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然而,当他自己走进太庙面壁思过,表明了他对此事决不妥协,宁肯自己名声被污,也要一查到底,处罚所有责任人后,整个朝野都不得不妥协。
皇帝都错了!
你们敢说没错?
不想活了是吧?
由此,才有了这样的处置。
没有人知道,刘彻为何反应如此大。
只有他自己知道。
“倘若身为国家统治者,享受万民供奉,手执天下权柄,而不能保护自己的子民,免遭外敌侮辱,杀戮与抢掠,这样的统治者,要它何用?”
“朕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统治这元元万民,岂肯沽名学蟹帝?”刘彻冷笑一声,在帛书上一挥而就,写下这诏书,然后,交给身边的王道,吩咐着:“拿去,交给少府润色,然后公布天下,张贴全国郡国露布之下,好叫天下人知道,朕的意思!”
“诺!”
第二日,长安的露布下,就出现了一张新的天子诏书。
“朕闻之昔汤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罚齑之,无有攸赦!善哉!朕自受命于先帝以来,夙兴夜寐,战战兢兢,如履簿冰,恐朕之不德,以羞先帝之遗德也。
古者圣王,皆以生民为要,视民若子女骨肉;太宗孝文皇帝故诏:天生蒸民,以置君而养治之。
朕受命以来,追思三代,俯察先王治政之得失,其皆曰:首在生民……
朕受命于天,天命朕以牧狩九州,凡九州中国之子民,皆朕子民,伤朕子民,如伤朕臂膀!
今朕夙兴夜寐,勤劳天下,忧苦万民,为之怛惕不安,未尝一日或忘于心,乃诏示天下元元万民,四夷诸国,自今往后,敢有伤朕子民者――虽天涯海角,朕必遣大军诛之!
勿谓言之不预也!
此诏。
丁亥年,夏,五月,甲子!”
因为是甲子日明发天下,史称甲子诏谕。
这道诏书,深深影响了此后无数年汉室政策,因此发动的战争不计其数。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因此之故,六月初,刘彻下诏,改元元德,以丁亥年为元德元年,大赦天下,赐孤寡布帛酒肉。
所谓元德,刘彻在改元诏书中亲自予以解释――元者,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德者,以安民为德,保民为德,护民为德,养民为德,治民为德。
这也大概是刘彻这个天子,第一次颁布关于他的治政理论以及治政思路的国策性质的诏书。
因为邻近考举,长安士子云集,这道诏书一出,顿时就引发了无数人的关注,
或有人为之感动,发誓报效圣王。
也有人眼珠子一转,觉得这是一个投机的好机会。
更有人不以为意,依旧我行我故。
但无论如何,刘彻的这道改元诏书与之前的甲子诏书,二位一体,将他的思路与政略,阐述给了所有参考士子。
他们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都得按照这个调调来参考。
一如唐代考经贴,两宋考经义,明清论八股。
规矩就划在这里了。
想当官,就照着我的规则来!
不然,爱干嘛干嘛!(未完待续……)r1292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三百八十四节 官僚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汉元德元年夏六月。
王险城的卫满朝鲜君臣,胆战心惊的看着一个耀武扬威,站在他们面前的汉人。
这人叫成望,乃对面汉朝的辽东郡东部都尉。
上个月的事情,如今,卫满朝鲜的君臣,差不多都已经知道长安的反应了。
长安的小皇帝,雷霆震怒,撸掉了一个丞相,关了一个郡守,杀了一个郡尉,一个都司马。
甚至就眼前这位东部都尉都吃了挂落。
现在,长安小皇帝的板子,要打到他们身上了。
卫满朝鲜君臣,人人都紧张无比。
没办法,卫满朝鲜太弱了!
旁的不说,便是眼前这位汉朝辽东郡东部都尉手下的郡兵动员起来,都够卫满朝鲜喝一壶的了。
长安震怒,他们该如何是好?
成望却是气势汹汹的直接摊开手中拿着的帛书,当着殿中众多卫满朝鲜的贵族大臣,直接毫不留情面的厉声喝道:“天子命吾前来询问,朝鲜君臣,何故妄杀我汉家子民?今天,你们必须给吾一个交代!”
当代的卫满朝鲜国王卫准,是卫满朝鲜开国之主卫满的幼子。
当初,卫满跟随卢绾背主叛汉。
他留在汉朝国内的亲属妻儿,自然没有好下场。
要知道,当时,连坐法还没被废除。
汉法与秦法,甚至连字面意思都没改动。
所以,卫满先前的儿子与妻妾们,几乎都被愤怒的刘邦处死了。
而卫准是卫满攻取了朝鲜全境,定都王险城后生下来的唯一一个儿子。
卫准的母亲。是朝鲜当地的土著。
因此,卫准也多少继承了一些朝鲜土著的外貌。
他有一张大饼脸,满脸都是些坑坑洼洼的麻子。头发披散着,扎着小辫子,虽然站在金碧辉煌的王宫中。但在成望眼里,却跟野人没有什么差别。
卫满朝鲜国王卫准,看了眼他向来倚为长城的国中大将与贵族们。
在这些家伙眼中和脸上,他没有看到半分的自信。
相反,这些早些时候还在叫嚣和鼓吹战争,让汉朝小皇帝见识一下厉害的贵族大臣们。此刻都是低着头,与他一样惶惑不安。
甚至于,有人的腿都在打颤了。
“没用的家伙!”卫准在心里骂了一声。
但更让卫准心中愤恨的是,某几个贵族大臣,这个时候居然一副喜不自胜。就差欢天喜地的模样。
这几个人,都是朝鲜国内的亲汉派系的代表。
尤其以小番君南宫信等人为甚。
南宫信家族在卫满朝鲜国内,属于一个比较强大的势力。
当年,南宫信的祖父,本来就不想背叛汉朝,纯属被裹挟的人。
到了朝鲜后,南宫信家族,一直就拒绝夷狄化。
他们与他们的亲属部曲。统统都是穿汉服,长袖宽袍,衣襟右衽。以示不忘根本。
本来,像这种冥顽不明的家伙,早就该被杀掉了。
但,不管是卫准,还是他的父亲卫满在世时,都故意留着南宫家族。
为的就是平衡国内强大的亲匈奴势力。
不然。要是没有南宫信这些心怀汉室的贵族大臣制衡,国内的那些日思夜想想着当匈奴人的贵族。早把卫家卖掉,去投奔匈奴爸爸了。
卫家固然早就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了。
但他们也没把自己看成匈奴人。
只是。在此刻,南宫信等亲汉派系的神情与表情,让卫准看的心中火冒三丈。
没有那个上位者,愿意看到,明明是自己的大臣,拿着自己的俸禄,吃着自己的粮食,却成天想着怎么给另外一个国家效死、效忠。
然而,当着成望的面,卫准不敢有任何的不满。
他只能低着头,慢慢的跪下来,道:“臣朝鲜国国王卫准恭问汉天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