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里面了。
换了其他任何人,都会忍不住掺一脚!
在中国,有钱的商人,从来都是统治阶级的待宰羔羊,想跟西方一样,用钱财控制政权?在中国,这就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手握枪杆子的军队,高高在上的贵族皇族,哪一个随便伸出一个指头都能捏死这些商人。
军人集团这次跳出来,不过是个先锋,一个试探。
刘彻能想象到,以后,越来越多的利益集团,都会跳出来,在商人的身上狠狠咬下一大口来。
就连刘彻自己,在听到太宗孝文皇帝十一年的时候,区区一个关州,一年能收三千万钱过路税,都有种恨不得马上恢复所有关卡的冲动。
只是,刘彻忍了下来。
身为穿越者,刘彻很清楚,广设关卡,短期内能带来大量税收,但在长远角度来看,无疑是杀鸡取卵。
工商业的发展与扩张,需要一个相对自由且宽松的环境。
更需要一个广阔的流通市场。
可以想象,假如恢复太宗孝文时期的关卡,甚至开设更多的津关。
现在还蓬勃发展的工商业,不出十年就要衰败,再想发展出今天这样强大的工商业,那就可能需要二十甚至三十年的努力了。
只是……
刘彻踌躇了一下。
商人们也是自己作死!
过去二十年,看看这些家伙都干了些什么吧?
几乎所有商人,在实体赚钱后,都忙着炫富、忙着扩张,忙着更加严苛的剥削工人和农民,他们逼迫了无数农民破产,导致了无数的问题的产生。
这些家伙挥舞着金钱,通过输粟捐爵以及纳贡、眥算等手段,获得了在过去只有军功贵族才有的爵位和地位。
想想看,后世的天朝人民是怎么讨厌那些暴发户煤老板的,就能知道现在的舆论,对于暴富的商人是个怎么看法了。
尤其是,整个主流舆论,都在高举‘以农为本’的时代。
商人们简直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好了坟墓,顺便连棺材都准备好了!
这还不算!
某些商人,更是在发家后,开始挑衅统治者的耐心。
譬如去年,河东郡的官粮倒卖一案。
牵扯进里面的除了淮南王刘安那个倒霉鬼外,还有齐国的大商人刀间。
天知道他一个高利贷商人兼黑帮头目,好好的保护费不收,跑来搀和这作死的事情,是嫌自己活得不耐烦还是怎么的!
只能说,不作死,就不会死!
换了一个任何一个中国皇帝,都不会容忍,这种资本企图进入政治领域的行为。
刘彻更加不会容忍!
因为他很清楚,资本控制了政治会发生什么。
两宋与明朝的下场以及后世西方的资本家们,都很深刻的教育了刘彻,资本,假如裹挟了政治,那一定会发生灾难。
资本这东西,可是只有利润,没有祖国的!
“先让他们吃点苦头罢!”刘彻心里想着。
这些商人,假如不给他们点教训,给他们些颜色瞧瞧,让他们清醒清醒,再纵容下去,说不准,他们还会以为这个国家是他们的呢!
刘彻于是对王道吩咐:“去回信给江都王,告诉他,船厂工匠之事,朕会下诏,命齐国、胶东、胶西三国抽调精干,至于津关之事,国家大政,身为臣子,还是不要随便议论的好,转告江都王,少跟江都的商人来往!”
这事情,很显然,明摆着就是吴楚的商人,在用金钱美人成功的打动了刘阏这个笨蛋,让他跳出来反对。
刘阏这个笨蛋,也是该给他浇盘冷水,让他清醒清醒了!(小说《我要做皇帝》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并关注,速度抓紧啦!)r1152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三百九十九节 悲剧的朝鲜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大漠孤烟,袅袅升上天空,六月中旬,匈奴的大脑,单于庭顺应传统,迁徙到了距离汉朝边境已经非常近的胭脂山。
而且,单于庭已经在此停留了许久了。
匈奴人虽然随着势力扩张,疆域扩大了几十倍。
但是,他们传统的祭祖之地以及天神居所,都在东方。
胭脂山更是匈奴的萨满文化的核心地区之一。
在这里,单于拜日月星辰,祭祀神明,祈祷牲畜平安。
是以,匈奴人最重要的节日,全都集中在五月和六月,特别是五月,是他们最隆重的祭祖之月。
今年的祭祖,萨满巫师们占卜出了很吉利的预兆。
因此整个单于庭,现在都是一片喜气洋洋。
在这样的局面下,一队来自朝鲜的使团,受到了整个单于庭的欢迎。
单于军臣甚至屈尊降贵,亲自接待了来访的朝鲜使团。
在听说了朝鲜人的要求后,军臣单于更是高兴得当场就赐下了一个西域美女给朝鲜使团的首领朝鲜太子卫严。
匈奴人,从来都不会嫌弃自己的小弟太少。
更何况朝鲜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个位于汉朝与匈奴夹缝间的小国,在某些时候能发挥一些特殊作用――至少,能给汉朝皇帝添堵不是?
军臣虽然现在没什么心思跟汉朝打一仗――但是,假如能恶心一下汉朝皇帝,顺便显示一下匈奴的强大,何乐而不为?
反正,再怎么样,即使朝鲜最终被汉朝灭掉了。
匈奴也没有任何损失不是?
于是,军臣激动之下,甚至对卫严说出了:大匈奴一定会保护朝鲜!这样赤裸裸的决定给朝鲜撑腰的话。
这让朝鲜使团上上下下,喜气洋洋。
匈奴爸爸都已经决心保护朝鲜了,那朝鲜可就有底气啦!
在朝鲜使团上上下下看来,汉朝人再霸道,也没匈奴爸爸厉害!
匈奴爸爸一句话,汉朝就得跪舔!
可惜,朝鲜人高兴的太早了!
几天之内,风云突变。
原本对朝鲜使团的来访和投效非常欣赏和赞赏的匈奴贵族,几乎是一夜之间,就拒绝再与朝鲜人见面,即使勉强见到了那些曾经信誓旦旦,要‘保护’朝鲜的匈奴贵族,这些人也是板着脸,说着‘大匈奴与汉朝皇帝有约,冠带之室,皇帝治之,贵国乃汉朝皇帝藩臣,大匈奴与汉朝乃兄弟之邦,做兄长哪里有插手弟弟家内部的事情的道理?’。
即使是最客气的匈奴贵族,也是摇着头说:汉匈和亲已定,贵国当侍奉汉皇帝如父,不可轻言背叛!
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朝鲜人也是花了好大功夫才打探清楚。
原来,派去长安的匈奴使团,传回了一个让匈奴人欢呼雀跃的和亲条约版本――汉朝的小皇帝居然向匈奴单于提亲了,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