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4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9 英文 字 2个月前

权,那就必须保证做到,不战则已,战则必胜,在开战前,就要做好所有的预案,考虑好所有的步骤。

况且,如今的格局与小猪时又不同。

小猪灭朝鲜,那是先把匈奴人打趴下了。

卫满朝鲜指望不到匈奴爸爸的支援。

而假如现在灭卫满朝鲜,那么,匈奴人会不会动?

再一个就是,灭了卫满朝鲜后,卫满朝鲜的土地和人口怎么处置?

历史上,小猪灭了卫满朝鲜,进而在东北和朝鲜分设了四个郡,分别是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史称汉四郡。

这四个郡,乐浪存在的时间最久,直至西元三百多年,东晋发生八王之乱,然后五胡乱华,乐浪郡才为高句丽所攻陷,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过中国的版图。

平心而论,两汉对东北的开发是卓有成效的。

只是……还不够稳固!

刘彻盯着地图,看了许久,心中千百个念头转来转去。

小猪以郡县治,治理东北和朝鲜,牢靠是牢靠了,但开发程度不够。

“在呗水以东,设置一个朝鲜国,任用一位宗室去当诸侯王怎么样?”刘彻寻思起来。

在刘彻看来,历史告诉他,新征服的地区,一般,假如以诸侯国镇之,基本有个几十上百年,就会变成‘自古以来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反之,用郡县,好是好,但开发程度不够,文化影响不够。

郡县制,还是有它的局限性的!

只能因人成事,且官僚阶级的尿性,向来是能懒则懒,只要上面不用鞭子打,他们绝对不会多事。

而诸侯王就不同了。

一旦分封下去,他们再怎么昏庸,也知道,要建设好自己的地盘,要管理好自己的国度。

在已经稳固的地盘上,当然是郡县制好。

但新征服的土地,刘彻觉得,郡县与分封并行,才是关键!

最重要的是,过了呗水,就是后世的朝鲜。

在刘彻心中,朝鲜就属于那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地区。

目前的地缘政治格局里,朝鲜那疙瘩,并不重要。

所以正好拿来当实验,为将来的殖民地统治和分封积累经验。

当然了,真要闲的蛋疼,可以唆使马韩、真番等国,浮海去倭国欺负当地未开化的土著,说不定,还能让那些家伙在倭国搞出一个殖民政权出来。

想想后世的倭国天皇居然是出身汉家藩国的一个小部落,刘彻心里,多少有些爽的。

这么想着,刘彻就下定决心了。

要在王险城,建立一个汉室的诸侯国。

但问题是,派谁去?(未完待续。。)

ps:最近两天,白天没时间写,有点私事,请大家见谅一下~

大概明天能恢复正常的更新~r527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三百八十二节 殖民 2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半个时辰后,梁王刘武,就拖着略带醉意的步伐,来到了宣室殿。

“未知陛下诏臣,有何吩咐?”刘武拜毕,抬头问道。

“东夷诸国,将来朝觐朕,朕年少,恐为夷狄所轻,故请皇叔掠阵,震慑夷狄酋长!”刘彻微微笑着一个马屁送上去。

刘武听了,不疑有他。

中国人向来好面子。为了面子,皇帝常常会做出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譬如,隋炀帝就干过挂丝绸在路上的混蛋事情……

至于天朝,也做过acpe蓝这样的勾当。

嗯~我大天朝地大物博,财力雄厚,尔等夷狄,统统跪舔吧哇哈哈。

大凡这么做的家伙几乎都这么想。

但事实却是装x不成成傻x。

但在刘武眼中,这样的事情,合情合理,相当正常。

天子年少,夷狄来朝,国无长君,未使夷狄不敢轻中国,自然要有他这样‘英明神武’的宗室镇场子了……

于是,刘武拍着胸膛道:“陛下但请安坐,有臣在,谅他东夷诸国,没那个胆子!”

刘彻呵呵一笑,没有说话。

但此刻,他的心中,却已经将刘武与后世东汉初年的谢躬联系了起来。

刘武与谢躬,有着许多共同点。

譬如说,这两人手里头都握着大军,实力雄厚。

又譬如说,两者都有着一定的雄心壮志!

只是……

“可惜都是文青啊!”刘彻摇摇头。

谢文青被刘秀一句‘谢尚书真吏也!’给夸的昏了头,然后转头就被刘秀给阴了,若大的基业与兵将统统归了刘秀。

甚至妻女都……

刘彻的心。没有刘秀那么黑。

只要能兵不血刃,将梁国那支如狼似虎的常备军收归国家,纳入他的掌握就可以了。

“来啊,给梁王赐座!”刘彻吩咐了一声。

然后,又下令道:“传东夷诸国国王酋长入觐罢!”

“陛下有令。传,东夷诸国国王,酋长,朝觐圣颜!”

宦官们立刻就将这道旨意层层传递。

片刻之后,一直待在北阙公车署中待诏的真番、马韩等诸国国王酋长,就得到了这道旨意。

顿时。一片鸡飞狗跳。

好一会,这些国王与酋长,才穿戴整齐,然后,各自捧着国书与礼单。在大鸿胪与典属国的官员带领下,朝着未央宫出发。

这些国王中,向马韩王萁仇与真番王,属于见过世面的,见到巍峨堂皇,壮丽雄伟的未央宫,虽然也很激动,但却还保持着镇定。

但。其他人,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特别是沃沮王,看着未央宫的宫墙。顿时就嚎啕大哭起来,还匍匐在地上,亲吻了几下土地。

沃沮王这么一闹,其他国王也跟着又哭又拜。

旁边的大鸿胪官员看的目瞪口呆。

“这是为何?”这事情,最终惊动了大鸿胪周仁,周仁赶来见到这场景。不明白为何如此?

还是马韩王萁仇知道内幕,对周仁道:“不敢瞒上国大臣。沃沮的先王就是在来长安朝觐的路上为卫满的贼军所杀!”

萁仇看了一眼其他,手一摊道:“其他诸王。也多因受卫满贼子的压迫和欺凌,多年来不能朝长安圣天子,此刻见了汉家宫墙,赤子之心,油然而生……”

“哦……”周仁砸吧了一下嘴巴,脸上虽然神情平静,但心里头,却憋着一把火。

卫满朝鲜居然胆敢做出这样的事情,简直是其心可诛!

身为大鸿胪,周仁还是记得自己的职责的。

那卫满朝鲜君臣,阻挡东夷诸国入觐,那等于在他脸上扇耳光啊,这怎么能忍?

只是,他不过是个大鸿胪,也就管管接待的事情,国家大事,礼乐征伐,他插不上嘴。

只得在心中道:“别给吾找到机会,吾倘若得到机会,一定在陛下面前,狠狠的参上卫满朝鲜君臣一本!”

好说歹说,周仁才与其他官员们,将这些哭哭啼啼的国王们给劝起来,然后,领着他们,从司马门而入,登上未央宫的前殿大门,然后转进宣室殿。

来到宣室殿门口,周仁先登上台阶,跪到殿门口,跪下来汇报:“回禀陛下,东夷诸国国王酋长,臣已带到,请陛下吩咐!”

“传!”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