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52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曾经赞誉道:国之羽翼,护国之剑。

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随即,虎贲卫的猛虎战旗,棘门军的苍鹰战旗和灞上军的黑龙战旗也都出现在视线之中。

“我的天!”陈武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细柳营、羽林卫、虎贲卫、棘门军、灞上军、南军、北军。

仅仅是他能识别出来的旗帜,就已经让他目不暇接。

而这些战旗所代表的军队,无论哪一支出现在此,都意味着一场史诗般的战争将拉开帷幕。

而这些战旗全部出现,那就只能表示——朝廷已经决意发起一场灭国之战!

不!

如此多强军的云集,只能表明一件事情!

朝廷要毁灭整个世界!

自高阙之战后,汉军再未集结过如此多的精锐之师。

高阙之战也表明了,一汉当五胡的事实!

事实上,现在即使是北匈奴也承认了,任意一支汉家野战军团,都有在野外单独战胜五倍于己的匈奴骑兵的战力。

西匈奴之中更是有一句谚语:十则战之,五则退之,三则逃之,一则降之。

意思就是在野外遭遇汉家野战部队,必须要有十倍兵力优势,方能与之一战,得有五倍兵力优势,才有可能全身而退,若只是三倍兵力,那就弃卒保车,赶紧逃命吧,能逃多少是多少,至少可以止损。

若仅仅与汉军兵力相当,那就别逃了。

逃也逃不过,还是跪下来投降的好。

如今,朝堂诸公丧心病狂的将这么多的强军派来此地。

西匈奴除了跪下来之外,陈武想不到他们还能有什么其他选择?

毕竟,这可是细柳营!

这可是羽林卫!

这可是虎贲卫!

他们的战旗上,沾满了鲜血,他们的刀剑之中,亡魂无数。

在整个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样的虎狼之师!

哪怕是当年,秦始皇帝麾下百战百胜,并吞六国的无敌铁军,与这些今日的强军相比,也是相形逊色。

除非,由武安君挂帅,任命商君为相,用张仪为卿,以司马镶且为参谋,让孙子、孙膑为军师。

不然,就没得打!

胸甲一冲,任何方阵,立刻土崩瓦解。

轻骑跟进冲杀,一切阵型都将支离破碎。

陌刀兵紧随其后,强大的神臂弓远程覆盖,近距离内连弩齐射,在超远距离上,还有投石机带着巨石来袭。

在陈武的认知中,这个世界不存在能与一支这样的,几乎没有缺陷的军队抗衡的力量。

只是……

等这支庞大的队伍,走近了一看,陈武疑惑的摸了摸头:“怎么这么少?”

几乎所有的战旗之下,都只有一支百余人的队伍。

也就是细柳营战旗之下的队伍要多一些,但也不过千余人而已。

看样子,此番来的不过是一些先头部队?

但也不像啊!

作为曾经在武苑受训过的帝国高级军官,陈武虽然只是出身郡兵,到现在也不过是一个边疆守备校尉。

在汉军序列之中,他属于郡兵,而非野战军官。

但他也清楚,依照元德五年下发各部的《作战临敌操典》,大军出征,先锋必定要有至少一部校尉的作战力量。

但,如今未有细柳营,符合了作战操典的要求。

其他各部,都不像是来作战的。

倒像是……

“观战吗?”陈武在心里嘀咕着。

这样一想,倒也是能解释的通了。

若其余各军是观战团和军官团,这样的规模倒也正常。

但问题是——西匈奴的那帮怯懦之辈,用得着派出这样规模的观战团吗?

在陈武的认知里,西匈奴的军队,不仅仅怯懦,缺乏意志。

纪律更是涣散无比,根本就没有什么组织。

西匈奴的贵族们,更是骄奢放荡,根本没有什么豪杰。

这样的对手,只要朝堂下定决心,想要消灭,几乎不需要费什么劲。

…………………………

汉军的到来,自然立刻引发了整个合黎山附近,所有人的注意力。

羌人各部,在山峦和密林之中,胆战心惊的看着这样一支无敌的大军,雄赳赳气昂昂的从他们面前走过。

萨满祭司们手忙脚乱的祷告神明,祈求指引。

而西匈奴各部的牧民,则如惊弓之鸟一样跳了起来。

立刻就有人急急忙忙的将此事传回居延。

:。:

------------

第一千五百三十九节 惊慌的世界 2

这一日,整个合黎山周遭的无数部族,都胆战心惊的看着那支从地平线上,气势汹汹而来的汉军。

“汉朝居然如此强大?”无数深山之中的羌人首领,被这支气势威严的大军,吓得胆战心惊。

羌人从未见过这样威武、充满了杀气的军队。

在羌人们的记忆里,哪怕是曾经让他们胆战心惊,闻之色变的折兰骑兵,在这支大军面前,也相形见绌。

面对这支忽然杀来的大军,羌人各部,纷纷提心吊胆。

在过去百年的历史上,羌人一直是河西地区,备受欺凌和打压的群体。

匈奴人和月氏人,都将羌人视为麻烦的制造者、对自身统治的威胁者,不遗余力的进行打击和压制。

任何羌人部族,一旦被匈奴人发现踪迹,追踪到部族的驻地,那么,马上就会有匈奴骑兵拍马杀到。

所有的男人,但凡敢于抵抗,统统都会被杀死,女人和孩子则全部掳走。

如今,汉朝人来了。

汉朝人会怎么对待自己?

没有人知道。

羌人只能在战战兢兢之中,凝视着这些远方异域的来客,小心翼翼的观察着他们的举动,同时,胆战心惊的揣测着汉朝人的目标。

而其他游牧于合黎山一带的游牧民,则如同惊弓之鸟,四散而逃。

他们知道,汉朝人忽然大举来此,这意味着战争。

“汉朝人真的要灭绝引弓之民吗?”许多部族的首领忧心忡忡。

…………………………………………

骑在马上,剧孟一边好奇的眺望着这个未知的陌生世界,一边在脑海中回忆先前看过的有关合黎山一带的情报和自己将要面对的敌人的具体情报。

心情自然未免有些紧张和不安。

在此之前,剧孟从未挂帅出征。

他一直在长安城,侍卫在天子身边。

作为当今天子最信赖和最得力的贴身侍卫,九年以来,剧孟一直兢兢业业的恪守本职。

在长安城中,他更是人人敬仰和羡慕的对象。

荣华富贵,高屋美宅,奇珍异宝,自是享之不尽!

他甚至只需要勾勾手,从长安到交趾,自安东到齐鲁,愿意敬献妻女、财宝的人,足可以从长安城排到增山关。

但……

荣华富贵也好,高屋美宅也罢,仰或者美人珍宝,在他剧孟眼中,其实不值一文。

他这一生,也从不在乎这些东西。

大丈夫,既生于一生,自不可蝇营狗苟,而当效仿鸿鹄,展凌天之志。

剧孟一直在渴望和幻想着,自己能有朝一日,可以挂帅出征,建功立业,扬名于世,在青