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2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5 英文 字 2个月前

玄武门或者夺门之变了。

不要以为列侯们不敢!

吕氏当年也以为这帮家伙不敢。

结果,吕氏全族都死光光了!

汉室至今五十多年,列侯中敢跟皇帝掰腕子的人才也是不少的!

历史上,小猪敢动这帮家伙,是因为卫霍军事外戚集团,已经完全的取代了他们,将枪杆子彻底的拿在了手里。

至于现在?

刘彻低头沉思了一会。

他手里头,真正掌握的也就是羽林卫与虎贲卫,再加上未央宫本身的宫廷宿卫武装,大概加起来有个一两万人。

可以说,他自身的安全保障,已经没有问题了。

“是时候了!”刘彻在心里想着。

他也做过许多准备工作了,譬如,他曾经请栾布著书,写一本彭越的兵书,也试探过俪寄和韩颓当,这三个将军,都对刘彻的要求没有反感,甚至,还曾一度表现出十分热情的态度。

另外周亚夫刘彻也试探过了,周亚夫对于培养新人,非常支持。

刘彻在心里计算了一下,有了这些将军支持,基本上,等于他已经控制了汉室军队的六成兵力了。

在中国历史上,任何皇帝假如已经控制了六成以上军队的枪杆子,其他人就只能跪地三呼万岁,就算有人不愿意,那历史的车轮,也一定会毫不留情的将他碾成碎片!

更重要的是,这次考举以后,等这批考举出来的官员掌握了地方的行政权力以后,就算列侯勋臣阶级们想掀桌子干一票,恐怕还没来得及串联,就得被里正、亭长和廧夫们给镇压了!

一念至此,刘彻下定了决心,对身旁的王道吩咐道:“晚上,请丞相入宫议事!”

在这个事情上,刘彻决定,再试探一次周亚夫,以确保万无一失!

...r752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四百一十三节 考举 6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日至正午,气温达到最高。

即使刘彻呆在清凉殿中,都有些hold不住了,需要借助冰块消暑。

同时,考举的考场那边,也开始出现了交卷的现象。

毕竟,这只是第一轮的考试,题目也基本上不算很难。

唯一有难度的那道算术题,做的出来,自然做的出来,做不出来的,扒光头发也是没用!

“去告诉内史,增派士兵,维持秩序,不可出乱子!”刘彻淡淡的吩咐着:“另外吩咐下去,这几天加强对长安各闾里的巡视力度,但凡有图谋不轨者,一律格杀勿论!”

随着考举的结束,刘彻知道,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治安问题。

譬如有人考的不理想,心理压力过大,化身加爵哥,又或者二两马尿下肚,就记不得自己是谁,拿着武器乱砍。

这样的问题,都是有可能出现的!

而刘彻更担忧的是,那些居住在长安城的贫民区中的参考士子。

因为,这些家伙为了留在长安,都欠了一屁股的债!

而且还是高利贷!

考举过后,那些成功杀出重围的士子,自然能还掉债务――就算他们还不掉,高利贷商人也没那个胆量硬逼着一个当官的还钱,那会捅出马蜂窝,若是那个士子能杀进考举第二轮甚至第三轮,那么……刘彻相信会有大把的‘好心人’愿意帮他们还债。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那些一无所得,还欠下一屁股债的士子。

这些人,肯定会成为后考举时代长安治安的大问题!

高利贷商人们可不是吃素的!

为了赚钱,这帮家伙皇帝的债都敢放,列侯欠了他们的钱,他们照样上门讨债,而且,大多数列侯,不还都不行!

至于这些士子欠了他们的钱,要是还不起会是个什么样的下场?

这用屁股都能猜到!

而为了还债,这些士子很可能被逼着给家里写信要钱。

但这高利贷是出了名的利滚利,而那帮商人又一个比一个精明。

那些欠下债务的士子,想要还清债务?

在没有被榨干以前,做梦吧!

而这些没钱,又没有了前途,还欠下一屁股债务,被人追债的士子,到最后,就算是最有原则的人,恐怕也会放弃原则!

早在考举的风声放出去后,大量的士子云集长安时,刘彻就已经察觉到了这些高利贷商人与底层贫困士子之间的买卖。

并且知道,考举后一定会出现动荡。

但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就算是提前知道了,恐怕也是无计可施。

就像你重生到零八年,成为奥黑,也没办法阻止金融风暴的发生。

因为,那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同样的道理,刘彻也没办法阻止此事。

借贷这样你情我愿的买卖,在汉室是受法律保护的。

但,当时间来到今天,考举开始后的今天,刘彻就必须在此事造成严重的治安问题和社会问题前,插手此事,至少,也要防止这个事情演变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毕竟,那些士子都是响应刘彻的号召来参考的。

而对于中国这样的强权社会,上到皇帝,下到百姓,脑子里根深蒂固的传统,向来都是朝廷包揽一切。

因为考举,士子们不得不举债,最后名落孙山,还欠下一屁股债。

可能西方欧罗巴的人会自认倒霉。

但在中国这个神奇的国度,连老天爷不下雨,都是皇帝的锅的社会。

绝对会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在绝望之下,把锅丢给刘彻!

别说是现在了,就是两千后的天朝,老百姓们遇到问题了――譬如,被骗了,被欠薪了,被欺负了,首先想到的,也还是找政府要说法。

现在的情况也是相同。

而且,作为皇帝,自我标榜着代天牧狩,天下元元兆民,连草木都崇拜的天下共主,刘彻也不可能不管这个事情。

这大概也算是任何一个稍微负责一点的中国皇帝必然的逻辑思维:天子,管天管地管下雨,任何事情,只要涉及统治基础稳定,管它合不合法,必然要插手其中!

目前来说,面对这么一个局面,刘彻还真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解决。

毕竟,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在民间,还不起钱的农民,卖屋卖地甚至卖妻卖子卖自己,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高利贷商人们的势力,遍及朝野,有的是为他们鼓噪和说话的大臣、贵族甚至后宫妃嫔。

刘彻暂时只能是加强对长安闾里的治安巡逻,尤其是加强对贫民区的巡逻和管制,最起码,先震慑一下高利贷商人们的气焰再说。

剩下的事情,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么想着,刘彻忽然就想起了一件事情,对王道问道:“王道,前几天,你不是禀报说,本次考举,有不少寒门士子,是靠着给人做工度日吗?”

王道低头道:“回禀陛下,确实如此,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