位。

除此之外,汉室本身的回礼,也很重。

一万匹丝绸,三千斤茶叶、精美青铜器具数千件,黄金器具上百件,除此之外,特许再开互市集市五个。

在刘彻看来,这其实是汉室君臣的面子在作祟。

不过,回礼如此重,却也可以名正言顺的消化掉那些陪嫁的奴隶、军队了。

阏氏的陪嫁卫队,还没进长安,就已经被解除武装了。

所有奴隶和军人全部被少府接管。

虽然名义上他们还是匈奴公主的人,但实际上,却会被打散重遍。

少府有的是地方安置这些‘不稳定的力量’。

而等这些人在汉室定居下来,习惯了汉人的生活方式,匈奴单于庭想隔着几万里,指挥他们?

做梦吧!

一代人以后,刘彻相信,这些人的后代,就将成为忠诚的汉室臣民,可以为帝国纳税服役了。

就如同历史上霍去病俘虏的匈奴部族以及投降过来的匈奴军民。

当然,面子工程还是做的,至少,得让匈奴人觉得,他们的这个买卖做的还不错,他们的公主在汉室得到了礼遇。

那些私底下的小手段和办法,要等到匈奴的送嫁使团回国后才会开始。

刘彻保证,匈奴人很快就会知道,什么叫赔了夫人又折兵!

“可惜了,这个招数大概只能用一次……”刘彻在心里不无叹息。

匈奴又不傻!

一旦他们发现,联姻没有起到任何效果,估计,死都不会干第二次这样的买卖了!r1152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四百一十六节 匈奴公主 3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太阳的余晖渐渐消散在天际,晚霞染红了大半个天空。

刘彻面北而坐,端坐在章德殿的御榻之上,象征着汉室天子法统威权的高皇帝斩白蛇剑,系在他的腰间,那枚在后世被传的神乎其神的传国玉玺,此刻与那柄刘邦的佩剑一同挂在他的腰间,天子十二旒珠从额前垂下来,黑色的天子衮服庄重而肃穆。

御阶之下,太常南皮候窦彭祖捧着一纸帛书,念着:“伏维陛下履乾则坤,动合阴阳,群臣大小以长秋宫未定,遵旧依典,章表仍闻,历时乃听。易云:受兹介祉,诗曰:千禄百福,子孙千亿。方今幸甚,陛下即位,四海升平,海清河晏,独长秋宫未定,群臣妾无得上寿,蚕室之献,无人主持……”

刘彻端坐在龙座上听着,心里头却是翻江倒海的翻滚了起来。

这窦彭祖,这是在逼宫啊!

今日的议程,本来只该是册立匈奴嫁过来的夏胭脂为妃嫔,可没包括立后!

想来,能把事情办得如此急躁,而且吃相如此难看的,除了那位馆陶太长公主外,没有别人了!

当然,窦氏自己内部那些沉不住气的二代三代们,可能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来,刘彻已经与太皇太后谈妥了立后的协议,明年夏秋之交,正式册立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